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193268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550981.6
申请日:2016-07-13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E03F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3F9/002 , E03F2201/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陆两栖多单元轮式管道机器人检修系统,包括蛇形机器人,该蛇形机器人由首节、车轮、偏转锥齿轮、抬升圆筒关节、驱动模块和尾节通过关节相互连接组成,在蛇形机器人还设有用于控制蛇形机器人行走的下层控制系统,该下层控制系统与清洗机械臂、CCD摄像头、照明和各传感器以及CCD摄像头分别相连接;下层控制系统通过电缆连接上位机,下层控制系统与上位机通信,上位机连接显示器,上位机和下层控制系统通过电缆与动力源相连接。具有运动灵活、水陆环境切换自如、有效解决下水道堵塞、对堵塞位置进行精确定位的特点,对机器人领域的应用有突破性的进展。
-
公开(公告)号:CN107738644B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710919805.X
申请日:2017-09-30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B60W30/09 , B60W30/095 , B60W10/06 , B60W10/184 , B60W1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避碰控制方法,通过车辆依据环境感知能力获取车辆自身速度、车辆自身加速度、前车速度、前车加速度、以及车辆自身与前车间距的信息,建立转向/制动避碰动作决策机制,当前车辆的碰撞风险程度且满足车辆自身与前车纵向间距Dadj不小于车辆自身与前车纵向的最小间距DM‑Fd,则进行转向避碰,若或当前道路状况不满足转向避碰条件时,则进行纵向制动避碰控制,通过转向避碰和制动避碰控制相结合,从而保证了在车辆遇险时选择安全收益最大的制动避碰或者转向避碰动作,极大地提高智能车辆避碰能力,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07316064B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1710495290.5
申请日:2017-06-26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沥青路面裂缝分类识别方法,通过依据不同宽度与形状裂缝的修补策略不同,将道路裂缝分类,对样本图片做相应标记并预处理,训练搭建好的卷积神经网络,运用训练好的卷积神经网络分类出图片裂缝信息,依据裂缝宽度和形状划分裂缝严重等级,按照预先的分类的方式将图像中的裂缝信息自动分类出来,并且进行严重等级划分,不仅提高了裂缝识别的效率,而且极大的方便了道路养护与维修工作,利用卷积神经网络算法作为分类器对道路裂缝进行分类;卷积神经网络是分层神经网络,由卷积层和采样层交替组成,能够隐式的从训练数据中学习特征,对于无规律、无显著特征的裂缝做分类时,具有较大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07316064A
公开(公告)日:2017-11-03
申请号:CN201710495290.5
申请日:2017-06-26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沥青路面裂缝分类识别方法,通过依据不同宽度与形状裂缝的修补策略不同,将道路裂缝分类,对样本图片做相应标记并预处理,训练搭建好的卷积神经网络,运用训练好的卷积神经网络分类出图片裂缝信息,依据裂缝宽度和形状划分裂缝严重等级,按照预先的分类的方式将图像中的裂缝信息自动分类出来,并且进行严重等级划分,不仅提高了裂缝识别的效率,而且极大的方便了道路养护与维修工作,利用卷积神经网络算法作为分类器对道路裂缝进行分类;卷积神经网络是分层神经网络,由卷积层和采样层交替组成,能够隐式的从训练数据中学习特征,对于无规律、无显著特征的裂缝做分类时,具有较大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06347226A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610955750.3
申请日:2016-10-27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少驾驶盲区的车辆外后视镜系统及方法,包括控制系统,以及设置在镜罩内的主后视镜和辅助后视镜,主后视镜设置在镜罩的近端,辅助后视镜设置在镜罩内的远端,主后视镜与辅助后视镜通过横向铰链进行连接,横向铰链通过辅助后视镜驱动电机带动转动,镜罩上设置有能够收进镜罩内的挡雨板;通过横向铰链连接辅助后视镜和主后视镜,使辅助后视镜能够在辅助后视镜驱动电机的带动下旋转,当车辆转弯或倒车的时候,能够提供更大的视野,避免意外情况的发送,镜罩上设置有能够收进镜罩内的挡雨板,当雨雪天气时,伸出的挡雨板能够有效的避免镜面上附着过多的水滴与霜雪,使驾驶人员炫目和视线模糊,有效的提高了驾驶安全。
-
-
公开(公告)号:CN106193268B
公开(公告)日:2019-02-05
申请号:CN201610550981.6
申请日:2016-07-13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E03F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陆两栖多单元轮式管道机器人检修系统,包括蛇形机器人,该蛇形机器人由首节、车轮、偏转锥齿轮、抬升圆筒关节、驱动模块和尾节通过关节相互连接组成,在蛇形机器人还设有用于控制蛇形机器人行走的下层控制系统,该下层控制系统与清洗机械臂、CCD摄像头、照明和各传感器以及CCD摄像头分别相连接;下层控制系统通过电缆连接上位机,下层控制系统与上位机通信,上位机连接显示器,上位机和下层控制系统通过电缆与动力源相连接。具有运动灵活、水陆环境切换自如、有效解决下水道堵塞、对堵塞位置进行精确定位的特点,对机器人领域的应用有突破性的进展。
-
公开(公告)号:CN107738644A
公开(公告)日:2018-02-27
申请号:CN201710919805.X
申请日:2017-09-30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B60W30/09 , B60W30/095 , B60W10/06 , B60W10/184 , B60W1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避碰控制方法,通过车辆依据环境感知能力获取车辆自身速度、车辆自身加速度、前车速度、前车加速度、以及车辆自身与前车间距的信息,建立转向/制动避碰动作决策机制,当前车辆的碰撞风险程度 且满足车辆自身与前车纵向间距Dadj不小于车辆自身与前车纵向的最小间距DM-Fd,则进行转向避碰,若或当前道路状况不满足转向避碰条件时,则进行纵向制动避碰控制,通过转向避碰和制动避碰控制相结合,从而保证了在车辆遇险时选择安全收益最大的制动避碰或者转向避碰动作,极大地提高智能车辆避碰能力,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07134173A
公开(公告)日:2017-09-05
申请号:CN201710452985.5
申请日:2017-06-15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G08G1/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8G1/16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交通安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具有驾驶习惯识别的换道预警系统及方法,在车上安装毫米波雷达、数据采集器等设备收集数据,获得车辆运行过程中的换道数据,判断每个驾驶者的驾驶习惯,形成了一套具有驾驶习惯识别的换道预警系统,从而在实际情况中驾驶员换道驾驶出现异常状态时,进行合理的提醒,避免引发较大的车辆事故。
-
公开(公告)号:CN210416719U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921483600.2
申请日:2019-09-06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转向系统,利用车架连接管与车辆车架连接,实现转向操纵机构的固定连接,采用齿轮和齿条啮合结构的齿轮传动箱设计,通过齿轮轴和齿条轴的啮合实现齿轮轴转动变为齿条轴左右移动,转矩传动比小,转向轻,转向系统角传动比适中,齿轮轴与方向盘之间通过中间轴连接,中间轴两端采用万向节连接,使整体转向系统平缓,当轮胎平行跳动时,束角变动量区间小;本实用新型对于轮胎跳动转向情况得到明显抑制,车轮前束角变动量较小,减小了轮胎磨损,提高了车辆操纵稳定性。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保证转向轻便、保证设计硬点坐标的同时提高过弯灵敏性,兼顾了转向灵敏性和轻便性;具有重量小,结构简单,拆装方便,性能可靠,实用性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