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O2跨临界耦合循环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146451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211630112.6

    申请日:2022-12-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O2跨临界耦合循环系统及其工作方法,属于发电及动力技术装置领域;该系统包括CO2系统以及与CO2系统匹配耦合的余热利用系统,所述CO2系统包括再压缩循环系统,位于所述再压缩循环系统的高压透平后端设置有低压透平,位于所述再压缩循环系统的进气端还设置有预压缩机,所述预压缩机的出气口还设置有余热利用系统;本发明通过在传统的再压缩循环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的优化设计,能够有效提高系统循环效率,基于结构的改进,在结构的设计上还能够进一步的耦合余热利用系统,甚至是该余热利用系统可以为热用户,其均是对于余热进行充分的利用,实现能耗的利用率,以及降低损耗,从而进一步的提高了资源的利用。

    一种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二拖一机组循环水流量控制模块

    公开(公告)号:CN115247581B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110466788.5

    申请日:2021-04-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二拖一机组循环水流量控制模块,包括第一凝汽器本体和第二凝汽器本体,所述第一凝汽器本体出水口从右至左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循环回水管和第二循环回水管,所述第一循环回水管和第二循环回水管出水端固定连接有冷却塔,所述第二凝汽器本体进气口下端固定连接有疏水管。该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二拖一机组循环水流量控制模块,实现运行人员实时监视、参考、控制循环水流量,节约厂用电,实际运行过程中,根据厂家提供的凝汽器背压曲线,结合不同的环境温度,根据历史数据,可以绘制出机组不同负荷情况下循环水温升最佳值,运行人员可根据此温升进行循环水流量控制。

    一种火电机组耦合高温熔盐储热的深度调峰系统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91654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585417.2

    申请日:2024-05-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火电机组耦合高温熔盐储热的深度调峰系统及其方法,为解决可再生能源并网带来的电网波动性问题,通过将火电机组尤其是超临界或超超临界火电机组与高温熔盐储热单元相耦合,以提升火电机组的调峰能力。该系统主要包括火电机组热力单元和熔盐储热单元,通过在电网用电低谷时,利用抽取的部分中温和高温蒸汽加热循环的熔盐并将吸收的热量储存于高温熔盐罐内;在用电高峰时则从高温熔盐罐中释放储存的热量,生成过热蒸汽与锅炉蒸汽混合进入汽轮机超高压缸,从而增加发电量。同时,本发明采用高温熔盐作为储热介质,具有热容大、无相变潜热限制等优势,可实现大规模长周期储能,显著提高了火电机组的深度调峰能力。

    基于母管制的热回收焦炉余热发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630345B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1910992548.1

    申请日:2019-10-18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基于母管制的热回收焦炉余热发电系统,焦炉余热锅炉通过第一主蒸汽管道将高压余热蒸汽输出至高压主蒸汽母管,高压主蒸汽母管连通高压缸,高压缸的出口连通低温再热蒸汽母管,低温再热蒸汽母管通过低温蒸汽管道将低温蒸汽输出至焦炉余热锅炉,焦炉余热锅炉通过高温再热管道将高温再热蒸汽输出至高温再热蒸汽母管,第一主蒸汽管道通过第一高压旁支路连通低温蒸汽管道,高温再热管道通过低压旁支路连通低压旁路蒸汽母管;第一高压旁支路和低压旁支路的流通能力均为单台焦炉余热锅炉的主蒸汽流量。该系统基于母管制设置,能全能量、高效率回收热回收焦炉余热,设备故障率低,余热回收稳定。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