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804485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410004210.1
申请日:2024-01-02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车辆的导航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通过用户报文协议接收至少一个移动终端发送的广播数据;根据预设的车辆导航数据协议,从广播数据中,确定至少一个移动终端中任意应用中存在的加密的地址信息;车辆导航数据协议表征目的地的相关信息的数据格式和信息传输方式;对加密的地址信息进行解密,得到解密后的目的地址信息;基于目的地址信息进行导航。采用上述方案,能够不依赖车企专有手机应用进行导航,同时可以实现数据的共享和复用,提高手机和车机的通信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208621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310153031.X
申请日:2023-02-22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4L67/1095 , H04L67/565 , H04L67/568 , H04L67/12 , H04L67/30 , H04L41/0806 , H04L41/22 , H04L43/0811 , H04L9/40 , H04L69/22 , G06F16/25 , G06F16/27 , G06F21/62 , G06F21/6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新能源汽车大数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国地标数据的转发方法、装置、平台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目标国地标数据的转发需求;根据转发需求创建目标国地标数据的源端数据源、源端数据集、目标端数据源、目标转发任务,并编辑目标国地标数据的处理节点;若源端数据集中更新有源端数据源发送的目标国地标数据,则触发目标转发任务,利用处理节点对目标国地标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后,转发目标国地标数据至目标端数据源。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框架扩展性灵活性较差,难以快速迭代更新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128985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10911069.4
申请日:2022-07-29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黄晶
IPC: G05B19/042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汽车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车辆的远程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其中,方法包括:获取目标用户对目标车辆的计划用车时间和环境数据;接收目标用户的用车请求数据,根据用车请求数据和环境数据确定目标用车模式;接收目标用户的用车需求数据,根据目标用车模式和用车需求数据生成目标备车方案;获取目标备车方案的预测完成时间,根据计划用车时间和预测完成时间生成目标车辆的远程控制方案,并根据远程控制方案完成对目标车辆的远程控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车辆远程控制的操作频繁和体验感差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4597211B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510039521.2
申请日:2015-01-27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3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车身外覆盖件表面质量的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划分评价区域,缺陷分类,目视车身外覆盖件是否存在开裂、缩颈、起皱或者脱锌缺陷,检测车身外覆盖件是否存在毛刺缺陷,检测车身外覆盖件是否存在刚性不足缺陷,以及检测车身外覆盖件是否存在R不顺、隐形伤、压伤、拉伤、冲击线、滑移线或者凸凹点缺陷。其能将质量缺陷细化分类,将检测的主观评价结果转化为客观指标,减少零件返修的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4597211A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510039521.2
申请日:2015-01-27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3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车身外覆盖件表面质量的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划分评价区域,缺陷分类,目视车身外覆盖件是否存在开裂、缩颈、起皱或者脱锌缺陷,检测车身外覆盖件是否存在毛刺缺陷,检测车身外覆盖件是否存在刚性不足缺陷,以及检测车身外覆盖件是否存在R不顺、隐形伤、压伤、拉伤、冲击线、滑移线或者凸凹点缺陷。其能将质量缺陷细化分类,将检测的主观评价结果转化为客观指标,减少零件返修的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209918706U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920114681.2
申请日:2019-01-23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1D37/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侧整形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座、下模座、第一活动凸模、第二活动凸模、正压料芯和侧压料结构。第二活动凸模设置在下模座内,第一活动凸模的左端与第二活动凸模的左端形成转动配合。与下模座对应配合的上模座内向下依次设有正压料芯和侧压料结构,正压料芯与上模座形成上下滑动配合,侧压料结构和正压料芯形成斜向滑动配合。正压料芯的下部接触并压紧工件的前部,侧压料结构的下部接触并压紧工件的中部。上模座设有下斜面用于与倾斜设置在下模座内的斜楔的上斜面接触。斜楔朝向侧压料结构的一侧上方设有第一弹力装置,第二弹力装置设置在侧压料结构上。斜楔朝向所述侧压料结构的一侧下方设有侧整形刀,用于侧冲压成型工件的后部。
-
公开(公告)号:CN208067169U
公开(公告)日:2018-11-09
申请号:CN201820426974.X
申请日:2018-03-27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冲压工艺中顶推件受力检测系统,包括冲压凸模本体、多个设置于冲压凸模上且顶端设置有检测元件的顶推件和与冲压凸模本体相对设置且用于接收采集顶推件所传递信号的数据采集报警装置,通过适用于冲压工艺中顶推件的受力检测系统各部件的相互配合,从而实现了对顶杆所受力的实时检测和监控,从而可根据检测监控所得数据及时对顶杆进行维护与更换,提高汽车覆盖件的生产质量稳定性和生产线的流畅性。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