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门冷却组件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543567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180416.0

    申请日:2022-02-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活门冷却组件。活门冷却组件包括:连接到所述引气活门和所述核心罩的导热件;其中,导热件为柔性导热板,柔性导热板分别与核心罩的至少一部分的内壁面和引气活门直接接触,以使热量借助于柔性导热板在所述引气活门和核心罩的至少一部分的内壁面之间热传导;柔性导热板包括基板以及覆盖在基板上的碳纳米管阵列,除导热板的热传导冷却之外,还能通过用作散热翅片的碳纳米管进行对流换热冷却。根据本发明的活门冷却组件重量小、易安装,对发动机振动不敏感,无需额外引气,避免外涵道压力损失,解决了燃油代偿损失带来的油耗增加问题。

    预冷器封头、预冷器和环境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498047B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1910707826.4

    申请日:2019-08-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预冷器封头、具有该预冷器封头的预冷器和具有该预冷器的环境控制系统。预冷器封头安装在用于给从上游设备引来的高温气体进行降温的预冷器出口处,并且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风扇。壳体具有入口端和出口端,其中入口端被构造为与预冷器的主体相连,出口端被构造为与预冷器的下游管道相连;风扇包括多个固定设置的离心式叶片,当气体流经风扇时能够形成旋转式气流。根据本发明所提供的预冷器封头、预冷器和环境控制系统,在热气流从预冷器排出时能够被快速均匀混合,在不占用额外的空间、增加预冷器出口处的重量的前提下使得预冷器下游的温度传感器准确地感测气流的温度。

    预冷器封头、预冷器和环境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498047A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910707826.4

    申请日:2019-08-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预冷器封头、具有该预冷器封头的预冷器和具有该预冷器的环境控制系统。预冷器封头安装在用于给从上游设备引来的高温气体进行降温的预冷器出口处,并且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风扇。壳体具有入口端和出口端,其中入口端被构造为与预冷器的主体相连,出口端被构造为与预冷器的下游管道相连;风扇包括多个固定设置的离心式叶片,当气体流经风扇时能够形成旋转式气流。根据本发明所提供的预冷器封头、预冷器和环境控制系统,在热气流从预冷器排出时能够被快速均匀混合,在不占用额外的空间、增加预冷器出口处的重量的前提下使得预冷器下游的温度传感器准确地感测气流的温度。

    活门冷却组件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543567B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180416.0

    申请日:2022-02-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活门冷却组件。活门冷却组件包括:连接到所述引气活门和所述核心罩的导热件;其中,导热件为柔性导热板,柔性导热板分别与核心罩的至少一部分的内壁面和引气活门直接接触,以使热量借助于柔性导热板在所述引气活门和核心罩的至少一部分的内壁面之间热传导;柔性导热板包括基板以及覆盖在基板上的碳纳米管阵列,除导热板的热传导冷却之外,还能通过用作散热翅片的碳纳米管进行对流换热冷却。根据本发明的活门冷却组件重量小、易安装,对发动机振动不敏感,无需额外引气,避免外涵道压力损失,解决了燃油代偿损失带来的油耗增加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