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208982B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580050164.8
申请日:2015-07-16
Applicant: LG电子株式会社 , 汉阳大学校产学协力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47/006 , F25B13/00 , F25B30/00 , F28D1/05383 , F28F1/10 , F28F1/128 , F28F1/30 , F28F1/32 , F28F1/325 , F28F2215/02 , F28F2215/08 , H05K999/99
Abstract: 本发明的热交换器包括:多个第一管和多个第二管,制冷剂在其内部经过,分别长长地形成在上下方向上,并且互相隔开间隔地设置使得空气在其之间流动;翘片,其与各个第一管和第二管接触,多个第二管隔开间隔地设置在空气流动的方向上的多个第一管的下游,在翘片形成有第一百叶窗组和第二百叶窗组,所述第一百叶窗组由设置在多个第一管之间且在空气流动的方向上隔开间隔而设置的多个百叶窗构成,所述第二百叶窗组由设置在所述多个第二管之间且在空气流动的方向上隔开间隔而设置的多个百叶窗构成,第一百叶窗组的多个百叶窗随着朝向空气流动的方向上的下游,与相邻的另一个百叶窗之间的间隔逐渐减小,第二百叶窗组的多个百叶窗随着朝向空气流动的方向上的下游,与相邻的另一个百叶窗之间的间隔逐渐增大。从而,能够使结霜集中发生在热交换器中空气流动方向上的热交换器的前方部分的现象最小化,并且能够最大限度地延迟热交换器的前方部分因结霜被堵住的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5980346B
公开(公告)日:2018-05-18
申请号:CN201580007123.0
申请日:2015-02-04
Applicant: 沙特基础工业全球技术有限公司
Inventor: 潘卡杰·辛格·高塔姆 , 小威廉·E·霍拉 , 塞尔焦·费雷尔 , 纳达尔 , 约翰·约瑟夫·安德森
IPC: C07C68/02 , C07C69/96 , B01J8/06 , B01J8/02 , B01J8/04 , C01B31/28 , F28F1/40 , F28F13/08 , F28F1/02 , F28F1/08 , F28F1/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68/02 , B01J8/0285 , B01J8/0438 , B01J8/0442 , B01J8/067 , B01J19/245 , B01J2208/00185 , B01J2208/00194 , B01J2208/00221 , B01J2208/00238 , B01J2208/00513 , B01J2208/02 , B01J2208/065 , B01J2219/00015 , B01J2219/192 , B01J2219/1923 , B01J2219/194 , B01J2219/1943 , B01J2219/1944 , B01J2219/1946 , B01J2219/1947 , C01B32/80 , F28F1/025 , F28F1/08 , F28F1/10 , F28F1/16 , F28F1/24 , F28F1/34 , F28F1/38 , F28F1/40 , F28F1/426 , F28F13/08 , F28F2210/02 , C07C69/96
Abstract: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生产碳酸酯的方法包括在催化剂存在下使一氧化碳和氯气在光气反应器中反应以产生包含光气的第一产物;其中,基于光气的总体积,四氯化碳以按体积计0至10ppm的量存在于所述第一产物中;以及使单羟基化合物与所述光气反应以产生碳酸酯;其中,所述光气反应器包括管、壳体、和位于所述管和所述壳体之间的空间;其中,所述管包括小管部分和第二管部分;同心地位于所述壳体中的第一同心管;扭转管;内支架;和外支架中的一种或多种。
-
公开(公告)号:CN104220956B
公开(公告)日:2018-04-06
申请号:CN201380018013.5
申请日:2013-04-02
Applicant: 谷歌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詹姆斯·塔纳尔 , 威廉·里斯·哈姆伯根
IPC: G06F1/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203 , F28D1/024 , F28D15/0275 , F28F1/10 , F28F1/40 , F28F19/00 , G06F1/1656 , G06F1/20 , H01L23/3672 , H01L23/427 , H01L23/467 , H01L2924/0002 , H05K7/20136 , H05K7/20336 , H05K7/2039 , H01L2924/00
Abstract: 本公开的各方面总体上涉及主动冷却或去除由计算设备中的处理器所产生的热量。更具体地,计算设备(400,600)中的冷却系统可以包括热管(420,620A‑B),其使得热量(412,414,416,418,612A‑B,614A‑B,616A‑B,618A‑B)沿散热片组(200,500,700,720,740,760,780,800,820,840,860)移动。该散热片组可以包括顶部端部和底部端部(206,214,506,514)以及多个散热片(210,510A‑B,702,722,742A‑B,762A‑B,782A‑B,810A‑C)。该散热片可以仅在端点之间的通路的一部分延伸从而形成风道(320,520,704,724,744,764,784)。该风道可以允许碎屑(450A‑D,650A‑D,655A‑D)沿散热片的边缘(330,530A‑B)移动并且移动到计算设备之外。该散热片还可以被弯曲以促进迫使碎屑通过该散热片组,同时仍然允许热量通过散热片排出。
-
公开(公告)号:CN107796012A
公开(公告)日:2018-03-13
申请号:CN201711228373.4
申请日:2017-11-29
Applicant: 苏州格瑞码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3J15/06 , F28F1/10 , F28F9/268 , F28F21/0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良的换热器,包括壳体,分别设于壳体两端的第一管箱和第二管箱,壳体内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圆柱状的燃烧器,各燃烧器水平布置,且各燃烧器的外围设有两圈换热管束,该两圈换热管束分别由多个换热直管围绕燃烧器的圆周均布而成,且内圈换热管束中的换热直管与外圈换热管束中的换热直管交错间隔排布;壳体内的中部设有两圈冷凝换热管束,该两圈冷凝换热管束分别由多个换热直管呈圆周式均布而成,且内圈冷凝换热管束中的换热直管与外圈冷凝换热管束中的换热直管交错间隔排布;第一管箱由上而下依次设有第一出水口、两个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本发明一种改良的换热器,有效提高了换热器的换热效率,且提高了换热器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478074A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710716541.8
申请日:2015-04-23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nventor: 赵元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7/0041 , F28F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间冷塔用冷却结构,它由两个一端相交、呈一定夹角α布置的第一新型冷却柱和第二新型冷却柱组成,两个冷却柱的夹角α为40°-60°;第一新型冷却柱和第二新型冷却柱均由2-4个该带楔形间隙的柱式冷却管束串联组成;所述柱式冷却管束包括两个一端相交成设定角度β的翅片式散热管束,另一端张开,两个翅片式散热管束之间形成楔形间隙,两个所述的翅片式散热管束的夹角β在0°-10°之间;第一新型冷却柱和第二新型冷却柱非相交侧张开形成三角形冷却单元的主要进风口,主要进风口和楔形间隙处均安装有百叶窗。本发明通过柱式冷却管束楔形间隙处来风,可优化冷却单元空气流场结构,最终实现间冷塔冷却性能的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7306487A
公开(公告)日:2017-10-31
申请号:CN201610254982.6
申请日:2016-04-25
Applicant: 苏阳
Inventor: 苏阳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K7/20318 , F28C1/00 , F28F1/10 , H05K7/20345 , H05K7/203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环保设备用双排散热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两排平行设置的支架,两排支架的外侧分别可拆卸连接有一排散热片,两排支架之间设有数根冷凝管,两排支架的顶部固定有支杆,支杆上设有片材,所述片材上方设有喷雾头,喷雾头外接有喷雾管,所述喷雾管一端与喷雾管连接,另一端接有雾化器。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采用双排散热,有显著的散热效果,设有冷凝管,能辅助散热片进行散热,散热片可拆卸,便于根据温度的高低来更换散热片的规格,同时设有喷雾头,能提高散热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208982A
公开(公告)日:2017-09-26
申请号:CN201580050164.8
申请日:2015-07-16
Applicant: LG电子株式会社 , 汉阳大学校产学协力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47/006 , F25B13/00 , F25B30/00 , F28D1/05383 , F28F1/10 , F28F1/128 , F28F1/30 , F28F1/32 , F28F1/325 , F28F2215/02 , F28F2215/08 , H05K999/99
Abstract: 本发明的热交换器包括:多个第一管和多个第二管,制冷剂在其内部经过,分别长长地形成在上下方向上,并且互相隔开间隔地设置使得空气在其之间流动;翘片,其与各个第一管和第二管接触,多个第二管隔开间隔地设置在空气流动的方向上的多个第一管的下游,在翘片形成有第一百叶窗组和第二百叶窗组,所述第一百叶窗组由设置在多个第一管之间且在空气流动的方向上隔开间隔而设置的多个百叶窗构成,所述第二百叶窗组由设置在所述多个第二管之间且在空气流动的方向上隔开间隔而设置的多个百叶窗构成,第一百叶窗组的多个百叶窗随着朝向空气流动的方向上的下游,与相邻的另一个百叶窗之间的间隔逐渐减小,第二百叶窗组的多个百叶窗随着朝向空气流动的方向上的下游,与相邻的另一个百叶窗之间的间隔逐渐增大。从而,能够使结霜集中发生在热交换器中空气流动方向上的热交换器的前方部分的现象最小化,并且能够最大限度地延迟热交换器的前方部分因结霜被堵住的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6885481A
公开(公告)日:2017-06-23
申请号:CN201610343913.2
申请日:2016-05-24
Applicant: 无锡市金城环保炊具设备有限公司
Inventor: 倪大明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排烟口热交换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烟口热交换技术是将燃烧器排烟口排放的带热烟气的热能,通过横向水平分层设置的热交换波纹管和所述热交换波纹管上纵向紧密设置的采热片组成的采热片迷宫阵,采集热量并传导给所述热交换波纹管,由所述热交换波纹管内低温和/或常温液体流移出,同时为保障燃烧器排烟通畅,在所述采热片迷宫阵上方烟道设置强排风机排出烟气确保燃烧器对燃料进行充分燃烧,构成烟道口带热烟气余热高效回收利用的技术方法。所述一种排烟口热交换技术应用于燃烧器烟道口余热回收利用,或逆向应用于散热。本发明能将带热烟气中的余热90%以上回收利用。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
-
公开(公告)号:CN106197119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611227.9
申请日:2016-07-30
Applicant: 成都烃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四川川锅科泰达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成都正茂物资有限公司
IPC: F28F1/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程材料领域用的工业高效管,特别涉及换热器领域提高传热效率用的工业高效管。它解决换热管材换热效率低的问题。其技术方案是:一种工业高效管,是由管体构成,其结构特征在于:管体是一段圆管,管体外部径向冲压若干凹坑,任意横断面上的凹坑在圆周方向均匀布置,轴向上任意两相邻凹坑错开一定周向角度;管体外部冲压凹坑完成以后,保证管体的管壁是等厚的,管体上的凹坑回弹量不超过10%。本发明的换热面积较现有换热圆管显著增大,可以有效提高换热效率;本发明管内不易结垢,降低了除垢维护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6197071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333399.4
申请日:2016-05-19
Applicant: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9/026 , F28D1/05316 , F28F9/0273 , F28D1/04 , F28F1/10 , F28F9/02
Abstract: 一种用于将热量从流体传递到冷却剂的热交换器包括芯部、入口罐,和出口罐。该芯部具有与第二端口流体连通的第一端口。该流体在第一端口与第二端口之间流动。该入口端罐形成入口端口并附接到第一端口且与第一端口流体连通。该出口端罐形成出口端口并附接到第二端口且与第二端口流体连通。端罐中的一个包括在其中的管道,该管道附接到相应端口并与其流体连通且配置成控制端罐中的流体流动。该管道可以配置成使端口位于端罐任何需要的高度处和/或改进端罐中流体的分散或混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