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持气动性能优化的叶片模型重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82625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366561.8

    申请日:2022-04-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支持气动性能优化的叶片模型重构方法,首先获取修补后破损叶片的三维几何模型,在破损位置均匀截取多个破损叶型并抽取叶型的破损中弧线;然后根据叶型修复参数,对破损中弧线进行修复并生成叶型缺失区域的重构曲线;接下来光顺连接破损叶型重构曲线和未损伤曲线,形成修复后的完整叶型;在获得完整叶型后,对完整叶型进行气动性能研究,若不满足气动要求,调整修复参数,重复上述步骤;最后将所有修复后满足气动要求的完整叶型拟合成三维模型即叶片三维重构模型。本发明适用于前、后缘破损的压气机叶片的模型重构,不受压气机叶片类型、破损位置和破损大小的限制,具有较强的通用性。

    一种应用于五轴低熔点合金3D打印机的防干涉喷头

    公开(公告)号:CN110814349B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1911068935.2

    申请日:2019-11-05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应用于五轴低熔点合金3D打印机的防干涉喷头,属于3D打印领域;包括喷头机架、送丝组件和针管组件;所述喷头机架顶部通过直线轴承安装于3D打印机的X轴和Y轴上,使得整个防干涉喷头能够沿3D打印机的X轴或Y轴移动;送丝组件安装于喷头机架的侧壁上,采用电机控制送丝齿轮转动,与滚丝轮配合驱动金属丝从滚丝轮和送丝齿轮之间竖直向下移动;针管组件固定于喷头机架底面设置的通孔内,针管周壁上相对两侧设置有气管口,通过气管接头与外接气管连通,从而通过气管输入、输出的气流量来控制低熔点合金的喷出流量。由于针头细长,占用空间小避免与零件发生干涉;通过调整流入、流出的气体流量以及金属丝的速度,控制金属熔液的喷涂流量。

    一种提升预旋喷嘴内腔磨粒流抛光效果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60682B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2010321433.2

    申请日:2020-04-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升预旋喷嘴内腔磨粒流抛光效果的方法,先在环形腔体的下段、靠近每个叶片处安装导流块,从而在环形腔体内分隔出用于抛光叶片表面的导流通道,将磨料流经该通道,以完成对每个叶片表面的抛光;再除去导流块,并在环形腔体上段内置入第一型芯,从而在环形腔体内分隔出用于抛光外圆管内壁面的磨料导流通道,将磨料流经该通道,以完成对外圆管内壁面的抛光;再除去第一型芯,并在环形腔体上段内置入第二型芯,从而在环形腔体内分隔出用于抛光内圆管外壁面的磨料导流通道,将磨料流经该通道,以完成对内圆管外壁面的抛光。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利用磨粒流对预旋喷嘴内腔抛光时,抛光效果不佳的问题。

    应用于航空发动机预旋喷嘴内腔表面光整的磨粒流工装

    公开(公告)号:CN110370158A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910766714.6

    申请日:2019-08-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航空发动机预旋喷嘴内腔表面光整的磨粒流工装,用于解决现有航空发动机预旋喷嘴内腔表面抛光无工装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是包括底座、密封垫、缸筒、盖板、内侧定位环、外侧定位环、型芯、压板和导流,所述底座、缸筒和盖板固连形成一个密闭空间。导流位于内侧定位环和外侧定位环之间,通过圆柱销将三者固定成整体。外侧定位环通过内六角圆柱头螺钉固定于底座上。型芯位于预旋喷嘴内腔,并通过内六角圆柱头螺钉固定于外侧定位环上,多个型芯周向组成一个整圆。压板位于预旋喷嘴上,等长双头螺柱将底座与压板紧固。导流提升了预旋喷嘴叶片抛光的均匀性;型芯提高了抛光的一致性;等长双头螺柱解决了预旋喷嘴震动的技术问题。

    一种支持气动性能优化的叶片模型重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82625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210366561.8

    申请日:2022-04-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支持气动性能优化的叶片模型重构方法,首先获取修补后破损叶片的三维几何模型,在破损位置均匀截取多个破损叶型并抽取叶型的破损中弧线;然后根据叶型修复参数,对破损中弧线进行修复并生成叶型缺失区域的重构曲线;接下来光顺连接破损叶型重构曲线和未损伤曲线,形成修复后的完整叶型;在获得完整叶型后,对完整叶型进行气动性能研究,若不满足气动要求,调整修复参数,重复上述步骤;最后将所有修复后满足气动要求的完整叶型拟合成三维模型即叶片三维重构模型。本发明适用于前、后缘破损的压气机叶片的模型重构,不受压气机叶片类型、破损位置和破损大小的限制,具有较强的通用性。

    一种前缘损伤重构叶型的几何优化方法、叶片修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95421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101788.0

    申请日:2023-08-30

    Abstract: 为了解决传统叶型的几何优化方法无法应用于重构叶型优化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前缘损伤重构叶型的几何优化方法、叶片修复方法。本发明推导了几何参数和修复参数之间的关系,建立了修复参数的计算方法,可以根据指定几何参数计算出重构方法所需要的修复参数,如此,重构方法便能够根据本发明计算的修复参数计算出指定几何参数的重构叶型,然后对该指定几何参数的重构叶型进行几何优化且在进行几何优化时不需要对整个叶型参数化,能够保证重构叶型未损伤区域的曲线不发生变化,以及保证损伤区域的变化位于损伤叶片上的填充材料内。因此,基于本发明的修复方法进行叶片修复加工,可以避免叶片表面产生过切和欠切,保证了叶片表面的正确加工。

    一种叶片加工误差非线性回归关系建模方法、介质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8211338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326360.4

    申请日:2024-03-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航空发动机压气机叶片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叶片加工误差非线性回归关系建模方法、介质及设备,包括:获取叶片的加工误差数据及增广后的目标加工误差数据;建立目标加工误差数据的因子分析模型,并对目标加工误差数据进行分组;获取每组目标加工误差数据内的关键加工误差数据,并获取样本数据;获取每组样本数据训练后对应的神经网络;获取每组样本数据中关键误差和其对应的非加工误差数据的非线性回归关系。本发明得到关键加工误差与同组内的其他误差之间明确的多元非线性回归关系,基于关键加工误差与同组内的其他误差之间明确的多元非线性回归关系,为后续优化叶片设计方法,改善叶片的加工工艺提供研究基础。

    应用于航空发动机预旋喷嘴内腔表面光整的磨粒流工装

    公开(公告)号:CN110370158B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1910766714.6

    申请日:2019-08-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航空发动机预旋喷嘴内腔表面光整的磨粒流工装,用于解决现有航空发动机预旋喷嘴内腔表面抛光无工装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是包括底座、密封垫、缸筒、盖板、内侧定位环、外侧定位环、型芯、压板和导流,所述底座、缸筒和盖板固连形成一个密闭空间。导流位于内侧定位环和外侧定位环之间,通过圆柱销将三者固定成整体。外侧定位环通过内六角圆柱头螺钉固定于底座上。型芯位于预旋喷嘴内腔,并通过内六角圆柱头螺钉固定于外侧定位环上,多个型芯周向组成一个整圆。压板位于预旋喷嘴上,等长双头螺柱将底座与压板紧固。导流提升了预旋喷嘴叶片抛光的均匀性;型芯提高了抛光的一致性;等长双头螺柱解决了预旋喷嘴震动的技术问题。

    一种提升预旋喷嘴内腔磨粒流抛光效果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60682A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2010321433.2

    申请日:2020-04-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升预旋喷嘴内腔磨粒流抛光效果的方法,先在环形腔体的下段、靠近每个叶片处安装导流块,从而在环形腔体内分隔出用于抛光叶片表面的导流通道,将磨料流经该通道,以完成对每个叶片表面的抛光;再除去导流块,并在环形腔体上段内置入第一型芯,从而在环形腔体内分隔出用于抛光外圆管内壁面的磨料导流通道,将磨料流经该通道,以完成对外圆管内壁面的抛光;再除去第一型芯,并在环形腔体上段内置入第二型芯,从而在环形腔体内分隔出用于抛光内圆管外壁面的磨料导流通道,将磨料流经该通道,以完成对内圆管外壁面的抛光。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利用磨粒流对预旋喷嘴内腔抛光时,抛光效果不佳的问题。

    一种应用于五轴低熔点合金3D打印机的防干涉喷头

    公开(公告)号:CN110814349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1068935.2

    申请日:2019-11-05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应用于五轴低熔点合金3D打印机的防干涉喷头,属于3D打印领域;包括喷头机架、送丝组件和针管组件;所述喷头机架顶部通过直线轴承安装于3D打印机的X轴和Y轴上,使得整个防干涉喷头能够沿3D打印机的X轴或Y轴移动;送丝组件安装于喷头机架的侧壁上,采用电机控制送丝齿轮转动,与滚丝轮配合驱动金属丝从滚丝轮和送丝齿轮之间竖直向下移动;针管组件固定于喷头机架底面设置的通孔内,针管周壁上相对两侧设置有气管口,通过气管接头与外接气管连通,从而通过气管输入、输出的气流量来控制低熔点合金的喷出流量。由于针头细长,占用空间小避免与零件发生干涉;通过调整流入、流出的气体流量以及金属丝的速度,控制金属熔液的喷涂流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