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44332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068597.1
申请日:2025-01-16
Applicant: 隋斌
Inventor: 隋斌
Abstract: 一种喷液冷却的液压驱动液体活塞流体输送系统,包括:第一传输罐和第二传输罐,顶部设有吸入单向阀和排出单向阀,配置为交替吸入流体和排出流体;液体活塞驱动装置,采用液压驱动,与第一传输罐和第二传输罐联通,配置为将工作液体压入所述第一传输罐和第二传输罐中的一个使其压缩并排出流体,同时将工作液体抽离所述第一传输罐和第二传输罐中的另一个使其吸入流体;分离器,容置工作液体,配置为接收所述第一传输罐和第二传输罐排出的流体,分离传输的流体及工作液体并排放所述传输的流体,所述分离器通过换向阀与所述第一传输罐和第二传输罐联通,配置为将分离器内部的工作液体交替喷淋至排出流体的第一传输罐和第二传输罐中。
-
公开(公告)号:CN119712488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510140114.4
申请日:2025-02-08
Applicant: 烟台东德实业有限公司
IPC: F04B35/02 , F15B15/22 , F15B15/18 , F04B39/00 , F04B39/12 , F04B39/10 , F04B49/10 , G01M3/04 , B08B9/08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离子液气缸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驱立式离子液封压缩气缸总成。包括缸套,所述缸套的顶部设有缸头,缸头内设有进气单向阀和排气单向阀,缸套内活动设有气活塞,气活塞的侧壁与缸套侧壁之间设有离子液储存腔,离子液储存腔上侧的气活塞侧壁安装有刮液组件,所述缸头内安装有防液击结构,所述缸套底部一侧安装有离子液泄漏检测结构,所述缸套底部安装液压驱动装置,液压驱动装置内设有液驱缓冲结构。形成双重密封结构,防止气体从气活塞与缸套之间漏气;实现对气活塞的液压驱动,稳定性好,缓冲杆可打开连通孔,使液压油提前进入起到缓冲作用,对油活塞与油缸起到保护作用;泄漏检测结构会检测到离子液的泄漏信号,确保设备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9435340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695515.8
申请日:2024-11-25
Applicant: 江苏恒立液压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气体增压器,包括:液压缸、一级增压缸、二级增压缸;液压缸包括液压缸筒、端盖;一级增压缸、二级增压缸分别设置在液压缸两侧,通过端盖与液压缸连接;第一活塞杆、第二活塞杆与液压活塞连接;一级增压缸包括一级增压缸筒和设置在一级增压缸筒中的一级增压活塞;二级增压缸包括二级增压缸筒和设置在二级增压缸筒中的二级增压活塞;第一活塞杆延伸到一级增压缸筒中与一级增压活塞连接,第二活塞杆延伸到二级增压缸筒中与二级增压活塞连接;端盖的内孔表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液压悬浮腔,用于储存具有压力的液压油,以使第一活塞杆或第二活塞杆悬浮在端盖的内孔中。本公开提供的气体增压器,降低了摩擦发热和摩擦损耗。
-
公开(公告)号:CN11941999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646376.X
申请日:2024-11-18
Applicant: 舜腾智慧能源(苏州)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智能充换电柜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具有温度调控功能的智能充换电柜,包括柜体,所述柜体上方有集水机构,所述柜体内腔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压缩机构,所述压缩机构的下方设置有控制机构,所述柜体的内腔有密封机构,所述集水机构包括弹簧活塞组件一。本发明通过在下雨发生内涝时,地面水位带动漂浮板上升,通过密封气囊对温控充电仓和柜门之间进行密封,避免水进入温控充电仓的内腔,导致温控充电仓内腔的电池受损,再通过隔开板隔开移动连接头和固定连接头,使得充电头断电,避免在发生内涝情况下给电池供电,从而避免发生短路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8815426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885926.7
申请日:2024-07-03
Applicant: 陕西鸿伟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二氧化碳前置压裂增压增注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前置压裂增压增注泵撬,支撑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储罐,储罐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将储罐分为左右两个空间,储罐内滑板左侧的空间用于存贮液态二氧化碳,储罐内滑板右侧的空间用于起到空间补偿,储罐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外筒,所述外筒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左端穿过外筒的左端内侧和储罐的右端内侧并与滑板的右端固定连接,本发明通过对压裂泵进行巧妙的设计,使压裂泵在实现二氧化碳液体泵送的同时,还能够控制滑板向液态二氧化碳的一侧运动,补偿压裂泵工作时液态二氧化碳所存贮的空间,从而使实现储罐的稳压。
-
公开(公告)号:CN115788819B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211696573.3
申请日:2022-12-28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高压超高温气体获得系统及应用方法,包括:一组或多组一级驱动器,且每组一级驱动器包括有一级活塞组件;与各组一级驱动器的输出端呈串联布局的二级驱动器,其被配置为包括:截面为工字结构的二级活塞缸;对称设置在二级活塞缸内,且截面呈工字形的两个二级活塞。本发明公开一种超高压超高温气体获得系统及应用方法,可以实现为系统提供超高压力(100MPa以上)、超高温(2000K以上)的气体介质,满足航空航天领域特殊工况的应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017135B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111358063.0
申请日:2021-11-16
Applicant: 曾昭达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源降温及其余热再生动力系统,所述热能升压箱包括升压箱体、空压机和位于升压箱体内的高压储气罐;电机和第一气动力集能机构均通过单向传动结构与空压机联动;所述空气滤箱、空压机、高压储气罐、电控流量阀和高压涡轮机构一端的进气口依次通过管道相连通;高压涡轮机构一端的出气口与散热箱连通;高压涡轮机构另一端的进气口与空气滤箱连通,出气口与升压箱体连通,所述第一气动力集能机构与升压箱体相连通,所述第二气动力集能机构与散热箱相连通。本发明提供的热源降温及其余热再生动力系统,以高压空气作为热交换载体,建立高压空气压缩存贮系统给热源降温,并收集热能转换为机械动力输出。
-
公开(公告)号:CN111335946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010235273.X
申请日:2020-03-30
Applicant: 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隧道排水系统,包括虹吸管、排气装置,虹吸管连接有分支管,排气装置包括排气箱、外活塞筒和内活塞筒,内活塞筒位于排气箱内并将排气箱分隔为互不相通的进气腔和排气腔,虹吸管与进气腔相连,排气腔连接有排气管;外活塞筒固定在排气箱的外壁,内活塞筒由第一活塞分隔为第一抽气腔和第二抽气腔,外活塞筒内设置有第二活塞,第二活塞和第一活塞相连;第二活塞连接有传动杆,传动杆连接有迎风板;第二活塞与排气箱之间的外活塞筒上设置有气孔,所述第一活塞与排气箱侧壁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还提供了上述隧道排水系统的排水方法。本发明利用车辆带来的活塞风作为动力,清洁环保,节约能源,降低运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066015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409046.2
申请日:2024-04-07
Applicant: 易铺装(广州)体育设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动力站,包括车体以及分别安装于车体的发动机、气泵、油泵、发电机和蓄电池,发动机具有用于自身启停的启停电机和输出旋转动力的转轴,蓄电池的输出端与启停电机电连接以为启停电机供电,转轴分别传动连接发电机的输入轴以及油泵的输入轴,发电机的供电输出端连接蓄电池的输入端;油泵的液压油输出端连接气泵的动力输入端;油泵的液压油输出端、气泵的气压输出端、发电机的供电输出端分别连接对应的动力接口,用于对内和对外提供动力。本发明关键在同等功率内燃机条件下,可根据不同工况需求选择合适的动力源,并可根据不同的动力需求进行合适、合理的动力分配,能够使各动力源间协同工作,提升动力输出效率,减少连接冗余。
-
公开(公告)号:CN118049288A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410287695.X
申请日:2024-03-13
Applicant: 西安西热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杨庆川 , 余小兵 , 王东晔 , 杨利 , 刘学亮 , 郑天帅 , 顾雨恒 , 薛晨晰 , 王春燕 , 林轶 , 蒋旭东 , 赵若昱 , 李保垒 , 王昱坤 , 王满意 , 王世硕 , 甘鹏强
IPC: F01K11/00 , F01K11/02 , F01K7/44 , F01K17/02 , F01K17/00 , F01K3/18 , F01D15/08 , F04B35/02 , F22B33/18 , F24D18/00 , F24D10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耦合压缩气体、多级工业供汽及居民采暖的能量系统,主蒸汽主管道上连通设置有主引流管道,主引流管道连通有小汽轮机,小汽轮机传动连接有压缩气体组件;小汽轮机上连通设置有排汽管道,排汽管道上连通设置有低压工业供汽管道,主引流管道上设置有高压工业供汽管道,热再热管道上连通设置有中压工业供汽管道;中压缸与低压缸之间设置有第一管道,且第一管道上连通设置有一级采暖管道,一级采暖管道连通设置有与采暖回水管道连通设置的一级加热器,中压工业供汽管道上设置有与采暖供水管道连通的二级尖峰加热器。本发明可超出原机组10%抽汽流量限制,实现机组稳定供应压缩气体,并增加了火电机组供热能力,同时实现多级工业供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