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氧化碳压缩储能发电系统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979799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1160773.6

    申请日:2024-08-22

    Inventor: 王海 苏城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二氧化碳压缩储能发电系统,包括蒸汽循环发电子系统和二氧化碳储能发电子系统,蒸汽循环发电子系统包括通过循环管路连接的锅炉、汽轮发电机和冷凝器;二氧化碳储能发电子系统包括二氧化碳压缩机、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二氧化碳储气装置、二氧化碳储液装置、二氧化碳膨胀发电机、冷盐储罐和热盐储罐,二氧化碳压缩机、第一换热器和二氧化碳储液装置之间通过第一输送管路连接,二氧化碳储液装置、第二换热器和二氧化碳膨胀发电机之间通过第二输送管路连接,二氧化碳膨胀发电机与二氧化碳储气装置通过排汽管路连接。本发明可将蒸汽循环发电子系统与二氧化碳储能发电子系统耦合,有效解决火电厂在用电低谷期的弃电问题。

    一种基于化学链热泵储电并回收余热的方法及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045726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210516258.1

    申请日:2022-05-1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化学链热泵储电并回收余热的方法及其装置;在充电过程,常温空气进入空气换热器预热,后经空气压缩机压缩升温,再经蓄热床层,高温空气使蓄热床层内高价态金属载氧体吸热分解,热量被储存于低价态金属氧化物中,空气然后经过空气换热器预热进口空气,最后进入膨胀机膨胀对外做功,低温排气通过管路切换阀进入有机朗肯循环系统,有机朗肯循环以常温空气为热源,以低温排气为冷源,实现热功转换,回收部分功。另一种模式则为放电模式。本发明提出的化学链热泵储电并回收余热的方法及其装置是一种新型的储能方式,在充电和放电的同时,将排气的余热通过有机朗肯循环系统回收做功,提高储能效率。

    一种燃煤发电机组耦合热泵储能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49290A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410316385.6

    申请日:2024-03-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煤发电机组耦合热泵储能系统及其运行方法,涉及燃煤发电和热储能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燃煤发电机组耦合熔盐储罐系统、热泵储能系统;在用电低谷时,燃煤发电机组出力不变,输出电能驱动多级充电压缩机对工质进行加压升温,工质对熔盐进行加热,同时燃煤发电机组低压加热器出口的一部分凝结水对充电膨胀机出口工质进行加热,增大低压加热器抽汽,进一步降低负荷,最终将多余的电能和一部分凝结水的热能转化为熔盐的热能进行储存;在用电高峰时,旁路的给水用熔盐储罐储存的热量进行加热,排挤高压加热器抽汽,提高燃煤发电机组出力,满足电网负荷需求。本发明的系统可发挥燃煤发电机组的调峰潜力,扩展机组输出负荷区间,且可保证燃煤发电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是一种提升燃煤机组调峰能力和平抑电网波动的有效方法。

    一种无外功输入却能同时输出冷量和电能的制冷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968274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156290.2

    申请日:2024-02-02

    Applicant: 程新楚

    Inventor: 程新楚

    Abstract: 本发明主要应用于冷量制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无外功输入却能同时输出冷量和电能的制冷系统,包括各单元:环境内能吸收器,动力气体发生器,动力气体缓存罐,发电机组,尾气冷凝分系统,液态工质储存罐,液态工质输送泵。本发明的创新之处在于创造性地运用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构建了一种能在制取冷量的同时不仅不消耗外功,还能对外输出电能的系统。本发明制冷效率高,极大节约能源,是一种高效生产绿色能源的技术系统,值得推广应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