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993920B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410226305.4
申请日:2014-05-27
Applicant: 鄂尔多斯大规模储能技术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IPC: F01K23/00 , F01K25/08 , F02C3/22 , F02C6/00 , F03D9/02 , F03G6/00 , F03B13/14 , F03B13/26 , F02C6/18 , C02F1/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128 , Y02A20/141 , Y02A20/144 , Y02E10/38 , Y02E10/46 , Y02E10/72 , Y02E50/11 , Y02E50/12 , Y02P80/15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冷能的海岛供能系统,包括:LNG发电系统单元、可再生能源发电和储能单元、低温多效蒸馏海水淡化系统,是一种基于LNG发电机以及风能、太阳能、波浪能等不稳定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和储能系统组成的联合海岛供能系统,系统余热作为海水淡化单元的热源。在储能过程中,贮存LNG经蓄冷气化转化为高压天然气NG,进入NG储罐和管网系统储存备用;其次,将空气压缩间冷经过蓄冷回收冷能并节流后液化储存。在用电过程中,高压天然气NG吸热升温后进入涡轮膨胀机做功,后进入小型燃气轮机燃烧室与压缩空气燃烧带动燃机涡轮做功;液态空气经过蓄冷和逐步吸热升温进入涡轮膨胀机做功。本供能系统可同时实现岛上电能和淡水供给,并将不稳定的可再生能源转化为稳定可控的发电输出,实现了系统效率提升和用电成本降低,与传统海岛供能系统相比具有巨大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03993920A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1410226305.4
申请日:2014-05-27
Applicant: 鄂尔多斯大规模储能技术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IPC: F01K23/00 , F01K25/08 , F02C3/22 , F02C6/00 , F03D9/02 , F03G6/00 , F03B13/14 , F03B13/26 , F02C6/18 , C02F1/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128 , Y02A20/141 , Y02A20/144 , Y02E10/38 , Y02E10/46 , Y02E10/72 , Y02E50/11 , Y02E50/12 , Y02P80/15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冷能的海岛供能系统,包括:LNG发电系统单元、可再生能源发电和储能单元、低温多效蒸馏海水淡化系统,是一种基于LNG发电机以及风能、太阳能、波浪能等不稳定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和储能系统组成的联合海岛供能系统,系统余热作为海水淡化单元的热源。在储能过程中,贮存LNG经蓄冷气化转化为高压天然气NG,进入NG储罐和管网系统储存备用;其次,将空气压缩间冷经过蓄冷回收冷能并节流后液化储存。在用电过程中,高压天然气NG吸热升温后进入涡轮膨胀机做功,后进入小型燃气轮机燃烧室与压缩空气燃烧带动燃机涡轮做功;液态空气经过蓄冷和逐步吸热升温进入涡轮膨胀机做功。本供能系统可同时实现岛上电能和淡水供给,并将不稳定的可再生能源转化为稳定可控的发电输出,实现了系统效率提升和用电成本降低,与传统海岛供能系统相比具有巨大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203906025U
公开(公告)日:2014-10-29
申请号:CN201420274099.X
申请日:2014-05-27
Applicant: 鄂尔多斯大规模储能技术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IPC: F01K23/00 , F01K25/08 , F02C3/22 , F02C6/00 , F03D9/02 , F03G6/00 , F03B13/14 , F03B13/26 , F02C6/18 , C02F1/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128 , Y02A20/141 , Y02A20/144 , Y02E10/28 , Y02E10/38 , Y02E10/46 , Y02E10/72 , Y02P80/15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海岛供能系统,包括:LNG发电系统单元、可再生能源发电和储能单元、低温多效蒸馏海水淡化系统,是一种基于LNG发电机以及风能、太阳能、波浪能等不稳定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和储能系统组成的联合海岛供能系统,系统余热作为海水淡化单元的热源。在储能过程中,贮存LNG经蓄冷气化转化为高压天然气NG,进入NG储罐和管网系统储存备用;其次,将空气压缩间冷经过蓄冷回收冷能并节流后液化储存。在用电过程中,高压天然气NG吸热升温后进入涡轮膨胀机做功,后进入小型燃气轮机燃烧室与压缩空气燃烧带动燃机涡轮做功;液态空气经过蓄冷和逐步吸热升温进入涡轮膨胀机做功。本供能系统可同时实现岛上电能和淡水供给,并将不稳定的可再生能源转化为稳定可控的发电输出,实现了系统效率提升和用电成本降低,与传统海岛供能系统相比具有巨大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4110418B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111437390.5
申请日:2021-11-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加气站以及加气方法,加气站包括:储气罐,具有独立设置的多个,各储气罐的压力等级均不同,储气罐在排气过程中保持恒定压力;进气管路,一端连接有压缩气源,另一端与多个储气罐分别连接;排气管路,一端与多个储气罐分别连接,另一端连接有售气终端;顺序控制盘,设于排气管路上,用于控制各储气罐根据压力等级由低到高的次序、与售气终端进行依次切换。本发明的加气站,根据压力等级由低到高对待加气装置进行顺序加气,且采用恒压结构的储气罐对待加气装置加气;使储气罐内的气体无需压缩至更高的压力来保证压差充气,大幅度降低压缩系统的整体耗功,提高了储气罐的容积利用率;减少压缩机组的频繁启停,增加气站运行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4278535A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11593540.1
申请日:2021-12-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IPC: F04B35/04 , F04B41/02 , F04B41/06 , F04B39/06 , F28D20/00 , F01K3/14 , F01K7/22 , F17C1/00 , F17C5/06 , F17C7/00 , F17C13/00 , E21B43/24 , E21B43/285 , E21B43/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储能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压缩空气储能与盐穴耦合系统及利用方法,该压缩空气储能与盐穴耦合系统,包括,储能结构,储能结构的出气端适于与盐穴结构的进气端相连;释能结构,包括多级膨胀机,多级膨胀机的进气口与盐穴结构的出气端相连,高压空气经多级膨胀机做功后,将空气压力能进行释放;还包括:进水设备,适于当进行卤水采集操作时向盐穴结构中进行注水。该系统,不仅可以使用盐穴结构存储高压空气,实现储能与释能功能的同时,不会对盐卤采集造成干扰;而且,在压缩空气进入到盐穴结构中时,盐穴结构自身也会受到加热,以提高卤水中电解质的浓度,不仅提高了盐卤采集的效率,也实现了对热量的充分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268173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430926.4
申请日:2024-10-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合热泵及蓄冷蓄热的固态储氢热管理系统及方法,用于在固态储氢材料吸氢和放氢过程中进行温度控制和能量回收,提高系统能效。该系统包括固态储氢单元、热泵单元及蓄冷/蓄热单元等,在储氢过程中,系统通过低温液体储罐和热泵为固态储氢材料提供冷量,同时将热量存储在高温液体储罐中。在放氢过程中,系统利用存储的热量为固态储氢材料提供热量,同时将冷量存储在低温液体储罐中。通过控制各阀门的开关状态,可实现不同工作模式的切换。本发明还提供了单液体储罐方案,进一步简化了系统结构。本发明实现了热量的高效回收利用,显著提高了系统能效,降低了固态储氢过程的能耗,为固态储氢技术的实际应用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8856802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932451.2
申请日:2024-07-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IPC: F25J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缩空气储能与空气分离相耦合的系统,旨在高效实现电能储存与释放、空气分离产品生产以及两功能单元之间的物质与能量集成利用。该系统包括压缩空气储能单元和空气分离单元,其中压缩空气储能单元利用电力低谷时的电能将空气压缩至高压状态并存储,在电力高峰时通过膨胀机发电;空气分离单元利用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储存的高压空气进行氧气、氮气等的分离,并将部分液氮作为高密度储能介质。本发明通过耦合设计,使空分单元的能耗主要来自压缩空气储能的高压空气,减少了能耗,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同时本发明充分利用了各个环节释放的热量和产生的液氮、液态空气等储能介质,提高了储能系统的灵活性和容量,有利于新能源消纳。
-
公开(公告)号:CN108036585B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1810013002.2
申请日:2018-01-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IPC: F25J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NG冷能利用的热泵空气分离系统,采用LNG冷能冷却原料低压空气,并利用热泵精馏方式进行空气分离,相较于传统空分系统,本发明采用热泵精馏系统只是对原料空气中的部分氮气加压到0.56MPa左右,降低了空分系统中压缩部件总耗功;采用LNG在主换热器中冷却原料空气,部分冷能可转变为氧氮的分离功,液氧产品无需经过主换热器吸热释冷,制液装置可省去;发明采用LNG冷却原料空气,还可以大幅度降低空分系统启动时间;由于压力降低,精馏塔设备费用相较于传统的空分系统大幅度降低,采用氮增压器设备投资也低于原有的空压机系统,提馏塔与传统空分系统并无差异,因此系统总投资会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15898271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519131.1
申请日:2022-11-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盐穴溶腔排卤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盐穴溶腔排卤的井身结构,至少包括:注气井,位于盐穴溶腔的上方,并从地表伸入至盐穴溶腔内;第一排卤井,位于盐穴溶腔的上方,并从地表伸入至盐穴溶腔的底部,第一排卤井内设置有钻杆;第二排卤井,位于盐穴溶腔的边界外,并从地表伸入至超过盐穴溶腔底部的位置,第二排卤井位于盐穴溶腔下方的井体朝向靠近第一排卤井的方向延伸,以使钻杆至少部分伸入第二排卤井内。该盐穴溶腔排卤的井身结构,第一排卤井与第二排卤井采用垂直对井设计,其中第二排卤井位于盐穴溶腔的边缘位置,通过双造斜方式朝向第一排卤井延伸,并与第一排卤井形成对接,可实现盐穴溶腔内的卤水全部排空,增加储气库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14278535B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111593540.1
申请日:2021-12-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IPC: F04B35/04 , F04B41/02 , F04B41/06 , F04B39/06 , F28D20/00 , F01K3/14 , F01K7/22 , F17C1/00 , F17C5/06 , F17C7/00 , F17C13/00 , E21B43/24 , E21B43/285 , E21B43/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储能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压缩空气储能与盐穴耦合系统及利用方法,该压缩空气储能与盐穴耦合系统,包括,储能结构,储能结构的出气端适于与盐穴结构的进气端相连;释能结构,包括多级膨胀机,多级膨胀机的进气口与盐穴结构的出气端相连,高压空气经多级膨胀机做功后,将空气压力能进行释放;还包括:进水设备,适于当进行卤水采集操作时向盐穴结构中进行注水。该系统,不仅可以使用盐穴结构存储高压空气,实现储能与释能功能的同时,不会对盐卤采集造成干扰;而且,在压缩空气进入到盐穴结构中时,盐穴结构自身也会受到加热,以提高卤水中电解质的浓度,不仅提高了盐卤采集的效率,也实现了对热量的充分利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