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43449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247222.3
申请日:2024-09-06
Applicant: 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大水位差岸电平台电缆连接控制系统及方法,属于岸电供电控制领域,用于连接岸电系统和船舶,其包括电缆收卷装置和检测装置,以及电缆;电缆缠绕于电缆收卷装置上,并可在电缆收卷装置的带动下进行收放作业,检测装置装配于电缆上,并检测此时的水位数据,并对水位数据进行处理,进而获取当前状态下与标准状态下的水位差值。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的适用于大水位差岸电平台电缆连接控制系统,其将水位的传感器装配于船舶上,使得整个数据处理和采集的过程全部在电缆供电口处进行,在数据处理完成后,再将数据传输至控制终端,避免了高水位差或其他条件下的检测误差,提高数据监测的准确性,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与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761578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820657.6
申请日:2024-06-24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 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 , 武汉理工大学
IPC: G06Q10/0631 , G06F17/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闸待闸锚地指泊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属于船舶调度技术领域,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待泊船舶和已泊船舶的船舶信息;基于船舶信息,对待泊船舶和已泊船舶进行分类,将同类型的待泊船舶和已泊船舶分配至一起,并得到锚位分配信息;基于锚位分配信息和预设的锚地信息,构建船位分配优化数学模型,所述数学模型的目标函数以待泊船舶等待时间和最小为优化目标,对目标函数进行求解,得到船位分配信息,基于船位分配信息将待泊船舶指泊至对应的船位。本发明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计算待闸锚地船舶船位分配策略,实现锚地的远程集中控制和管理,精简了锚地值守人员、降低了锚地管理成本、提高了锚地管理效率和锚地业务管理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9624031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810835.3
申请日:2024-12-10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交希迪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N3/0442 , G06N3/082 , G06N3/084 , G06N3/0985 , G06N3/126 , G06Q50/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河锚地智能指泊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船舶发送泊位申请,获取船舶当前信息;S2、通过船舶信息预测船舶到达每个可停泊锚地时间;S3、统计锚地当前所有停泊船舶信息,基于当前锚地停泊情况对来泊船舶进行泊位分配;S4、当船舶停泊完毕后,检查船舶是否按要求在指定位置停泊;S5、当船舶收到离泊信息后,统计船舶离泊时间,用于之后来泊船舶泊位分配;S6、在到达预定离泊时间后,船舶进行离泊操作。本法可以预测船舶到达时间并对来泊船舶进行智能泊位分配,以降低锚地管理成本,提高锚地运行效率,提升锚地智能化建设。
-
公开(公告)号:CN119599185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656034.6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岸电远程智能管理系统,属于岸电管理技术领域,其中,该方法包括:数据收集模块,用于实时获取岸电系统的初始数据;边缘计算模块,用于在边缘计算节点上对初始数据进行清洗和标准化处理,得到目标数据;云端决策模块,用于在云端基于训练完备的长短时记忆网络模型和目标数据,进行电力负荷预测,得到电力负荷预测数据,基于所述电力负荷预测数据生成调控策略;执行模块,用于基于调控策略对岸电系统进行调控。本申请通过边缘计算模块减少数据向云端传输的需求,降低网络延迟,通过云端决策模块中训练好的智能算法进行岸电系统的参数预测和综合分析,将实时数据转化为决策信息对系统进行调控,实现高效、安全、智能化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13536421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0742726.2
申请日:2021-07-01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港口规划协同分析方法与系统,搭建规划协同框架并建立港口规划流程体系;用户管理构件库资源,且根据港口规划项目的地形数据初步搭建港口规划项目的港口规划场景模型;拆分港口规划项目的项目总体中心文件的分类项目,并从构件库中提取所需构件信息以创建关于每个分类项目的工作集并校正港口规划场景模型中的参数;提取调整参数后的港口规划场景模型中的港口规划指标并调整港口规划指标;将调整后重新生成的港口规划场景模型自动同步至ArcGIS平台中,以确定最终规划方案;通过三维渲染平台实时展现港口前期整体规划方案效果;本发明快速方便的建立港口规划模型,提高了协同工作效率,保证了设计工作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294639B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809662.3
申请日:2024-12-10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交希迪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IPC: G06Q10/047 , G06N5/01 , G06Q10/0631 , G06Q50/40 , G06F17/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改进RRT算法的多船锚泊调度路径规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构建多船锚泊调度目的地选择机制;S2、构建多船锚泊调度评价指标选择机制;S3、根据多船锚泊调度评价指标计算船舶调度优先度;S4、构建多船锚泊调度避碰决策机制;S5、计算多船锚泊调度路径规划结果。本发明可以用于应对多艘船舶同时需要锚泊调度的情况,优化了它们的靠泊顺序和航行路径,从而最小化船舶锚泊调度等待时间、尽可能减少所有调度船舶的航行距离、提升泊位利用率;在复杂水域多船调度、船舶应急疏散、水上交通枢纽综合管理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9294639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809662.3
申请日:2024-12-10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交希迪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IPC: G06Q10/047 , G06N5/01 , G06Q10/0631 , G06Q50/40 , G06F17/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改进RRT算法的多船锚泊调度路径规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构建多船锚泊调度目的地选择机制;S2、构建多船锚泊调度评价指标选择机制;S3、根据多船锚泊调度评价指标计算船舶调度优先度;S4、构建多船锚泊调度避碰决策机制;S5、计算多船锚泊调度路径规划结果。本发明可以用于应对多艘船舶同时需要锚泊调度的情况,优化了它们的靠泊顺序和航行路径,从而最小化船舶锚泊调度等待时间、尽可能减少所有调度船舶的航行距离、提升泊位利用率;在复杂水域多船调度、船舶应急疏散、水上交通枢纽综合管理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8504923B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0765695.6
申请日:2024-06-14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10/0635 , G06Q50/06 , G06Q10/20 , G06F18/213 , G06F18/232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字孪生与人工智能的水务管理系统及方法,属于水务管理技术领域。本发明中数据采集模块获取各个前端节点所采集的水务数据以及各个前端节点的工作参数信息,并将水务数据和工作参数信息分别发送至数据处理模块与数据分析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对所接收到的水务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水务数据发送至数据分析模块,数据分析模块根据工作参数信息和处理后的水务数据进行风险评估,并将风险评估结果上传至巡检终端;巡检终端获取巡检人员上传的巡检数据,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和巡检数据输出相应的巡检提示,利用数字孪生与人工智能对水务数据进行采集、处理以及分析,能够实时管理水资源的多种变量与因素,提升了管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504923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765695.6
申请日:2024-06-14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10/0635 , G06Q50/06 , G06Q10/20 , G06F18/213 , G06F18/232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字孪生与人工智能的水务管理系统及方法,属于水务管理技术领域。本发明中数据采集模块获取各个前端节点所采集的水务数据以及各个前端节点的工作参数信息,并将水务数据和工作参数信息分别发送至数据处理模块与数据分析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对所接收到的水务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水务数据发送至数据分析模块,数据分析模块根据工作参数信息和处理后的水务数据进行风险评估,并将风险评估结果上传至巡检终端;巡检终端获取巡检人员上传的巡检数据,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和巡检数据输出相应的巡检提示,利用数字孪生与人工智能对水务数据进行采集、处理以及分析,能够实时管理水资源的多种变量与因素,提升了管理效率。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