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402124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324601.3
申请日:2023-10-13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IPC: C07D265/30 , C07D413/12 , C07D265/36 , C07D215/58 , C07D417/04 , A61K31/5375 , A61K31/538 , A61K31/5377 , A61K31/541 , C07D279/12 , C07D211/96 , C07D413/04 , C07D241/04 , A61K31/47 , A61K31/495 , A61P31/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芳基磺胺类化合物及其抗流感用途,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给了一系列如式I通式所示的芳基磺酰胺类化合物,经试验验证,具有优秀的抗病毒活性,通过细胞病变法对化合物毒性评价,本发明提供的化合物具备理想的安全性,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206838B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080052158.7
申请日:2020-07-17
Applicant: 吉伟研究有限公司
IPC: C07D215/58 , C07D215/20 , C07D311/58 , C07C39/23 , A61K31/353 , A61K31/352 , A61K31/47 , A61K31/05 , A61P25/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组作为药物活性化合物的大麻素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大麻素衍生物是大麻二酚(CBD)的类似物。CBD是一种非精神活性大麻素,已经被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和紊乱。虽然这样的治疗有前景,但本领域中仍存在对更有效的治疗的需求,并且这已经通过本发明的大麻素衍生物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14956932B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210820788.5
申请日:2022-07-13
Applicant: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IPC: C07B53/00 , C07D215/58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多取代手性四氢喹啉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属于有机化学技术领域。通过DDQ和MnO2组合对底物1和底物2进行双氧化,随后通过aza‑Michael/1,6‑共轭加成反应,即原位生成的对醌甲基化物和肉桂醛进行[4+2]不对称环加成反应。这是种前所未有的双氧化串联反应,该方法具有高效性、对底物普适性强和对映选择性高等优点。在不对称合成及医药研发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2513011B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1980050733.7
申请日:2019-07-30
Applicant: 小野药品工业株式会社
IPC: C07C311/21 , A61K31/192 , A61P25/00 , C07C59/64 , C07C311/14 , C07D209/08 , C07D209/44 , C07D213/71 , C07D215/58 , C07D217/08 , C07D277/24 , C07D295/185 , C07D305/06 , C07D307/14 , C07D333/6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式(I)(式中,全部的符号如说明书记载)所示的化合物或其盐,其具有强力的神经保护和/或修复作用,因此可用作:神经病(例如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格林巴利综合征、结节性动脉周围炎、过敏性血管炎、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嵌压性神经病(entrapment neuropathy)、与施用化疗药物相关的周围神经病、或与腓骨肌萎缩症相关的周围神经病等)的治疗剂。[化学式1]
-
公开(公告)号:CN114956932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820788.5
申请日:2022-07-13
Applicant: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IPC: C07B53/00 , C07D215/58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多取代手性四氢喹啉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属于有机化学技术领域。通过DDQ和MnO2组合对底物1和底物2进行双氧化,随后通过aza‑Michael/1,6‑共轭加成反应,即原位生成的对醌甲基化物和肉桂醛进行[4+2]不对称环加成反应。这是种前所未有的双氧化串联反应,该方法具有高效性、对底物普适性强和对映选择性高等优点。在不对称合成及医药研发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716374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569193.7
申请日:2022-05-24
Applicant: 武汉工程大学
IPC: C07D215/58 , C07D40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3号位取代的二氢喹啉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以化合物A及三苯基膦为原料在有机溶剂中进行反应,得到中间产物;S2.以化合物B及中间产物为原料,以碱性物质为催化剂,冰浴条件下搅拌反应,即得3号位取代的二氢喹啉衍生物;其中,化合物A的结构如式I所示,化合物B的结构如式II所示,3号位取代的二氢喹啉的结构式III所示:其中,R1选自氢、卤素、烷基、烷氧基或三氟甲基,R2选自烷基或芳基,R3选自氢或烷基,该方法拓宽了3号位取代的二氢喹啉类化合物合成的底物适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09836384B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1910260581.5
申请日:2019-04-02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IPC: C07D215/58 , C07D215/233 , C07D409/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3‑芳基亚甲基‑2,3‑二氢‑4(1H)‑喹啉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反应容器中加入N保护的邻‑炔丙醇‑苯胺、溶剂和酸,在回流条件下进行反应,向反应液中加入芳香醛,继续反应,得到3‑芳基亚甲基‑2,3‑二氢‑4(1H)‑喹啉酮。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最高产率可达90%,具有操作简单、条件温和以及转化率高副产物少等优点,为3‑芳基亚甲基‑2,3‑二氢‑4(1H)‑喹啉酮类化合物的构建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合成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7459476B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1610390628.6
申请日:2016-06-0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IPC: C07D209/08 , C07D209/14 , C07D401/12 , C07D403/12 , C07D405/12 , C07D215/58 , A61K31/404 , A61K31/4045 , A61K31/454 , A61K31/47 , A61K31/4709 , A61P35/00 , A61P35/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药物化学和药物治疗学领域,具体涉及通式I的化合物,其外消旋体、R‑异构体、S‑异构体、可药用盐及它们的混合物,其制备方法、含此类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及作为赖氨酸特异性脱甲基酶1(LSD1)抑制剂的用途。本发明所涉及的环丙胺类化合物在治疗癌症中的用途。
-
公开(公告)号:CN109081800B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1810728158.9
申请日:2018-07-05
Applicant: 昆明学院
IPC: C07D209/10 , C07D215/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含CF3吲哚啉和1,2,3,4‑四氢异喹啉的合成方法,涉及化合物合成技术领域。所述含CF3吲哚啉和1,2,3,4‑四氢异喹啉的合成方法,基于非活化烯烃双键作为自由基受体的无金属三氟甲基化/环化自由基串联反应,利用该反应可以一步合成含CF3的吲哚啉和1,2,3,4‑四氢异喹啉,该合成方法具有条件温和、操作简单、成本低、底物范围广、和呈现exo选择性等显著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149858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086498.8
申请日:2021-01-22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C07C241/04 , C07C243/32 , C07C243/28 , C07C253/30 , C07C255/66 , C07D211/58 , C07D215/58 , C07D265/36 , C07D223/16 , C07D207/16 , C07C243/36 , C07D211/62 , C07C243/30 , C07C243/34 , C07D413/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子间N–N成键的合成方法及其对应的化合物。本发明完成了氮宾对N–H键的直接插入反应,开发了一类全新的N–N偶联反应的方法。该反应使用氮宾前体,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实现与胺类化合物的分子间直接N–N偶联反应,一步构建四取代肼类化合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