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匝道合流区车辆多场景汇入控制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81831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1053035.1

    申请日:2024-08-02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高速公路匝道合流区车辆多场景汇入控制系统及方法,具体涉及高速公路管理控制技术领域,包括合流区车辆数据采集模块、合流区车辆控制模块和智能网联车交互模块;所述合流区车辆数据采集模块通过设置于高速公路两侧的感知设备采集智能网联车辆和人工驾驶车辆空间位置和运动状态参数,并通过通信传输设备传输至合流区车辆控制模块;本发明通过路侧感知设备和通信传输设备采集智能网联车辆和人工驾驶车辆空间位置和运动状态,并根据汇入车辆及周边影响范围内相关车辆空间及运动状态信息,综合考虑了汇入车辆在禁止跨越同向车行道区域和可跨越同向车行道区域之间的关系,得到当前汇入车辆的汇入场景。

    一种隧道侧向余宽确定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985328B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110217956.7

    申请日:2021-02-26

    Abstract: 本公开提出了一种隧道侧向余宽确定方法及系统,包括:采集不同侧向余宽环境下驾驶员负荷数据,数据包括驾驶绩效指标、驾驶员心理负荷表征指标、视觉负荷指标;针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然后进行因子分析得到综合评价指标,即公因子;确定公因子权重,以最终得到的公因子权重为模型系数,得到驾驶员负荷量化模型;基于驾驶员负荷量化模型计算得到的负荷值,并根据所得计算结果获得不同侧向余宽下驾驶员负荷优异情况,最终确定不同隧道区段的侧向余宽。本公开基于侧向余宽的高速公路隧道速度提升技术对策的评价方法,可用于评价不同方案下高速公路隧道的速度提升对策,以提高高速公路隧道运行速度以及减轻隧道环境对车速的不利影响。

    一种隧道侧向余宽确定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985328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217956.7

    申请日:2021-02-26

    Abstract: 本公开提出了一种隧道侧向余宽确定方法及系统,包括:采集不同侧向余宽环境下驾驶员负荷数据,数据包括驾驶绩效指标、驾驶员心理负荷表征指标、视觉负荷指标;针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然后进行因子分析得到综合评价指标,即公因子;确定公因子权重,以最终得到的公因子权重为模型系数,得到驾驶员负荷量化模型;基于驾驶员负荷量化模型计算得到的负荷值,并根据所得计算结果获得不同侧向余宽下驾驶员负荷优异情况,最终确定不同隧道区段的侧向余宽。本公开基于侧向余宽的高速公路隧道速度提升技术对策的评价方法,可用于评价不同方案下高速公路隧道的速度提升对策,以提高高速公路隧道运行速度以及减轻隧道环境对车速的不利影响。

    一种基于隧道灯光检测疲劳驾驶的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888695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661136.7

    申请日:2024-11-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隧道交通安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隧道灯光检测疲劳驾驶的方法及系统。获取驾驶人在非疲劳状态及实车驾驶状态下的瞳孔区域图像,通过图像处理算法对瞳孔区域图像进行分析计算并绘制瞳孔面积变化轨迹,得到基准轨迹及实车驾驶轨迹,将实车驾驶轨迹与基准轨迹进行对比,若对比结果符合要求,则驾驶人处于正常驾驶状态;若对比结果不符合要求,则驾驶人处于疲劳驾驶状态。本发明利用隧道环境内的照明灯光来检测驾驶员是否处于疲劳驾驶状态,从而保障隧道内驾乘人员的安全,该方法可用于不同类型的隧道,适用范围广泛。

    一种基于眼部特征检测隧道中车道偏离或违规换道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861808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411699488.1

    申请日:2024-1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了一种基于眼部特征检测隧道中车道偏离或违规换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使用红外线瞳孔追踪仪实时追踪驾驶员瞳孔区域位置,S2、通过红外摄像头捕获的瞳孔图像得到驾驶员的瞳孔面积,S3、根据驾驶员瞳孔面积的变化判断车辆是否进入隧道,S4、根据驾驶员瞳孔面积的变化判断车辆是否存在车道偏离或违规换道的行为。本发明通过采用红外线瞳孔追踪仪捕获驾驶员的瞳孔位置,进而得到驾驶员的瞳孔面积,针对车辆进入隧道和未进入隧道时的瞳孔面积的变化得到瞳孔变化规律,进而能够非常精确地检测车辆是否存在车道偏离或者违规换道行为。

    一种面向自动驾驶的细粒度行人行为识别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620393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260738.2

    申请日:2022-10-14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面向自动驾驶的细粒度行人行为识别方法及系统,属于自动驾驶与计算机视觉技术领域,包括连续采集路口的视频数据,构建行人数据集;对行人行为数据集进行行人检测和人体关键点信息提取,获取多部位骨架姿态数据,并基于2D骨架关键点沿时间序列堆叠生成3D人体热图体积;对视频帧进行采集并进行不同维度的三维卷积,基于人体骨骼关节沿时间维度堆叠热图表示人体姿势特征,通过3D残差级联CBAM机制提取时空特征,在残差层中引入自注意力模块获取时间空间的特征相关性,输出对行人过街的行为动作分类,使得自动驾驶系统系统具有识别复杂行人行为从而理解行人意图的能力。

    爬坡车道的辅助减速系统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622333A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110823279.3

    申请日:2021-07-21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爬坡车道的辅助减速系统,包括摩擦板,摩擦板与弹性组件相连,弹性组件固定设置在爬坡车道的路堑边坡的混凝土墙壁上;爬坡车道的路面上设置有第一凸起条带,第一凸起条带远离摩擦板一侧的高度高于第一凸起条带靠近摩擦板一侧的高度,汽车远离摩擦板的一侧的车轮可与第一凸起条带相接触,以使行驶在第一凸起条带上的汽车向摩擦板方向倾斜,从而利用摩擦板抑制汽车车身的前进动能。本发明的爬坡车道的辅助减速系统设计巧妙,通过第一凸起条带使汽车车身倾斜压向摩擦板,借助宽面橡胶板的接触摩擦提供阻力主动抑制车身的前进动能,然后再通过第二凸起条带对车身进行扶正,在降低速度的同时防止汽车侧翻,大大提高了安全性。

    一种轨道交通用方便拿取的行李架

    公开(公告)号:CN213619757U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022733829.6

    申请日:2020-11-23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用方便拿取的行李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箱体,所述箱体的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零碎物品放置板,所述零碎物品放置板的底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等距离分布的隔板,且零碎物品放置板的一边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等距离分布的标签盒,所述箱体一边外壁底部的边缘处通过铰链连接有合页板,所述合页板顶部外壁的两侧均通过螺栓固定有侧板,两块所述侧板相对一侧外壁通过轴承连接有传送带,所述合页板底部外壁的两侧均通过铰链连接有固定腿。本实用新型通过标签盒可以对行李箱进行分类存放,通过零碎物品放置板可以将一些小物品集中放置,拿取行李方便。

    一种智能交通路况信息采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6817582U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220515912.2

    申请日:2022-03-10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交通路况信息采集装置,当需要对横杆上安装的采集摄像头进行清理、维修或是更换时,可开启卷线机构,通过卷线机构不断放线,横杆便会在钢丝拉绳的带动下与竖杆发生相对转动,使得竖杆安装有采集摄像头的一端下降至人员方便操作的高度即可,从而可以极大的方便人员对装置进行日常维护,提高人员维护的安全性,通过设置由第一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L型板和U型板共同组成的转动调节机构,该机构由监控控制柜内的控制器控制,在控制器的编程控制下可实现自动俯仰调节和水平转动调节,扩大交通路况信息采集的范围,并可通过信号收发天线接收交管部门控制室发出的命令进行定向调节。

    一种隧道的安全装置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6974924U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220513216.8

    申请日:2022-03-10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隧道的安全装置,包括应急指示灯和安装座,所述应急指示灯的前壁中部向外凸出以形成两个斜面,所述应急指示灯的前壁中部设置有照明灯,两个所述斜面上均设置有指示标,所述应急指示灯的后壁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插条,所述插条的外壁贯穿设置有锁定孔;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膨胀螺栓等与安装孔的配合将安装座固定在隧道墙面上后,将插条插入对应的插口内,并拉动拉杆,通过第一齿条、第二齿条与对应齿轮的相互啮合驱动两个锁舌移动,使锁舌插入对应的锁定孔内,即可将应急指示灯锁定在安装座上,当需要对应急指示灯进行更换拆装时,只需拉动拉杆使锁舌脱离锁定孔,即可将应急指示灯由安装座上取下,操作简单方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