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727753B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010732909.1
申请日:2020-07-27
Applicant: 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IPC: A01G2/10 , A01G9/029 , A01G24/12 , A01G24/28 , A01G17/00 , A01N59/26 , A01N43/38 , A01N37/10 , A01N43/08 , A01N37/40 , A01P21/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茶栽培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金花茶快速育苗与高效栽培的方法,即穗条的物种选择;插条处理;生根剂配制;圃地准备;扦插方法;圃地与苗木管理;高效栽培。本发明的方法穗条利用率高,当年嫩枝、2‑3年老枝均可,前提为有腋芽存在,均可作为繁育材料。本方法生根率高,根系发达,所繁育苗木生根以皮孔生根为主,生根率接近100%;每条插穗生根10条以上,根系发达;生根周期短,2周内出根。本发明的苗圃管护方法符合金花茶物种扦插生根生物学特性所需。本发明中造林需要选择砂页岩发育的黄壤土,林分密闭度在0.6‑0.7之间,或选择阴坡栽种,日常管护施加农家肥,栽培所得叶片有效物质积累丰富,品质优良。
-
公开(公告)号:CN107125005B
公开(公告)日:2020-03-13
申请号:CN201710437602.7
申请日:2017-06-12
Applicant: 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IPC: A01G31/00 , A01G24/22 , A01G24/28 , A01G24/10 , A01G18/10 , A01G7/06 , A01H4/00 , C12N1/20 , C12N1/02 , C12R1/01
Abstract: 硬叶兜兰菌根化育苗的方法,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其过程包括以下步骤:a.硬叶兜兰菌根真菌的分离、培养:b.菌苗共培养阶段;c.种苗栽培基质的配制;d.种苗的移栽。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以硬叶兜兰为研究材料,通过分离其根部内生菌根真菌,配置培养基,制作菌液,应用菌根技术来提高组培苗移栽成活率,增强种苗抗性,缩短生长周期的方法。该方法简单,操作性强,材料简单易得,育苗效果显著,可实现硬叶兜兰种苗的产业化育苗、同时对成苗的处理,可节约育苗成本,从而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2522116B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011536894.8
申请日:2020-12-23
Applicant: 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IPC: C12N1/14 , C12P17/04 , C12P7/06 , C12P7/26 , C12P7/04 , C12P7/24 , C12P5/00 , C12P17/18 , C11B9/02 , C12R1/6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组小叶兜兰根内产香真菌及应用,命名为Tulasnella.sp XYDL003和Tulasnella.sp XYDL040,该两株菌株已于2020年5月15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简称CCTCC,武汉市武昌珞珈山,邮编:430072),保藏号分别为CCTCC M 2020122和CCTCC M 2020123。所述产香真菌从小叶兜兰根系分离获得,具有浓郁的水果香味,其产生的香气代谢产物中,丙位癸内酯具有强烈的椰子和桃子果香香气,该菌的发现为替代植物原来生产香精香料提供了一种新的微生物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07079817A
公开(公告)日:2017-08-22
申请号:CN201710472440.0
申请日:2017-06-21
Applicant: 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兜兰新品种“优优兜兰”组培快繁方法涉及生物工程的植物组织培养繁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人工杂交授粉;B、无菌播种及原球茎萌发阶段;C、增殖分化培养阶段;D、壮苗生根阶段;E、炼苗及移栽。“优优兜兰”综合了双亲的优良性状,具有株型紧凑,花形独特典雅,花色绚烂靓丽,易于栽培,平均花期长达50天等优点,避免了花数单一和花葶过长易倒伏和折断的缺点。通过本发明方法,种子萌发率和开花率高,栽培周期为3‑4年,是获得大量“优优兜兰”种苗的高效率试管繁殖方法,具有萌发率高,成苗快,种苗品质好、生长势强等优势,能够得到整齐化一的试管苗,并在短时间内提供大量的种苗,从而更好的保护野生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4164297B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210048395.7
申请日:2022-01-17
Applicant: 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IPC: C12Q1/6895 , C12Q1/686 , C12Q1/6869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特异性区分翅萼石斛和黑毛石斛的引物对、试剂盒及其应用。本发明对翅萼石斛和黑毛石斛的叶绿体基因组accD基因3'末端到pafII基因5'端(包括accD基因与psaI基因的间隔区、psaI基因、psaI基因和pafII基因间隔区)进行了测序分析,发现accD基因3'末端到pafII基因5'端(包括accD基因与psaI基因的间隔区、psaI基因、psaI基因和pafII基因间隔区)在翅萼石斛和黑毛石斛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本发明对上述差异序列区间设计特异性引物对,利用该引物对对待测石斛样品进行PCR扩增,根据扩增产物可以特异性区分翅萼石斛和黑毛石斛,可以在不是花期的时候或DNA未降解的中药干品状态准确鉴定翅萼石斛和黑毛石斛。
-
公开(公告)号:CN114164297A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210048395.7
申请日:2022-01-17
Applicant: 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IPC: C12Q1/6895 , C12Q1/686 , C12Q1/6869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特异性区分翅萼石斛和黑毛石斛的引物对、试剂盒及其应用。本发明对翅萼石斛和黑毛石斛的叶绿体基因组tRNA‑Ser基因及tRNA‑Ser基因和psbZ基因之间的间隔区,进行了测序分析,发现tRNA‑Ser基因及tRNA‑Ser基因和psbZ基因之间的间隔区在翅萼石斛和黑毛石斛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本发明对上述差异序列区间设计特异性引物对,利用该引物对对待测石斛样品进行PCR扩增,根据扩增产物可以特异性区分翅萼石斛和黑毛石斛,可以在不是花期的时候或DNA未降解的中药干品状态准确鉴定翅萼石斛和黑毛石斛。
-
公开(公告)号:CN102884979B
公开(公告)日:2014-04-16
申请号:CN201210343432.3
申请日:2012-09-17
Applicant: 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足茎毛兰组培快繁方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外植体的建立,(2)原球茎萌发阶段,(3)增殖培养阶段,(4)壮苗生根阶段和(5)练苗及移栽;当足茎毛兰试管苗长至3-4厘米时,移栽前在温室中自然光照下炼苗10天左右后,温室保持15-25℃的温度、70%以上的湿度、78-80%的遮阴并通风,足茎毛兰即可正常生长,种苗的移栽成活率可达93%以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足茎毛兰组培快繁方法,可大大提高种苗的繁殖系数,获得品相高度一致的种苗,便于大规模的工厂化种植;对兰科植物的研究和开发,注意品种具体属性研究,再选用具体方法,在珍稀植物保护开发及可持续利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2884979A
公开(公告)日:2013-01-23
申请号:CN201210343432.3
申请日:2012-09-17
Applicant: 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足茎毛兰组培快繁方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外植体的建立,(2)原球茎萌发阶段,(3)增殖培养阶段,(4)壮苗生根阶段和(5)练苗及移栽;当足茎毛兰试管苗长至3-4厘米时,移栽前在温室中自然光照下炼苗10天左右后,温室保持15-25℃的温度、70%以上的湿度、78-80%的遮阴并通风,足茎毛兰即可正常生长,种苗的移栽成活率可达93%以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足茎毛兰组培快繁方法,可大大提高种苗的繁殖系数,获得品相高度一致的种苗,便于大规模的工厂化种植;对兰科植物的研究和开发,注意品种具体属性研究,再选用具体方法,在珍稀植物保护开发及可持续利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2522116A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011536894.8
申请日:2020-12-23
Applicant: 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IPC: C12N1/14 , C12P17/04 , C12P7/06 , C12P7/26 , C12P7/04 , C12P7/24 , C12P5/00 , C12P17/18 , C11B9/02 , C12R1/6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组小叶兜兰根内产香真菌及应用,命名为Tulasnella.sp XYDL003和Tulasnella.sp XYDL040,该两株菌株已于2020年5月15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简称CCTCC,武汉市武昌珞珈山,邮编:430072),保藏号分别为CCTCC M 2020122和CCTCC M 2020123。所述产香真菌从小叶兜兰根系分离获得,具有浓郁的水果香味,其产生的香气代谢产物中,丙位癸内酯具有强烈的椰子和桃子果香香气,该菌的发现为替代植物原来生产香精香料提供了一种新的微生物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1727753A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2010732909.1
申请日:2020-07-27
Applicant: 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IPC: A01G2/10 , A01G9/029 , A01G24/12 , A01G24/28 , A01G17/00 , A01N59/26 , A01N43/38 , A01N37/10 , A01N43/08 , A01N37/40 , A01P21/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茶栽培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金花茶快速育苗与高效栽培的方法,即穗条的物种选择;插条处理;生根剂配制;圃地准备;扦插方法;圃地与苗木管理;高效栽培。本发明的方法穗条利用率高,当年嫩枝、2-3年老枝均可,前提为有腋芽存在,均可作为繁育材料。本方法生根率高,根系发达,所繁育苗木生根以皮孔生根为主,生根率接近100%;每条插穗生根10条以上,根系发达;生根周期短,2周内出根。本发明的苗圃管护方法符合金花茶物种扦插生根生物学特性所需。本发明中造林需要选择砂页岩发育的黄壤土,林分密闭度在0.6-0.7之间,或选择阴坡栽种,日常管护施加农家肥,栽培所得叶片有效物质积累丰富,品质优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