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89471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717245.6
申请日:2024-11-27
Applicant: 华能(浙江)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玉环分公司
Inventor: 金呈希 , 季尧希 , 李嘉钦 , 韦玉华 , 钟天翔 , 熊加林 , 康雪晴 , 张浩 , 路群山 , 唐鹏飞 , 杨爱龙 , 林晶儒 , 路清博 , 王雷 , 郦忠伟 , 汤森森 , 贺文龙 , 娄周涛 , 何旭东
IPC: B64U10/13 , B64U20/70 , B64U101/7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封闭空间的可悬停巡检无人机及其控制方法,其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的无人机在封闭空间中不方便进行悬停,且不方便对封闭空间进行充分的扫描,降低了整体扫描效果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无人机本体,所述无人机本体外侧转动连接有转动内环,所述转动内环外侧转动连接有用于悬停的悬停外环,所述悬停外环侧壁固定连接有用于导向飞行和悬停的吸附磁铁,所述吸附磁铁在悬停外环侧壁分布有四组,所述无人机本体外侧固定连接有用于扫描的扫描摄像头。达到了稳定吸附扫描、封闭空间充分扫描和稳定飞行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369273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180104763.9
申请日:2021-12-08
Applicant: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IPC: B64U10/14 , B64U50/19 , B65G1/00 , B64U101/60 , B64U101/70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管理设备,该管理设备包括:接收单元,接收与使用在室内形成的空中运输路径的申请相对应的运输信息,以便在室内形成由无人机用来运输负载的空中运输路径;确定单元,根据运输信息来确定是否能够形成空中运输路径;接收信息输出单元,向运输信息的请求方输出接收信息,该接收信息包括关于是否能够形成空中运输路径的确定结果;运输路径形成单元,响应于指示能够形成空中运输路径的确定结果而生成与空中运输路径相关的形成信息;以及形成信息输出单元,向安装在室内的引导灯输出与空中运输路径相关的形成信息以形成空中运输路径。
-
公开(公告)号:CN117259335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015421.7
申请日:2023-08-14
Applicant: 浙江三星羽绒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羽绒产品生产用吸附装置及吸附方法,包括无人机本体,所述无人机本体的四角对应设置有起飞组件,所述无人机本体的一侧设置有降落缓冲组件,起飞组件包括分体杆,所述无人机本体的两侧对应设置有铰支座,且铰支座的一侧铰接有连接臂,所述铰支座的一侧安装有曲张马达,所述曲张马达的输出轴穿设在连接臂内,所述连接臂的一端与分体杆转动连接,所述连接臂的一侧安装有转向马达,所述转向马达通过齿轮副控制分体杆转动,所述分体杆上安装有旋动叶片,所述旋动叶片的一端连接有转矩电机,所述无人机本体的两侧对应设置有调向组件,所述调向组件包括铰接杆,该装置解决了当前实用性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002088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310098197.6
申请日:2023-02-10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北京创衡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块化可重构及自适应控制的穿隧无人机,属于无人机领域;具体包括:一个单旋翼附加一片滑流舵的最小模块单元,最小模块单元包括机身、动力组件、控制组件、连接组件和起降组件;两个模块单元通过连接杆拼接成一个最小飞行单元,多个飞行单元可以首尾相连或并排连接;通过连接杆两侧的旋翼反向旋转以抵消自转扭矩;通过旋翼的差速控制飞行单元的俯仰;飞行单元的横侧向变化由滑流舵面控制,本发明能依据载荷的重量和尺寸需求装卸缩放飞行器,具有穿越狭小窗口、穿行狭长隧道完成侦察运载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705905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742986.X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那琼澜 , 吴舜 , 李信 , 宋伟 , 邢海瀛 , 马跃 , 李莉 , 邬小波 , 张子健 , 聂正璞 , 韩秋奇 , 张东辉 , 佟昆睿 , 李刚 , 李琪冉 , 杨联宇 , 金海望 , 安海清 , 王森 , 崔彭滔
IPC: B64U30/299 , B64U50/23 , B64U30/24 , B64U40/10 , B64U20/87 , B64U20/30 , B64U10/14 , B64U50/19 , B64U101/70 , B64U101/30
Abstract: 本说明书涉及电力巡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室内飞行无人机防撞装置,包括无人机主体,所述无人机主体顶端的四角均安装有用于驱动无人机飞行并调整飞行姿态的防撞驱动机构,所述防撞驱动机构包括支撑结构以及两个布置于支撑结构两端的舵机A,两个所述舵机A的驱动端之间安装有环形防撞组件,所述环形防撞组件包括环形防撞架,所述环形防撞架内两侧均开设有安装槽,且两个所述安装槽内均布置有舵机B,可实现室内环境中的高灵活性飞行,大幅减少碰撞的产生,并且在机动的过程中,通过环形防撞架为双轴驱动机提供保护,进一步解决了因碰撞而导致旋翼损坏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457956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611401.4
申请日:2024-05-16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4U10/14 , F24F11/56 , F24F11/72 , F24F11/80 , F24F11/88 , F25B21/02 , B64U20/00 , B64U20/96 , F24F110/10 , F24F110/20 , B64U101/7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人飞行器,该无人飞行器包括飞行器主体和螺旋桨,螺旋桨安装在飞行器主体上;飞行器主体上设置有风道、出风嘴、风机、半导体制冷片、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第一换热器与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连接,第二换热器与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连接;风机位于风道内,第一换热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风道内;第二换热器的一部分外露于飞行器主体的外周壁,且第二换热器外露于飞行器主体的外周壁的部分位于螺旋桨旋转时产生的气流覆盖范围内;出风嘴与风道的出风端连接。应用本发明无人飞行器可以进行定向吹风、调节局部空间的温度,减少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18419294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661808.8
申请日:2024-05-27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B64U10/14 , B64U20/50 , B64U30/293 , B64U30/291 , B64U50/19 , B64U50/23 , B64C13/50 , B64U101/7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暗室雷达散射截面测试的四旋翼装置,涉及四旋翼无人机技术领域,包括支撑底座、四个旋转舵机、四个伸缩支撑臂和四个桨叶组件,四个旋转舵机分别转动安装于支撑底座上的不同位置,各旋转舵机分别与一伸缩支撑臂的一端连接,各伸缩支撑臂上远离旋转舵机的一端分别连接一桨叶组件,且伸缩支撑臂能够调节桨叶组件与旋转舵机之间的距离,桨叶组件包括驱动元件、连接元件和多个桨叶,驱动元件安装于伸缩支撑臂上,驱动元件的输出端连接连接元件,连接元件的周向设有多个安装位,各桨叶通过不同的安装位与连接元件能够拆卸连接。本发明能够满足不同配置四旋翼的RCS测试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6952240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835399.4
申请日:2023-07-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基于加权最小二乘法的室内无人机定位方法、介质及无人机,其中方法包括:步骤一:获取无人机与室内多个固定参考节点的距离及多个固定参考节点的位置;步骤二:采用最小二乘法求取无人机坐标的先验估计值;步骤三:计算无人机相对固定参考节点的单位方向向量,并线性化求解距离;步骤四:采用加权最小二乘法求取无人机坐标的后验值。本发明结合测距信息对无人机进行室内精准三维定位,利用较少的计算量实现精确获取无人机的坐标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9705904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742947.X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那琼澜 , 吴舜 , 李信 , 宋伟 , 邢海瀛 , 马跃 , 李莉 , 金燊 , 纪雨彤 , 吴佳 , 刘蓁 , 聂正璞 , 张翼 , 张姣姣 , 徐鑫 , 张江 , 秦浩然 , 李涛 , 张晓飞 , 于蒙
IPC: B64U30/299 , B64U20/30 , B64U10/14 , B64U20/87 , B64U101/70 , B64U10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巡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室内防碰撞的多旋翼无人机装置,包括无人机主体、安装于无人机主体上若干个驱动端的旋翼主体以及安装于无人机主体底部挂载点的挂载机构,所述挂载机构包括连接件以及设于连接件两侧的两个侧防机构,所述连接件连接于所述无人机主体,且设有所述连接件的无人机主体通过两个侧防机构形成有飞行防护状态和落位搁置状态,所述侧防机构包括倾角驱动机构以及延伸杆,本发明可根据飞行状态的需要调整侧防机构的姿态,有效避免了因碰撞而导致无人机旋翼受损甚至跌落的问题,消除了安全隐患,且大幅降低了对操作人员技能水平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1491861B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1880064886.2
申请日:2018-09-06
Applicant: 特拉检测公司
Inventor: 塞姆·安德卫格
IPC: B64U10/13 , B64U60/50 , B64C25/36 , B64C39/02 , B64U101/70
Abstract: 一种适于在悬停在空中时抵靠基本上竖直的壁(2)定位的无人航空载具(1),其包括主体和旋翼(21)、与前平面(FP)相交并且适用于在三个间隔开的位置处一起接触所述壁的臂部端部(51)、第一腿部端部和第二腿部端部(31),所述前平面在由所述UAV的横向轴线和纵向轴线跨越的第一平面(RP)的上部侧面处与所述UAV的竖直轴线相交,所述前平面与所述第一平面以在45度至85度之间的第一角度(a)延伸;其中所述UAV适用于在所述第一腿部端部和所述第二腿部端部与所述壁接触时,在所述臂部端部围绕所述第一腿部端部和所述第二腿部端部并朝所述壁接近所述壁时倾斜,直到所述臂部端部接触所述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