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540564B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310607273.1
申请日:2023-05-26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5B1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ROS和半实物仿真的轨道检测机器人仿真方法,包括进行轨道检测机器人转动惯量和角度空间参数建模,通过SDF文件描述以精确机器人的动力仿真细节;进行轨道环境仿真,将包含钢轨滚动摩擦参数的SDF模型导入Gazebo中进行仿真;安装虚拟IMU传感器,实时接收仿真传感器发送的速度信号并传输到OneDrive中,OneDrive将接收到的信号转换为PWM波控制直流电机,并展示在Rviz中;通过仿真相机实时拍摄仿真轨道板裂纹信息图像并通过网络模型对图像进行检测后将检测结果在Rviz中显示。本发明在仿真环境中可以快速验证轨道检测机器人在道岔以及爬坡时的动力学性能,节省了装配与制造的时间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1041899A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911221176.9
申请日:2019-12-03
Applicant: 长安大学 ,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西南大学 ,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磁致伸缩材料的智能发电轨道板,所述轨道板包括用于固定钢轨的轨下垫板,轨下垫板下方设置有磁致伸缩发电装置;所述磁致伸缩发电装置包括磁致伸缩棒,磁致伸缩棒外周设置有感应线圈,钢轨的振动影响磁致伸缩棒,使感应线圈产生感应电动势,从而将振动能量转换为电能。本发明利用磁致伸缩材料的逆效应实现振动能量转换,同时利用钢丝绳的摩擦阻尼实现轨道结构的再次减振,两种减振系统的共同作用使得该结构的减振频率宽,减振效果好。磁致伸缩材料在实现轨道结构减振的同时,完成了振动能量的收集,并将振动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可实现轨道结构振动的无源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4580144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210047282.5
申请日:2022-01-17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9/50 , G06T1/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近场动力学问题的加速计算领域,尤其涉及近场动力学问题的GPU并行实施方法。本发明提供了近场动力学问题的GPU并行实施方法,利用GPU设备,使用其读写效率高的寄存器和共享内存进行计算,以及常量参数使用有广播机制的常量内存,从而实现了远高于现有方法的加速效果,克服了未能充分利用GPU设备和并行方案,导致的计算效率提升有限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540564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607273.1
申请日:2023-05-26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5B1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ROS和半实物仿真的轨道检测机器人仿真方法,包括进行轨道检测机器人转动惯量和角度空间参数建模,通过SDF文件描述以精确机器人的动力仿真细节;进行轨道环境仿真,将包含钢轨滚动摩擦参数的SDF模型导入Gazebo中进行仿真;安装虚拟IMU传感器,实时接收仿真传感器发送的速度信号并传输到OneDrive中,OneDrive将接收到的信号转换为PWM波控制直流电机,并展示在Rviz中;通过仿真相机实时拍摄仿真轨道板裂纹信息图像并通过网络模型对图像进行检测后将检测结果在Rviz中显示。本发明在仿真环境中可以快速验证轨道检测机器人在道岔以及爬坡时的动力学性能,节省了装配与制造的时间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1041899B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1911221176.9
申请日:2019-12-03
Applicant: 长安大学 ,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西南大学 ,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磁致伸缩材料的智能发电轨道板,所述轨道板包括用于固定钢轨的轨下垫板,轨下垫板下方设置有磁致伸缩发电装置;所述磁致伸缩发电装置包括磁致伸缩棒,磁致伸缩棒外周设置有感应线圈,钢轨的振动影响磁致伸缩棒,使感应线圈产生感应电动势,从而将振动能量转换为电能。本发明利用磁致伸缩材料的逆效应实现振动能量转换,同时利用钢丝绳的摩擦阻尼实现轨道结构的再次减振,两种减振系统的共同作用使得该结构的减振频率宽,减振效果好。磁致伸缩材料在实现轨道结构减振的同时,完成了振动能量的收集,并将振动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可实现轨道结构振动的无源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4580144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210047282.5
申请日:2022-01-17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9/50 , G06T1/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近场动力学问题的加速计算领域,尤其涉及近场动力学问题的GPU并行实施方法。本发明提供了近场动力学问题的GPU并行实施方法,利用GPU设备,使用其读写效率高的寄存器和共享内存进行计算,以及常量参数使用有广播机制的常量内存,从而实现了远高于现有方法的加速效果,克服了未能充分利用GPU设备和并行方案,导致的计算效率提升有限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20031963U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21614120.1
申请日:2023-06-25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B61K9/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轨波磨精细测量与三维重建设备,包括轨道移动平台、激光传感器组、线激光轮廓扫描仪、旋转编码器和供电盒,轨道移动平台两端通过轨道轮滚动支撑于钢轨上,轨道移动平台两端设有沿钢轨中心线延伸的第一支架,两个第一支架上均设有激光传感器组,轨道移动平台两端均设有线激光轮廓扫描仪且两个线激光轮廓扫描仪分别与两组激光传感器组对应,旋转编码器设于轨道轮的轮轴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利用弦测法计算钢轨波磨是否超限的基础上,对超限的钢轨波磨位置进行精细化扫描和三维重建,实现了二维波磨曲线和三维波磨曲面的提取,进而可满足更多的维修策略制定与现场打磨需求。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