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467637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111588134.6
申请日:2021-12-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指令的水循环再利用菌菇、苗木培育装置,针对现有培育箱体内部的空间利用率较低,导致培育效率也较低的问题。提出如下方案,包括培育箱体,所述培育箱体的内设计联动结构,通过设置有第一限位管套和支撑板以及种植槽,可以根据需求调整种植槽在转动杆的位置,从而根据需求增加菌菇的种植面积;针对现有培养装置单向补水问题,此外通过设置有供水管和第二电机,可以增加菌菇、苗木根系与水的接触面积,加装循环设置,从而方便了对于水资源的循环利用;针对现有装置由人工发出指令的问题,由机器自动采集相关数据,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自主学习、判定并自动发出指令,继而方便了工作人员的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467638B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111596895.6
申请日:2021-12-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监控动态过程的菌菇、苗木立体培育装置,涉及菌菇、苗木培养与人工智能交叉的领域,针对现有的无法根据种植的需求量调整菌菇种植、苗木培育支撑板的层数,较为不便,并且浪费空间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立体培育箱,所述立体培育箱的左侧壁前侧合页连接有箱门,所述立体培育箱的内壁底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固定杆。通过设置有液压杆,很好的改变培养槽的位置,并通过培养槽很好的对菌菇进行覆土种植,更好的在有效的空间内种植更多的菌菇,并且可以根据需求改变菌菇覆土种植的空间利用率,设置了内置探头,自动监控并采集菌菇、苗木生长全过程图像;根据采集的图像,智能精准判定生长阶段,自动发出指令。
-
公开(公告)号:CN114467638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111596895.6
申请日:2021-12-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监控动态过程的菌菇、苗木立体培育装置,涉及菌菇、苗木培养与人工智能交叉的领域,针对现有的无法根据种植的需求量调整菌菇种植、苗木培育支撑板的层数,较为不便,并且浪费空间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立体培育箱,所述立体培育箱的左侧壁前侧合页连接有箱门,所述立体培育箱的内壁底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固定杆。通过设置有液压杆,很好的改变培养槽的位置,并通过培养槽很好的对菌菇进行覆土种植,更好的在有效的空间内种植更多的菌菇,并且可以根据需求改变菌菇覆土种植的空间利用率,设置了内置探头,自动监控并采集菌菇、苗木生长全过程图像;根据采集的图像,智能精准判定生长阶段,自动发出指令。
-
公开(公告)号:CN114467636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111575917.0
申请日:2021-12-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智慧网络的温湿度感应恒定浇灌菇、苗装置,涉及菌、苗培育及人工智能交叉领域,针对现在需要工作人员手动混合营养液和固态颗粒,施肥灌溉较为不便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种植箱体,所述种植箱体的左侧壁前侧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种植箱门,所述种植箱体的内壁底端固定连接有培养槽,所述种植箱体的底端设置有湿度感应器;本装置能够通过网络远程发送指令;通过设置有第一电机很好的带动转动杆和搅拌杆进行转动,从而可以将水箱内的营养液和固态营养颗粒进行混合,设置有挡水板,可以很好的控制混合液的排放;通过机器学习的方式建立温湿度预测模型,通过历史和实时温湿度数据预测温湿度变化趋势实现温湿度调节的自动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5281336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1030704.4
申请日:2022-08-26
Applicant: 贵州省生物研究所
IPC: A23L31/00 , A23L33/10 , A23L33/105 , A23L2/02 , A23L2/04 , A23L2/52 , A23L2/84 , A23L2/60 , A23L2/6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竹荪茶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利用竹荪菌柄菌托和绿茶、刺梨汁制备口服液,通过对红托竹荪菌托进行脱脂、粉碎;复合酶解;提取;调配;灭菌等步骤,既解决了产品口感苦涩等问题,所得产品口感醇厚、回味甘甜。又利用了茶多酚、Vc等的抗氧化功效,对产品的营养价值、保健功能有效集成提升,产品营养丰富,抗氧化、降血糖功效显著。本发明提供的竹荪茶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易行,可规模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2079940B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010969681.8
申请日:2020-09-15
Applicant: 贵州省生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降血糖功能的茶树菇多糖的富集纯化方法,从新鲜的茶树菇中提取得粗多糖,然后对粗多糖依次进行大孔树脂柱富集纯化、ODS树脂富集纯化、DEAE‑celluloseDE‑52柱富集纯化,制得茶树菇多糖。本申请将茶树菇的最强功效成分富集到一分子排布段,作为相应功能产品的有效原料成分,提取率高,有效成分损失少,且能缩短提取纯化周期,降低生产成本,产品有机残留和杂质较少,产品纯度高。经本发明方法富集纯化得到的多糖组分有效成分损失少、功能物质含量高、效果更好、生产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14317279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559608.4
申请日:2021-12-20
Applicant: 贵州省生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离黑乳菇伴生真菌齿梗孢霉菌的优质培养基配方,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原料及重量分数:葡萄糖3‑5g、蔗糖3‑5g、麦芽糖3‑5g、酵母浸粉3‑5g、蛋白胨1‑2g、氯化钙0.5‑1g、氯化铁0.5‑1g、磷酸二氯钾0.25‑0.5g、磷酸二氢铵0.25‑0.5g、柠檬酸0.1‑0.2g、硫酸镁0.15‑0.3g、维生素B1 0.01‑0.05g、琼脂10‑20g、水800‑1000ml;通过该培养基配方对黑乳菇进行分离培养,可以大幅度提高齿梗孢霉菌的分离成功率,分离获得的齿梗孢霉菌可用于促进黑乳菇与植物幼苗结合形成菌根,扩大植物根系吸收面积,间接促进植物生长发育和子实体的形成,实现黑乳菇的仿生态栽培,在造林绿化的同时布局野生菌,发展林下经济。
-
公开(公告)号:CN113367026A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110572834.X
申请日:2021-05-25
Applicant: 贵州省生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培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鲜艳乳菇菌种培养基及菌种培养方法;通过对鲜艳乳菇菌种培养基中氮源与碳源比例进行优化,并在培养基中添加VB7和阿魏酸,显著促进了鲜艳乳菇菌丝的生长。同时,采用液体菌种分段式培养,所获得的固体菌种菌丝浓密粗壮,长势好;液体菌种菌丝生物量大,菌丝球分散均匀;且具有萌发快,生产周期短,工艺简单,污染率低、成本低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772295A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2110130602.9
申请日:2021-01-29
Applicant: 贵州省生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羊肚菌液体菌种和改良栽培种的制备方法;通过在培养基中加入0.3%以上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有效增加培养基粘性,达到羊肚菌菌丝球浓度高、无大块菌团的效果,采用液体菌种的方式进行羊肚菌栽培,可将液体种与辅料拌匀,制得改良栽培种直接播撒,省去灭菌及装袋程序,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易于工厂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9105159B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1810924487.0
申请日:2018-08-14
Applicant: 贵州省生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冬荪菌种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在原种及栽培种栽培料中添加基质发酵菌剂进行原材料的发酵,发酵完成后原种培养基采用短时灭菌,无菌条件接种,栽培种培养基采用短时灭菌或免灭菌方式,开放环境条件下接种,以及后期养菌的管理,其核心在于基质的发酵处理,其原种、栽培种成品率可达到95‑99%。本发明的方法简单可行,易于操作,能降低灭菌带来的能源消耗,有效降低污染率,降低劳动强度,提高菌丝生长速度,缩短菌种生产周期,提高原种、栽培种成品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