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
    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2734638U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21102471.9

    申请日:2024-05-20

    Inventor: 玄智焕 郑刚旭

    Abstract: 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底部壳体;顶部壳体,与底部壳体铰链连接;显示模块,包括显示面板;及臂,连接底部壳体和显示模块;臂包括:底部固定座,固定于底部壳体的框架;下臂,与底部固定座铰链连接;上臂,结合于显示模块的后方;及臂铰链,连接下臂和上臂;下臂包括:下内框架,包括铰链连接于底部固定座的下部分以及从下部分延伸且结合有臂铰链的上部分;以及下外盖,覆盖下内框架;上臂包括:上内框架,一侧结合于臂铰链,另一侧结合于显示面板的后方;及上外盖,覆盖上内框架;下外盖包括收纳槽,上臂在折叠时被容纳于收纳槽;沿着下内框架及上内框架的长度方向延伸而与显示面板电连接的线缆插入到上内框架的第二连接部的开口部分。

    衣物处理装置
    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2412340U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20820977.7

    申请日:2024-04-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空间,具有形成有投入口的正面、设置在与正面面对的位置的背面、连接正面和背面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提供容纳衣物的空间;供给装置,向处理空间供给空气和蒸汽中的至少任一种;保持件,分别固定于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以及支撑主体,支撑于保持件,将处理空间划分为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保持件包括:保持件主体,固定在第一侧面或第二侧面;贯通孔,设置在保持件主体的一面,一面朝向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中固定有保持件主体的侧面;光源,设置于保持件主体的内部;以及导光部,在保持件主体的内部形成为杆形状,将从光源供给的光沿贯通孔的长度方向传递。

    衣物处理设备
    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2064969U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290000833.6

    申请日:2022-12-08

    Inventor: 李政桓 金永宗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衣物处理设备,该衣物处理设备包括:机柜,该机柜具有限定在其一个表面中的入口;腔室,该腔室设置在机柜内部以提供用于在其中容纳衣物并与入口连通的空间;供应装置,该供应装置向腔室供应空气和水分中的至少一者;支撑主体,该支撑主体位于腔室内部,其中,衣架悬挂在支撑主体内部;驱动器,该驱动器允许支撑主体沿着腔室的宽度方向和深度方向中的至少一者移动;以及振动控制装置,该振动控制装置包括固定主体、质量主体和连接主体,固定主体固定到机柜和腔室中的至少一者,质量主体定位在固定主体下方,并且连接主体的一端连接到固定主体并且另一端连接到质量主体以引起质量主体的摆动运动。

    马达的定子
    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0915003U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322580311.7

    申请日:2023-09-21

    Inventor: 柳陈旭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马达的定子,所述马达的定子构成为包括:第一分割铁芯和第二分割铁芯,设置有复数个齿并形成转子容纳孔;第一绝缘子和第二绝缘子,由绝缘构件形成,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分割铁芯和所述第二分割铁芯;复数个相线圈,在所述第一分割铁芯的复数个齿和所述第二分割铁芯的复数个齿上各自均缠绕有复数个相线圈,并且复数个相线圈与三相交流电源连接;电源线连接部,在所述第一绝缘子形成为一列,连接复数个所述相线圈和所述三相交流电源;以及中性线连接部,形成于所述第二绝缘子,同时连接复数个所述相线圈。由此,能够容易地进行定子线圈的接线。

    往复式压缩机
    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9281904U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20629701.6

    申请日:2023-03-27

    Abstract: 一种往复式压缩机,包括:密闭容器、电动部、压缩部,压缩部包括:曲轴,具有轴部、偏心质量部、销部;连杆,可旋转地与销部结合;活塞,可旋转地与连杆结合;滚珠轴承,位于缸体的止推面和曲轴的止推面之间,滚珠轴承包括:环形的滚珠隔离圈;复数个滚珠,以能够旋转的方式与滚珠隔离圈结合;垫圈,位于缸体的止推面和复数个滚珠之间以及曲轴的止推面和复数个滚珠之间中的至少一处;旋转防止部,用于限制垫圈相对于与其对应的止推面旋转。根据具有旋转防止部的往复式压缩机,即使因油的粘度降低而施加的旋转力大于作用于垫圈的粘性力,也能抑制垫圈对于缸体的止推面和/或曲轴的止推面的相对旋转,从而能够消除压缩机的可靠性和性能降低的问题。

    涡旋式压缩机
    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9176560U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320223233.2

    申请日:2023-02-07

    Abstract: 提供一种涡旋式压缩机。所述涡旋式压缩机包括:回旋涡旋盘,设置有结合于旋转轴的偏心部的回旋端板部和从回旋端板部的一侧面延伸的回旋涡卷部;及固定涡旋盘,包括固定涡卷部和设置有吐出口的固定端板部,固定涡卷部从固定端板部向回旋端板部延伸;回旋涡旋盘设置有旋转轴结合部,旋转轴结合部从回旋端板部的中心部沿轴向延伸为在径向上与回旋涡卷部重叠,旋转轴的偏心部结合于旋转轴结合部,回旋涡卷部的一部分延伸形成在旋转轴结合部的面向固定端板部的前端面。通过缩短作用于回旋涡旋盘的轴承反作用力和气体反作用力之间的距离来减小对回旋涡旋盘的倾覆力矩,从而回旋涡旋盘的动作得到稳定且降低背压,进而能够减小涡旋盘间的摩擦损失。

    扫地机器人
    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9109331U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190000585.0

    申请日:2021-06-30

    Inventor: 郭东勋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扫地机器人,其包括:主体,在内部形成有容纳电池、水桶以及马达的空间;一对旋转板,在下侧结合有面向地板面的抹布,可旋转地配置于所述主体的底面;以及虚拟的连接线,将所述一对旋转板的旋转轴彼此连接;在旋转行驶时,所述连接线的中间点在地板面上绘制闭合曲线的轨迹的同时移动,从而具有防止扫地机器人的旋转中心远离旋转原点的效果。

    涡旋式压缩机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8624641U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22870762.X

    申请日:2022-10-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涡旋式压缩机,在高压部设置有将从压缩部吐出的制冷剂引向制冷剂吐出管的吐出引导件,所述吐出引导件可以从构成所述高压部的壳体的内周面朝高低压分离板的一侧面以预先设定的高度延伸。使向高压部吐出的吐出制冷剂扩散到该高压部的整个空间之前迅速地向制冷剂吐出管移动,由此能够阻断高低压分离板因高温的吐出制冷剂而过热。其结果,能够通过抑制低压部的吸入制冷剂被经由高低压分离板传递到的吐出制冷剂的热加热,来降低吸入制冷剂的比容,从而能够提高压缩机效率。

    压缩机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8598359U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190000424.1

    申请日:2021-04-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缩机。压缩机包括:壳体、驱动部、旋转轴、压缩部。压缩部包括:回旋涡旋盘,包括回旋端板和回旋涡卷部;固定涡旋盘,包括固定端板和固定涡卷部;主框架,安置于固定端板,容纳回旋涡旋盘,旋转轴贯穿主框架;供油流路,贯穿回旋端板或固定端板,并将从旋转轴传递到的油供应给设置在回旋涡卷部和固定涡卷部之间的第一流路和设置于比第一流路更靠近吸入口的第二流路;调节部,与固定端板结合,根据壳体的内部压力来决定将传递到所述供油流路的油供应给所述第一流路和所述第二流路中的至少一方。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利用从压缩机吐出的制冷剂的压力来选择性地开闭供油流路。

    旋转式压缩机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8118037U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21609380.5

    申请日:2022-06-24

    Abstract: 一种旋转式压缩机,包括:缸筒,内周面形成为环状以形成压缩空间,具有与压缩空间连通的吸入口,吸入制冷剂并提供给压缩空间;滚子,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于缸筒的压缩空间,复数个叶片槽沿滚子的外周面彼此隔着预设的间隔形成,背压力从缸筒的内部的一侧提供给复数个叶片槽;复数个叶片,以滑动的方式插入到叶片槽,以与滚子一起旋转,在背压力的作用下,复数个叶片的前端面与缸筒的内周面接触,将压缩空间划分为复数个压缩室;主轴承和副轴承,分别设置于缸筒的两端,以彼此隔开的方式配置,分别形成压缩空间的两面,在主轴承和副轴承中的至少一方设置有中间背压袋,中间背压袋以能够与叶片槽的一侧连通的方式形成,以提供中间压的背压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