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465550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630035.2
申请日:2023-05-3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1M1/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行星变速机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包含多非固接回转体的行星排动不平衡力确定方法、评估方法及系统,该确定方法基于非固接回转体组件中离合器的基本参数,计算离合器油缸等效转盘的偏心距和离合器等效转盘的总偏心距,再计算行星排框架等效转盘的偏心距;根据确定的由行星轮系定位误差、质量偏差、内齿圈与行星轮齿侧间隙以及框架的支撑误差引起的各行星排框架的偏心距,计算行星排框架的总偏心距;根据离合器的总偏心距和行星排框架的总偏心距,计算行星变速机构各等效转盘对应的动不平衡力和动不平衡力矩。采用本技术方案,充分考虑变速机构各回转体在多种影响因素下产生的偏心量与偏斜量,实现精确的动不平衡力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6720343A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0630043.7
申请日:2023-05-3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30/17 , G06F17/11 , G06F17/16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接触面动态特性的行星排功率损耗获取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建立行星传动多源激励影响下的平移‑扭转耦合动力学模型,获取齿轮、轴承部件接触面动态啮合力、动态载荷及实际滑动速度;建立齿轮粗糙表面动态弹流润滑计算模型,获得摩擦系数,计算行星排齿轮啮合界面瞬时摩擦功率损耗和轴承摩擦阻力矩,建立行星轮滚针轴承功率损耗模型,获得行星轮滚针轴承损失功率损耗;计算搅油功率损耗,并求解轴承的液力功率损耗,计算得到行星排的损失总功耗损耗。采用本技术方案,通过建立多源内激励影响下行星排平扭耦合动力学模型获取行星排接触面动态特性,获取更精确的行星排损耗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579104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632269.0
申请日:2023-05-3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外圈同时转动的中介轴承内部动态载荷获取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利用待计算的轴承的基本参数,获取变换关系,建立关于接触角βij、βoj和接触变形δij、δoj的变形协调方程,在旋转坐标系的V轴和W轴上建立静力平衡方程,采用牛顿‑拉夫森迭代法求解接触角βij、βoj和接触变形δij、δoj,根据接触变形,计算轴承内和外圈同时转动时,轴承内、外圈对滚珠动态载荷。采用本技术方案,充分考虑了双转子结构中介轴承内外圈高速转动时离心力、陀螺效应、内外圈滚道面波纹度误差、内外转子系统动不平衡力等因素,获得中介轴承在给定速度、载荷边界条件下中介轴承各滚珠与内外圈接触载荷和动载分布。
-
公开(公告)号:CN116561646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667164.9
申请日:2023-06-07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6F18/24 , G01M13/04 , G01M13/045 , G01D21/02 , B07C5/12 , B07C5/34 , B07C5/38 , G06F18/214 , G06F18/10 , G06F18/213 , G06N3/0464 , G06N3/08 , G06N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滚动轴承多维参数自动化检测线和滚动轴承等级评价方法,所述检测线包括控制系统、与控制系统相连的传送带装置和设在传送带装置外侧的机械臂装置,沿传送带装置的长度方向设置有滚动轴承刚度测试模块、滚动轴承径向游隙测试模块和滚动轴承振动特征测试模块。本发明通过设置传送带装置和机械臂装置,能够自动检测滚动轴承的径向和轴向支撑刚度、径向游隙和振动特征等参数。在实际的生产工作中,本发明能够取代部分单一功能的轴承性能指标检测装置,使生产企业减少或者不需要额外建设滚动轴承检测和筛选流水线。本发明能够及时发现和筛除不合格的受检轴承,有助于企业提高产品的质量水平,达到降低成本投入、提高生产工作效率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5701847A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610023660.0
申请日:2016-01-14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6T1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T11/006 , G06T11/0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进权系数矩阵的代数重建方法,属于CT投影数据重建方法技术领域。该方法主要为解决Ray-Box Intersection权系数矩阵算法存在的逻辑漏洞以及基于双线性插值的SART+TVM重建图像细节模糊的问题,通过对Ray-Box Intersection权系数矩阵算法的改进,缩短了重建时间,保持了图像细节,提高了信噪比;同时利用TVM算法作为约束项,加快了迭代重建收敛速度,减少了重建图像的伪影和噪声,有效提高了重建图像质量。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