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467638B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111596895.6
申请日:2021-12-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监控动态过程的菌菇、苗木立体培育装置,涉及菌菇、苗木培养与人工智能交叉的领域,针对现有的无法根据种植的需求量调整菌菇种植、苗木培育支撑板的层数,较为不便,并且浪费空间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立体培育箱,所述立体培育箱的左侧壁前侧合页连接有箱门,所述立体培育箱的内壁底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固定杆。通过设置有液压杆,很好的改变培养槽的位置,并通过培养槽很好的对菌菇进行覆土种植,更好的在有效的空间内种植更多的菌菇,并且可以根据需求改变菌菇覆土种植的空间利用率,设置了内置探头,自动监控并采集菌菇、苗木生长全过程图像;根据采集的图像,智能精准判定生长阶段,自动发出指令。
-
公开(公告)号:CN114467638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111596895.6
申请日:2021-12-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监控动态过程的菌菇、苗木立体培育装置,涉及菌菇、苗木培养与人工智能交叉的领域,针对现有的无法根据种植的需求量调整菌菇种植、苗木培育支撑板的层数,较为不便,并且浪费空间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立体培育箱,所述立体培育箱的左侧壁前侧合页连接有箱门,所述立体培育箱的内壁底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固定杆。通过设置有液压杆,很好的改变培养槽的位置,并通过培养槽很好的对菌菇进行覆土种植,更好的在有效的空间内种植更多的菌菇,并且可以根据需求改变菌菇覆土种植的空间利用率,设置了内置探头,自动监控并采集菌菇、苗木生长全过程图像;根据采集的图像,智能精准判定生长阶段,自动发出指令。
-
公开(公告)号:CN114467636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111575917.0
申请日:2021-12-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智慧网络的温湿度感应恒定浇灌菇、苗装置,涉及菌、苗培育及人工智能交叉领域,针对现在需要工作人员手动混合营养液和固态颗粒,施肥灌溉较为不便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种植箱体,所述种植箱体的左侧壁前侧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种植箱门,所述种植箱体的内壁底端固定连接有培养槽,所述种植箱体的底端设置有湿度感应器;本装置能够通过网络远程发送指令;通过设置有第一电机很好的带动转动杆和搅拌杆进行转动,从而可以将水箱内的营养液和固态营养颗粒进行混合,设置有挡水板,可以很好的控制混合液的排放;通过机器学习的方式建立温湿度预测模型,通过历史和实时温湿度数据预测温湿度变化趋势实现温湿度调节的自动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4916381A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210706632.4
申请日:2022-06-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监测气体养分可持续循环利用的菌菇种植装置,包括:箱体、箱门、中控部、水箱、喷淋头、电机、转杆、培育盘、氧气监测器、二氧化碳处理模块、二氧化碳收集及存储箱;通过智能监测培育环境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当二氧化碳浓度达到菌菇所需高峰值时,自动收集菌菇生长代谢产生的多余的二氧化碳并存储,将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其呼吸作用及子实体生长所需浓度下;不足时从存储箱供给,无需额外供给二氧化碳;另外菌菇呼吸作所需的氧气不足时,自动通风增氧,供给菌菇生长所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467637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111588134.6
申请日:2021-12-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指令的水循环再利用菌菇、苗木培育装置,针对现有培育箱体内部的空间利用率较低,导致培育效率也较低的问题。提出如下方案,包括培育箱体,所述培育箱体的内设计联动结构,通过设置有第一限位管套和支撑板以及种植槽,可以根据需求调整种植槽在转动杆的位置,从而根据需求增加菌菇的种植面积;针对现有培养装置单向补水问题,此外通过设置有供水管和第二电机,可以增加菌菇、苗木根系与水的接触面积,加装循环设置,从而方便了对于水资源的循环利用;针对现有装置由人工发出指令的问题,由机器自动采集相关数据,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自主学习、判定并自动发出指令,继而方便了工作人员的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931689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020203.7
申请日:2024-07-29
Applicant: 贵州省生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菌种发酵技术领域的一种用于羊肚菌液体菌种发酵的装置,包括外罐体,外罐体顶壁固定连接有显示控制器,外罐体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用于做圆周摆动的摆动组件,摆动组件顶部转动连接有内罐体,内罐体顶壁固定连接有通气组件和与通气组件连通的补料组件,通气组件和外罐体内顶壁铰接,摆动组件与显示控制器信号连接;内罐体侧壁顶部连通有进料管,内罐体内底壁开有出料口,出料口上设有出料阀,出料口连通有出料管,出料管另一端穿过外罐体。本装置通过摆动内罐体并带动通气组件和补料组件的运行,为发酵液深层持续快速地通入除菌空气,结合搅拌、补料的方式高效加快菌种增殖速率,提高羊肚菌菌种生产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569786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0757307.5
申请日:2023-06-26
Applicant: 贵州省生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直接食用的食用菌固态菌丝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无菌培养基;S2,接种:将无菌培养基分装至塑料盒内,分装时每盒加入二级食用菌菌种,得到接种后的培养基;S3,培养固态菌丝体:将接种后的培养基放置于洁净环境,设置室温、相对湿度,避光培养至菌丝体长到80%以上;S4,制备最终可食用产品:蒸笼蒸20‑30min,熟化、灭活菌丝,灭菌后冷却,进行真空包装。本发明能够通过在食用菌二级菌种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出食用菌固态菌丝体,其经熟化、灭活后可直接食用,既充分利用了食用菌菌丝体的营养,又大大缩短了食用菌从菌种到产品的生产时间,可进行批量生产,大幅度降低食用菌产品的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6076305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310242172.9
申请日:2023-03-14
Applicant: 贵州省生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冬荪及竹荪原种的培养基及培养方法;培养基主要由黄豆粉、小麦淀粉、胡萝卜粉、ZnSO4、NH4Cl、黄原胶等组成,黄原胶可有效分散非溶物质形成混悬液,避免黄豆粉、小麦淀粉、胡萝卜粉发生沉淀,保证培养基的均匀度;小麦淀粉、胡萝卜粉可有效保持营养供给,维持菌丝正常生长;黄豆粉、ZnSO4、NH4Cl能有效提高菌丝生长速率,促进菌丝延伸。固体培养基上,菌丝浓密,长势好,15‑30d长满。液体原种采用分段式培养,菌丝生物量大,菌丝球分散均匀,数量多。该法具有营养成分来源广泛、工艺简单,菌种萌发快,菌丝延伸能等优势,可用于冬荪竹荪菌种保存、科学研究、工厂生产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8340068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422242.3
申请日:2024-04-09
Applicant: 贵州省生物研究所
IPC: A01G18/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松杉木屑为主要基质的食用菌培养基制备技术,从腐朽松杉木材中分离出松节油适应性菌株,并制得由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RM80和苏云芽孢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组成的微生物菌剂。该菌剂具有较高碳氮比适应性,可达40‑60,氮素添加较少,且木屑中α‑蒎烯和β‑蒎烯明显下降,种子发芽指数(GI)>80%,基质无毒性,发酵效果好。接种食用菌后,菌种萌发快,菌丝生长旺盛,生长速率快。该法制备的松木屑培养基适宜食用菌生长,进一步拓宽了菌材供应渠道,缓解食用菌栽培产生的“菌林矛盾”,促进了松杉林木材资源的综合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367026B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110572834.X
申请日:2021-05-25
Applicant: 贵州省生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培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鲜艳乳菇菌种培养基及菌种培养方法;通过对鲜艳乳菇菌种培养基中氮源与碳源比例进行优化,并在培养基中添加VB7和阿魏酸,显著促进了鲜艳乳菇菌丝的生长。同时,采用液体菌种分段式培养,所获得的固体菌种菌丝浓密粗壮,长势好;液体菌种菌丝生物量大,菌丝球分散均匀;且具有萌发快,生产周期短,工艺简单,污染率低、成本低的特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