-
公开(公告)号:CN114543567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180416.0
申请日:2022-02-25
Applicant: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活门冷却组件。活门冷却组件包括:连接到所述引气活门和所述核心罩的导热件;其中,导热件为柔性导热板,柔性导热板分别与核心罩的至少一部分的内壁面和引气活门直接接触,以使热量借助于柔性导热板在所述引气活门和核心罩的至少一部分的内壁面之间热传导;柔性导热板包括基板以及覆盖在基板上的碳纳米管阵列,除导热板的热传导冷却之外,还能通过用作散热翅片的碳纳米管进行对流换热冷却。根据本发明的活门冷却组件重量小、易安装,对发动机振动不敏感,无需额外引气,避免外涵道压力损失,解决了燃油代偿损失带来的油耗增加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308742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442233.7
申请日:2024-10-15
Applicant: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
IPC: F01K27/00 , F01K17/04 , F01D15/08 , F01D25/16 , F01D9/02 , F01D21/00 , F04D25/04 , F04D27/02 , F04D27/00
Abstract: 一种涡轮增压器,包括:引气进口,引气进口用于将引气引入涡轮增压器中;压缩机,压缩机通过压缩机供气管与引气进口连通,以接收引气的第一部分;以及动力涡轮,动力涡轮通过涡轮供气管与引气进口连通,以接收引气的第二部分。动力涡轮通过传动装置驱动压缩机运行。其中,传动装置包括转轴。转轴的一端可通过第一空气轴承与压缩机的输入轴相连接,转轴的另一端可通过第二空气轴承与动力涡轮的输出轴相连接。动力涡轮的排气能够经由流入到第一空气轴承和/或第二空气轴承中。通过上述结构的涡轮增压器,可实现对动力涡轮排气的循环再利用。还公开了包括该涡轮增压器的空气准备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3309613B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110571338.2
申请日:2021-05-25
Applicant: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气体泄漏探测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气体泄漏探测件、气体泄漏探测组件、引气管路结构和飞机。气体泄漏探测件包括壳体和探测元件,壳体包括集气腔,排气端设置有排气开关结构,探测元件伸入到集气腔内,排气开关结构包括关闭状态和能够在集气腔内的泄漏气体的压力达到预设开启压力值时开启的开启状态。当小流量泄漏的气体从入气端流入到集气腔内时也无法从关闭的排气开关结构排出到外部环境,避免外界环境对泄漏探测的干扰,集气腔可以引导泄漏气体在集气腔内储存,随着泄漏,进入到集气腔内的泄漏气体快速增多,集气腔内的气体压力增大,探测元件可以容易地感应到泄漏气体比如过热气体,从而提高感应精度,缩短感应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0925524B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1911278375.3
申请日:2019-12-10
Applicant: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高压管路的绝热层的位移补偿装置,并涉及一种将位移补偿装置安装到高压管路的方法。该位移补偿装置包括固定端连接器、可移动端连接器和保护套。每个连接器均包括连接到高压管路的管路连接端和连接到绝热层的绝热层连接端,其中,可移动端连接器的绝热层连接端可移动地连接到绝热层的第二端处的内表面,使得绝热层的第二端能够沿着该绝热层连接端的外表面在平行于高压管路的轴向方向上移动。通过本发明的位移补偿装置,可有效地补偿由于高压管路与绝热层之间的热膨胀率差异导致的位移差异,消除了绝热层和高压管路的热膨胀率差异导致的绝热层脱落现象,提高了高压管路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498047B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1910707826.4
申请日:2019-08-01
Applicant: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预冷器封头、具有该预冷器封头的预冷器和具有该预冷器的环境控制系统。预冷器封头安装在用于给从上游设备引来的高温气体进行降温的预冷器出口处,并且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风扇。壳体具有入口端和出口端,其中入口端被构造为与预冷器的主体相连,出口端被构造为与预冷器的下游管道相连;风扇包括多个固定设置的离心式叶片,当气体流经风扇时能够形成旋转式气流。根据本发明所提供的预冷器封头、预冷器和环境控制系统,在热气流从预冷器排出时能够被快速均匀混合,在不占用额外的空间、增加预冷器出口处的重量的前提下使得预冷器下游的温度传感器准确地感测气流的温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498047A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910707826.4
申请日:2019-08-01
Applicant: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预冷器封头、具有该预冷器封头的预冷器和具有该预冷器的环境控制系统。预冷器封头安装在用于给从上游设备引来的高温气体进行降温的预冷器出口处,并且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风扇。壳体具有入口端和出口端,其中入口端被构造为与预冷器的主体相连,出口端被构造为与预冷器的下游管道相连;风扇包括多个固定设置的离心式叶片,当气体流经风扇时能够形成旋转式气流。根据本发明所提供的预冷器封头、预冷器和环境控制系统,在热气流从预冷器排出时能够被快速均匀混合,在不占用额外的空间、增加预冷器出口处的重量的前提下使得预冷器下游的温度传感器准确地感测气流的温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510124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1910732899.9
申请日:2019-08-09
Applicant: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飞机引气系统。该飞机引气系统包括左引气管路、右引气管路和第二可调阀门。左引气管路和右引气管路能够借由第二可调阀门连通并分别基于各自管路上的压差、空气温度和压力调节相应引气管路上的第一可调阀门的开度,从而使得左引气管路和右引气管路共同向单个工作的飞机环境控制系统包提供空气。由于第一可调阀门的开度基于所在管路的压力、压差、空气温度等调节,左、右引气管路不再出现流量震荡的情况,其尤其适用于2B1P的引气构型。
-
公开(公告)号:CN114543567B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180416.0
申请日:2022-02-25
Applicant: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活门冷却组件。活门冷却组件包括:连接到所述引气活门和所述核心罩的导热件;其中,导热件为柔性导热板,柔性导热板分别与核心罩的至少一部分的内壁面和引气活门直接接触,以使热量借助于柔性导热板在所述引气活门和核心罩的至少一部分的内壁面之间热传导;柔性导热板包括基板以及覆盖在基板上的碳纳米管阵列,除导热板的热传导冷却之外,还能通过用作散热翅片的碳纳米管进行对流换热冷却。根据本发明的活门冷却组件重量小、易安装,对发动机振动不敏感,无需额外引气,避免外涵道压力损失,解决了燃油代偿损失带来的油耗增加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236611B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110609237.X
申请日:2021-06-01
Applicant: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飞行器的发动机引气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发动机引气系统包括压气机、引射器和引气汇总管路。压气机具有高压供气端口和中压供气端口。引射器通过引射器的第一引射管路与中压供气端口连通,并通过引射器的第二引射管路与高压供气端口连通。引气汇总管路分别连通中压供气管路、高压供气管路以及引射器,以将来自压气机的供气供入位于下游的用气系统。发动机引气系统被构造成能够在引气汇总管路中的压力低于预定的压力阈值时接通引射器,并根据引气汇总管路中压力的变化可控地调节第一引射管路和/或第二引射管路的供气,从而能够向下游的用气系统提供所需压力的引气。
-
公开(公告)号:CN113236611A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110609237.X
申请日:2021-06-01
Applicant: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飞行器的发动机引气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发动机引气系统包括压气机、引射器和引气汇总管路。压气机具有高压供气端口和中压供气端口。引射器通过引射器的第一引射管路与中压供气端口连通,并通过引射器的第二引射管路与高压供气端口连通。引气汇总管路分别连通中压供气管路、高压供气管路以及引射器,以将来自压气机的供气供入位于下游的用气系统。发动机引气系统被构造成能够在引气汇总管路中的压力低于预定的压力阈值时接通引射器,并根据引气汇总管路中压力的变化可控地调节第一引射管路和/或第二引射管路的供气,从而能够向下游的用气系统提供所需压力的引气。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