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换器及具备其的热泵

    公开(公告)号:CN107208982B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580050164.8

    申请日:2015-07-16

    Abstract: 本发明的热交换器包括:多个第一管和多个第二管,制冷剂在其内部经过,分别长长地形成在上下方向上,并且互相隔开间隔地设置使得空气在其之间流动;翘片,其与各个第一管和第二管接触,多个第二管隔开间隔地设置在空气流动的方向上的多个第一管的下游,在翘片形成有第一百叶窗组和第二百叶窗组,所述第一百叶窗组由设置在多个第一管之间且在空气流动的方向上隔开间隔而设置的多个百叶窗构成,所述第二百叶窗组由设置在所述多个第二管之间且在空气流动的方向上隔开间隔而设置的多个百叶窗构成,第一百叶窗组的多个百叶窗随着朝向空气流动的方向上的下游,与相邻的另一个百叶窗之间的间隔逐渐减小,第二百叶窗组的多个百叶窗随着朝向空气流动的方向上的下游,与相邻的另一个百叶窗之间的间隔逐渐增大。从而,能够使结霜集中发生在热交换器中空气流动方向上的热交换器的前方部分的现象最小化,并且能够最大限度地延迟热交换器的前方部分因结霜被堵住的时间。

    一种改良的换热器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796012A

    公开(公告)日:2018-03-13

    申请号:CN201711228373.4

    申请日:2017-11-29

    Inventor: 张秦春 张梦莉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3J15/06 F28F1/10 F28F9/268 F28F21/0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良的换热器,包括壳体,分别设于壳体两端的第一管箱和第二管箱,壳体内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圆柱状的燃烧器,各燃烧器水平布置,且各燃烧器的外围设有两圈换热管束,该两圈换热管束分别由多个换热直管围绕燃烧器的圆周均布而成,且内圈换热管束中的换热直管与外圈换热管束中的换热直管交错间隔排布;壳体内的中部设有两圈冷凝换热管束,该两圈冷凝换热管束分别由多个换热直管呈圆周式均布而成,且内圈冷凝换热管束中的换热直管与外圈冷凝换热管束中的换热直管交错间隔排布;第一管箱由上而下依次设有第一出水口、两个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本发明一种改良的换热器,有效提高了换热器的换热效率,且提高了换热器的稳定性。

    间冷塔用冷却结构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478074A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710716541.8

    申请日:2015-04-23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nventor: 赵元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7/0041 F28F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间冷塔用冷却结构,它由两个一端相交、呈一定夹角α布置的第一新型冷却柱和第二新型冷却柱组成,两个冷却柱的夹角α为40°-60°;第一新型冷却柱和第二新型冷却柱均由2-4个该带楔形间隙的柱式冷却管束串联组成;所述柱式冷却管束包括两个一端相交成设定角度β的翅片式散热管束,另一端张开,两个翅片式散热管束之间形成楔形间隙,两个所述的翅片式散热管束的夹角β在0°-10°之间;第一新型冷却柱和第二新型冷却柱非相交侧张开形成三角形冷却单元的主要进风口,主要进风口和楔形间隙处均安装有百叶窗。本发明通过柱式冷却管束楔形间隙处来风,可优化冷却单元空气流场结构,最终实现间冷塔冷却性能的提高。

    环保设备用双排散热器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306487A

    公开(公告)日:2017-10-31

    申请号:CN201610254982.6

    申请日:2016-04-25

    Applicant: 苏阳

    Inventor: 苏阳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K7/20318 F28C1/00 F28F1/10 H05K7/20345 H05K7/203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环保设备用双排散热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两排平行设置的支架,两排支架的外侧分别可拆卸连接有一排散热片,两排支架之间设有数根冷凝管,两排支架的顶部固定有支杆,支杆上设有片材,所述片材上方设有喷雾头,喷雾头外接有喷雾管,所述喷雾管一端与喷雾管连接,另一端接有雾化器。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采用双排散热,有显著的散热效果,设有冷凝管,能辅助散热片进行散热,散热片可拆卸,便于根据温度的高低来更换散热片的规格,同时设有喷雾头,能提高散热效率。

    热交换器及具备其的热泵

    公开(公告)号:CN107208982A

    公开(公告)日:2017-09-26

    申请号:CN201580050164.8

    申请日:2015-07-16

    Abstract: 本发明的热交换器包括:多个第一管和多个第二管,制冷剂在其内部经过,分别长长地形成在上下方向上,并且互相隔开间隔地设置使得空气在其之间流动;翘片,其与各个第一管和第二管接触,多个第二管隔开间隔地设置在空气流动的方向上的多个第一管的下游,在翘片形成有第一百叶窗组和第二百叶窗组,所述第一百叶窗组由设置在多个第一管之间且在空气流动的方向上隔开间隔而设置的多个百叶窗构成,所述第二百叶窗组由设置在所述多个第二管之间且在空气流动的方向上隔开间隔而设置的多个百叶窗构成,第一百叶窗组的多个百叶窗随着朝向空气流动的方向上的下游,与相邻的另一个百叶窗之间的间隔逐渐减小,第二百叶窗组的多个百叶窗随着朝向空气流动的方向上的下游,与相邻的另一个百叶窗之间的间隔逐渐增大。从而,能够使结霜集中发生在热交换器中空气流动方向上的热交换器的前方部分的现象最小化,并且能够最大限度地延迟热交换器的前方部分因结霜被堵住的时间。

    一种排烟口热交换技术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885481A

    公开(公告)日:2017-06-23

    申请号:CN201610343913.2

    申请日:2016-05-24

    Inventor: 倪大明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7/00 F28F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排烟口热交换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烟口热交换技术是将燃烧器排烟口排放的带热烟气的热能,通过横向水平分层设置的热交换波纹管和所述热交换波纹管上纵向紧密设置的采热片组成的采热片迷宫阵,采集热量并传导给所述热交换波纹管,由所述热交换波纹管内低温和/或常温液体流移出,同时为保障燃烧器排烟通畅,在所述采热片迷宫阵上方烟道设置强排风机排出烟气确保燃烧器对燃料进行充分燃烧,构成烟道口带热烟气余热高效回收利用的技术方法。所述一种排烟口热交换技术应用于燃烧器烟道口余热回收利用,或逆向应用于散热。本发明能将带热烟气中的余热90%以上回收利用。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

    一种工业高效管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197119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611227.9

    申请日:2016-07-30

    Inventor: 梁政 王玉琳 丁虎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程材料领域用的工业高效管,特别涉及换热器领域提高传热效率用的工业高效管。它解决换热管材换热效率低的问题。其技术方案是:一种工业高效管,是由管体构成,其结构特征在于:管体是一段圆管,管体外部径向冲压若干凹坑,任意横断面上的凹坑在圆周方向均匀布置,轴向上任意两相邻凹坑错开一定周向角度;管体外部冲压凹坑完成以后,保证管体的管壁是等厚的,管体上的凹坑回弹量不超过10%。本发明的换热面积较现有换热圆管显著增大,可以有效提高换热效率;本发明管内不易结垢,降低了除垢维护的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