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653679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779058.X
申请日:2023-06-28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车辆控制方法、装置、系统、车辆及可读存储介质,涉及车辆技术领域,以实现合理利用充电设备为车辆进行供电。该方法包括:获取用户控制指令,用户控制指令用于开启车辆内的目标设备;针对车辆,若充电设备处于可供电状态,则获取车辆的储电装置的荷电状态值,以及储电装置的温度;在储电装置的荷电状态值大于或等于预设荷电状态值,且储电装置的温度处于目标温度区间内的情况下,控制充电设备为目标设备进行供电,以及,控制储电装置处于非充电状态;在储电装置的温度处于目标温度区间之外的情况下,控制充电设备为目标设备进行供电,以及,控制储电装置处于非充电状态,以及,控制充电设备为电池温度调节设备进行供电。
-
公开(公告)号:CN111379649A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2010208616.3
申请日:2020-03-23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高压缩比直喷自吸内燃机的进气道,包括与缸盖倾斜相连的进气道、与进气道相连的气门导管;进气道具有上侧面、下侧面、入口部位和出口部位;气门导管与上侧面的下部相连;进气道的第一中心线与气门导管的第二中心线之间的夹角β为35°—50°;进气道的入口中心与缸盖下面的距离H为45mm—60mm;下侧面和进气道入口部位对应的部分与第一中心线平行;下侧面和缸盖相连的部分设有呈缩颈状的喉口结构,该喉口结构的喉口修形面与下侧面和缸盖相连的部分的夹角γ为75°—95°。本发明能够在一定缸盖边界条件下,实现高的滚流强度,抑制爆震、控制好碳烟,保证燃烧的稳定性,并能降低油耗,满足汽车国Ⅵ标准规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217999727U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20099928.X
申请日:2022-01-15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2F5/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油环、发动机及车辆。组合油环,包括两个刮片环和衬环,所述衬环设在两个刮片环之间,两个所述刮片环用于与气缸的孔壁相接触的端面为非对称式形状,当活塞向下运动时,可增大与气缸孔壁的接触面积。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包括所述的组合油环。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所述的发动机。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组合油环在活塞下行过程中,刮片环与气缸壁接触面积减小,使得刮油能力弱,导致机油异常消耗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7381570U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21025642.3
申请日:2022-04-30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F16H59/02 , F16F15/07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6MT上提式换挡器,包括操纵杆和换挡底座,所述操纵杆上固定有缓冲部件,所述换挡底座设有第一限位部件,所述第一限位部件朝上延伸,所述第一限位部件位于所述操纵杆向1挡或者2挡换挡移动路径的Y向的极限位置,使得移动所述操纵杆时,所述缓冲部件能够抵靠在所述第一限位部件上。本实用新型设置了缓冲部件、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相比于现有技术,减少了零部件的使用,减少了生产工序,降低了装配的复杂程度,提高了加工效率,同时提高了容错率,即使在操纵杆上提行程不够而滥用力时,也不会导致缓冲部件的失效。
-
公开(公告)号:CN208057262U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20563329.2
申请日:2018-04-19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2M26/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外置EGR发动机的导流管结构,包括谐振腔、与该谐振腔连通的发动机进气管、与所述谐振腔连通的EGR进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EGR进气管通过布置在发动机进气管喉口的导流管与所述谐振腔连通,所述导流管的进气端与EGR进气管相连、出气端设有扩散衬套,且该扩散衬套位于所述谐振腔内。其能够提高废气与空气的混合均匀性,提高各缸的燃烧稳定性,降低各气缸的燃烧差异性,从而提高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结构紧凑,能够节省布置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206397562U
公开(公告)日:2017-08-11
申请号:CN201720015374.X
申请日:2017-01-06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排气系统副消声器,包括共振腔和贯穿所述共振腔的主穿孔管,在主穿孔管外壁与共振腔内壁之间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共振腔隔成至少两个共振腔室,在其中一个共振腔内的主穿孔管外套设有副穿孔管,所述副穿孔管的两端与其所在的共振腔室固接;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在消声器分隔级数一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消声器结构扩宽降噪效果。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