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弹性匹配的目标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00136B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310351171.4

    申请日:2013-08-13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弹性匹配的目标识别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用轮廓提取算法提取出目标的轮廓特征;S2、计算出目标轮廓上每个点的曲率值;S3、将轮廓点按照曲率值的大小进行分层描述;S4、将不同目标的轮廓特征分段采用PCA‑SC距离进行相似性度量;S5、将目标的轮廓特征分段进行可靠性度量;S6、将目标相似性和可靠性指标归一化,采用弹性匹配距离进行目标后识别。本发明可以对目标形状进行有效的相似性度量,对目标特征描述具有更大的区分度,具有尺度不变性、旋转不变性和平移不变性,提高了识别的准确率和鲁棒性,减小了计算复杂度。

    基于PCA-SC算法的形状匹配和目标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36520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310096658.2

    申请日:2013-03-25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PCA-SC算法的形状匹配和目标识别方法,包括:对目标图像进行预处理,滤除目标图像中的部分噪声;提取目标图像的边缘;提取边界轮廓点信息,并求出轮廓点的直角坐标参数;将轮廓点由直角坐标转化为极坐标,得到每个点对应的对数极坐标直方图,形成局部特征描述符;形成协方差矩阵,提取出该矩阵较大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采用线性变换方法将矩阵由高维降至低维,形成新的特征矩阵用于形状匹配和目标识别;计算匹配度,获得目标图像与每个模板图像之间的匹配度值。本发明可以对图像形状进行特征的提取和有效表示,具有尺度不变性、旋转不变性和平移不变性,提高了识别的准确率和效率,有效抑制噪声的干扰。

    小分子化合物P7C3的新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8685906A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810476522.7

    申请日:2018-05-17

    Applicant: 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31/403 A61P25/00 A61P25/16 A61P2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小分子化合物P7C3的新应用,P7C3是一种氨丙基咔唑类小分子化学物。本发明公开了小分子化合物P7C3可作为一种神经炎症的抑制剂新应用,动物实验证明:通过给小鼠中脑黑质区注射LPS模拟帕金森病的炎症模型,实验数据表明,预先通过腹腔注射给予小鼠P7C3可以抑制LPS刺激引起的小鼠中脑区域炎症因子iNOS、COX‑2、IL‑6、TNF‑α的上调。同时,相比LPS注射组,P7C3预处理组小鼠中脑黑质区小胶质细胞的标志物iba1的强度也明显降低,说明该小分子化合物对于LPS诱导的神经炎症有抑制作用。

    弱光照条件下的列车转向架边缘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95225B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310123686.9

    申请日:2013-04-10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弱光照条件下的列车转向架边缘检测方法,包括:基于中值滤波法对目标图像进行预处理;采用全局亮度调节函数,对目标图像中暗区细节区域的亮度进行非线性调节;使用局部多尺度Retinex算法增强目标图像的边缘特征;构造小波函数,对目标图像进行小波变换,生成模图和相角图;在模图中寻找沿相角方向模的极大值点,生成边缘图像,并将其它像素点标记为零;将模相近、相角相似的非零像素点联接,删除长度小于预设长度阈值的孤立链,利用数学形态学中的腐蚀运算,对所得到的边缘加以细化,得到单像素宽的边缘。本发明可以对在弱光源条件下拍摄的列车转向架图像的边缘提取,实现了提取图像最本质的特征的目的,有利于后续的故障识别。

    基于PCA-SC算法的形状匹配和目标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36520A

    公开(公告)日:2013-06-05

    申请号:CN201310096658.2

    申请日:2013-03-25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PCA-SC算法的形状匹配和目标识别方法,包括:对目标图像进行预处理,滤除目标图像中的部分噪声;提取目标图像的边缘;提取边界轮廓点信息,并求出轮廓点的直角坐标参数;将轮廓点由直角坐标转化为极坐标,得到每个点对应的对数极坐标直方图,形成局部特征描述符;形成协方差矩阵,提取出该矩阵较大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采用线性变换方法将矩阵由高维降至低维,形成新的特征矩阵用于形状匹配和目标识别;计算匹配度,获得目标图像与每个模板图像之间的匹配度值。本发明可以对图像形状进行特征的提取和有效表示,具有尺度不变性、旋转不变性和平移不变性,提高了识别的准确率和效率,有效抑制噪声的干扰。

    一种高空电缆除冰装置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361312B

    公开(公告)日:2013-12-04

    申请号:CN201110299418.3

    申请日:2011-09-2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空电缆除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机架,所述机架由上、下梁及分别连接上、下梁的两个侧梁构成,所述两个侧梁中的一个侧梁上下两端分别与上、下梁连接,另一个侧梁的下端与下梁连接,上端与所述上梁间开设有缺口,所述上梁内侧设有爬行机构,与所述爬行机构配合在所述机架内侧设有固定夹持机构,所述第一至第四机架的下梁上连接行走传动机构,所述第一机架的外端连接有除冰机构。本发明除冰效率更高、安全性也较好,同时操控简单,适应性强。

    弱光照条件下的列车转向架边缘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95225A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申请号:CN201310123686.9

    申请日:2013-04-10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弱光照条件下的列车转向架边缘检测方法,包括:基于中值滤波法对目标图像进行预处理;采用全局亮度调节函数,对目标图像中暗区细节区域的亮度进行非线性调节;使用局部多尺度Retinex算法增强目标图像的边缘特征;构造小波函数,对目标图像进行小波变换,生成模图和相角图;在模图中寻找沿相角方向模的极大值点,生成边缘图像,并将其它像素点标记为零;将模相近、相角相似的非零像素点联接,删除长度小于预设长度阈值的孤立链,利用数学形态学中的腐蚀运算,对所得到的边缘加以细化,得到单像素宽的边缘。本发明可以对在弱光源条件下拍摄的列车转向架图像的边缘提取,实现了提取图像最本质的特征的目的,有利于后续的故障识别。

    一种复杂3D运动识别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050461B

    公开(公告)日:2017-05-03

    申请号:CN201410307841.7

    申请日:2014-06-30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杂3D运动识别方法及装置,本发明首先采样运动轨迹获得多个轨迹点,然后在分别获得每个轨迹点的类别和尺度信息,将每个轨迹点类别和尺度信息依次排列作为整个运动轨迹的描述子,从而获得运动轨迹的特征信息,依据特征信息与数据库进行匹配,从而获得匹配后的运动类型,完成运动识别。本发明能够有效的利用运动轨迹的显著特征来进行运动识别,从而提高了3D复杂运动识别精度和准确率。

    一种复杂3D运动识别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050461A

    公开(公告)日:2014-09-17

    申请号:CN201410307841.7

    申请日:2014-06-30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杂3D运动识别方法及装置,本发明首先采样运动轨迹获得多个轨迹点,然后在分别获得每个轨迹点的类别和尺度信息,将每个轨迹点类别和尺度信息依次排列作为整个运动轨迹的描述子,从而获得运动轨迹的特征信息,依据特征信息与数据库进行匹配,从而获得匹配后的运动类型,完成运动识别。本发明能够有效的利用运动轨迹的显著特征来进行运动识别,从而提高了3D复杂运动识别精度和准确率。

    一种高空电缆除冰装置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361312A

    公开(公告)日:2012-02-22

    申请号:CN201110299418.3

    申请日:2011-09-2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空电缆除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机架,所述机架由上、下梁及分别连接上、下梁的两个侧梁构成,所述两个侧梁中的一个侧梁上下两端分别与上、下梁连接,另一个侧梁的下端与下梁连接,上端与所述上梁间开设有缺口,所述上梁内侧设有爬行机构,与所述爬行机构配合在所述机架内侧设有固定夹持机构,所述第一至第四机架的下梁上连接行走传动机构,所述第一机架的外端连接有除冰机构。本发明除冰效率更高、安全性也较好,同时操控简单,适应性强。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