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467637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111588134.6
申请日:2021-12-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指令的水循环再利用菌菇、苗木培育装置,针对现有培育箱体内部的空间利用率较低,导致培育效率也较低的问题。提出如下方案,包括培育箱体,所述培育箱体的内设计联动结构,通过设置有第一限位管套和支撑板以及种植槽,可以根据需求调整种植槽在转动杆的位置,从而根据需求增加菌菇的种植面积;针对现有培养装置单向补水问题,此外通过设置有供水管和第二电机,可以增加菌菇、苗木根系与水的接触面积,加装循环设置,从而方便了对于水资源的循环利用;针对现有装置由人工发出指令的问题,由机器自动采集相关数据,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自主学习、判定并自动发出指令,继而方便了工作人员的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916381A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210706632.4
申请日:2022-06-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监测气体养分可持续循环利用的菌菇种植装置,包括:箱体、箱门、中控部、水箱、喷淋头、电机、转杆、培育盘、氧气监测器、二氧化碳处理模块、二氧化碳收集及存储箱;通过智能监测培育环境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当二氧化碳浓度达到菌菇所需高峰值时,自动收集菌菇生长代谢产生的多余的二氧化碳并存储,将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其呼吸作用及子实体生长所需浓度下;不足时从存储箱供给,无需额外供给二氧化碳;另外菌菇呼吸作所需的氧气不足时,自动通风增氧,供给菌菇生长所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467638B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111596895.6
申请日:2021-12-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监控动态过程的菌菇、苗木立体培育装置,涉及菌菇、苗木培养与人工智能交叉的领域,针对现有的无法根据种植的需求量调整菌菇种植、苗木培育支撑板的层数,较为不便,并且浪费空间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立体培育箱,所述立体培育箱的左侧壁前侧合页连接有箱门,所述立体培育箱的内壁底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固定杆。通过设置有液压杆,很好的改变培养槽的位置,并通过培养槽很好的对菌菇进行覆土种植,更好的在有效的空间内种植更多的菌菇,并且可以根据需求改变菌菇覆土种植的空间利用率,设置了内置探头,自动监控并采集菌菇、苗木生长全过程图像;根据采集的图像,智能精准判定生长阶段,自动发出指令。
-
公开(公告)号:CN114467638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111596895.6
申请日:2021-12-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监控动态过程的菌菇、苗木立体培育装置,涉及菌菇、苗木培养与人工智能交叉的领域,针对现有的无法根据种植的需求量调整菌菇种植、苗木培育支撑板的层数,较为不便,并且浪费空间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立体培育箱,所述立体培育箱的左侧壁前侧合页连接有箱门,所述立体培育箱的内壁底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固定杆。通过设置有液压杆,很好的改变培养槽的位置,并通过培养槽很好的对菌菇进行覆土种植,更好的在有效的空间内种植更多的菌菇,并且可以根据需求改变菌菇覆土种植的空间利用率,设置了内置探头,自动监控并采集菌菇、苗木生长全过程图像;根据采集的图像,智能精准判定生长阶段,自动发出指令。
-
公开(公告)号:CN114467636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111575917.0
申请日:2021-12-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智慧网络的温湿度感应恒定浇灌菇、苗装置,涉及菌、苗培育及人工智能交叉领域,针对现在需要工作人员手动混合营养液和固态颗粒,施肥灌溉较为不便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种植箱体,所述种植箱体的左侧壁前侧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种植箱门,所述种植箱体的内壁底端固定连接有培养槽,所述种植箱体的底端设置有湿度感应器;本装置能够通过网络远程发送指令;通过设置有第一电机很好的带动转动杆和搅拌杆进行转动,从而可以将水箱内的营养液和固态营养颗粒进行混合,设置有挡水板,可以很好的控制混合液的排放;通过机器学习的方式建立温湿度预测模型,通过历史和实时温湿度数据预测温湿度变化趋势实现温湿度调节的自动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8985368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348608.3
申请日:2024-09-26
Applicant: 贵州省生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蘑菇保育技术领域的一种保护鲜艳乳菇野生种群数量的方法,包括保育地点选择;使用蘑菇保护性采摘器保护性采摘用于避免采摘时损伤鲜艳乳菇菌根;留种保育;驱虫扩繁四个步骤,其中蘑菇保护性采摘器包括剪刀,剪刀的剪刀臂前端上表面均铰接有与剪刀臂平行的弹片,弹片延剪刀臂延伸,两弹片靠近剪刀铰链的一端在剪刀铰链上方相互铰接有顶部铰链,顶部铰链内设有磁性件,剪刀铰链内设有电磁铁,电磁铁激活的磁场方向排斥磁性件。本发明简洁便利,通过蘑菇保护性采摘器剪刀臂上的弹片,延缺口将鲜艳乳菇从菌根部撕下,从而延长鲜艳乳菇的保鲜时间,也降低地面残留的菌根部分被病菌感染的概率,提高野生鲜艳乳菇的再生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402742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210803736.7
申请日:2022-07-07
Applicant: 贵州省生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菌种培养基制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假芝液体发酵培养基及其应用,所述培养基按照质量百分数计由如下组分混合而成:蔗糖1.00%‑3.00%、玉米浆1.30%‑1.80%、KH2PO4 0.10%‑0.20%、MgSO 40.20%‑0.30%,余量为水,所述培养基在高产三萜和多糖的假芝菌丝体培养中的应用,具体是将假芝母种接入液体发酵培养基中进行避光、摇瓶培养,本发明的液体发酵培养基配方成分简单,工业生产中容易获取且成本低,有利于假芝的规模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3892425A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2111330508.4
申请日:2021-11-11
Applicant: 贵州省生物研究所
Abstract: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榛子半无菌苗的快速培育方法,包括:S1.除去空瘪、霉烂的种子,得到待处理种子。S2.将待处理种子放入第一浸泡液中浸泡22‑25h,得到第一处理种子。S3.将第一处理种子放入第二浸泡液中浸泡100‑140min,得到第二处理种子。S4.将第二处理种子清洗干净后用消毒液进行表面消毒,得到消毒种子。S5.将消毒种子轻微破口后再用消毒液进行第二次消毒,得到预处理种子。S6.将预处理种子播种后进行田间管理,得到榛子半无菌苗。本发明显著降低了榛树种子的出苗时间,从现有技术的6个月左右降低至25天左右。且本发明榛子种子的发芽率高、出苗整齐,便于育苗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13024685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433647.3
申请日:2021-04-20
Applicant: 贵州省生物研究所
IPC: C08B37/00 , A23L33/1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加工领域,具体是一种低分子量竹荪菌托多糖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将烘干的竹荪菌托脱脂、烘干、粉碎得菌托干粉;按比例加入纯净水以及纤维素酶、果胶酶、木瓜蛋白酶,调节pH,酶解;恒温热水浸提;提取液过滤、活性炭脱色、脱蛋白;离心、真空减压浓缩;加入乙醇沉淀、过滤、离心;真空冷冻干燥,得到竹荪菌托粗多糖;用DEAE‑52纤维素离子交换层析柱纯化,再用Sephadex G‑200葡聚糖凝胶色谱柱纯化,洗脱,浓缩,干燥,得到竹荪菌托多糖。本发明利用竹荪栽培的废弃物菌托,采用复合酶法提取低分子量多糖,提取率高,提取的多糖分子量小,对·OH、DPPH·的清除率高,对Fe3+的还原能力较强,还可以抑制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的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569786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757307.5
申请日:2023-06-26
Applicant: 贵州省生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直接食用的食用菌固态菌丝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无菌培养基;S2,接种:将无菌培养基分装至塑料盒内,分装时每盒加入二级食用菌菌种,得到接种后的培养基;S3,培养固态菌丝体:将接种后的培养基放置于洁净环境,设置室温、相对湿度,避光培养至菌丝体长到80%以上;S4,制备最终可食用产品:蒸笼蒸20‑30min,熟化、灭活菌丝,灭菌后冷却,进行真空包装。本发明能够通过在食用菌二级菌种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出食用菌固态菌丝体,其经熟化、灭活后可直接食用,既充分利用了食用菌菌丝体的营养,又大大缩短了食用菌从菌种到产品的生产时间,可进行批量生产,大幅度降低食用菌产品的生产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