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星轮系加载的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841959B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610422354.4

    申请日:2016-06-13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行星轮系加载的试验装置,包括功率流封闭系统,其中,被测行星轮系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减速机的输入轴和第二减速机的输出轴,扭矩加载机构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二减速机的输入轴和第一减速机的输出轴,驱动电机连接第一减速机的输入端。第一减速机输出的功率通过扭矩加载机构传送给第二减速机,第二减速机的输出端通过被测行星轮系传回给第一减速机从而实现功率流的封闭,驱动电机为系统提供动力,并补偿功率流封闭系统的功率损耗。当驱动电机输出的功率不同时,扭矩加载机构两侧的转速不同,从而使得施加给被测行星轮系的载荷不同,完成实验。由于本申请采用功率流封闭的方式,可避免能量的浪费,降低功率损耗。

    一种基于稀疏表示的信号中瞬态成分检测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792000B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410057100.8

    申请日:2014-02-20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稀疏表示的信号中瞬态成分检测方法及装置,用于检测和提取信号中瞬态成分,结果表示简洁且对噪声敏感度小。本发明方法包括:对输入信号进行模/数转换,获得检测信号;计算所述检测信号的最优小波基底;对所述最优小波基底进行扩充,构造最优小波原子库;根据所述最优小波原子库,利用分裂增广拉格朗日收缩算法求解优化方程,并确定出所述检测信号在所述最优小波原子库上的稀疏表示系数;对所述稀疏表示系数取阈值,获得特征稀疏表示系数;根据所述特征稀疏表示系数,确定出所述检测信号中瞬态成分的发生时刻;根据所述检测信号中瞬态成分的发生时刻,确定所述检测信号中瞬态成分的周期。

    信号中瞬态成分稀疏表示检测方法及装置、故障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54353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198242.6

    申请日:2014-05-12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号中瞬态成分稀疏表示检测方法及装置,本发明方法包括:对输入信号进行模/数转换,获得检测信号;对检测信号建立最优小波原子库和最小优化方程;根据所述最优小波原子库建立优化迭代法求解最小优化方程,并确定出所述检测信号在所述最优小波原子库上的稀疏表示系数;根据所述稀疏表示系数,确定出所述检测信号中瞬态成分的发生时刻;根据所述检测信号中瞬态成分的发生时刻,针对含周期性瞬态成分的信号,确定所述检测信号中瞬态成分的周期。本发明用于检测和提取信号中瞬态成分,结果表示简洁且对噪声敏感度小。

    基于弹性匹配的目标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00136A

    公开(公告)日:2013-11-20

    申请号:CN201310351171.4

    申请日:2013-08-13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弹性匹配的目标识别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用轮廓提取算法提取出目标的轮廓特征;S2、计算出目标轮廓上每个点的曲率值;S3、将轮廓点按照曲率值的大小进行分层描述;S4、将不同目标的轮廓特征分段采用PCA-SC距离进行相似性度量;S5、将目标的轮廓特征分段进行可靠性度量;S6、将目标相似性和可靠性指标归一化,采用弹性匹配距离进行目标后识别。本发明可以对目标形状进行有效的相似性度量,对目标特征描述具有更大的区分度,具有尺度不变性、旋转不变性和平移不变性,提高了识别的准确率和鲁棒性,减小了计算复杂度。

    一种基于参数化多普勒瞬态模型的列车轮对轴承故障瞬态特征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424388B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510789876.3

    申请日:2015-11-17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参数化多普勒瞬态模型的列车轮对轴承故障瞬态特征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基于单边Laplace小波的参数化周期模型;根据多普勒效应,建立参数化多普勒瞬态模型;将参数化多普勒瞬态模型和列车轴承故障检测信号进行相关匹配,计算相关系数;由建立的参数化多普勒瞬态模型和真实列车轴承故障信号的相关系数作为一个定量手段去最优化周期参数T,阻尼系数ζ和离散频率f,建立最优化的周期性瞬态模型及其多普勒瞬态模型,最后结合模型最优参数及轴承运动参数判断出故障类型。本发明方法能够处理受多普勒效应影响的列车轴承信号,精确诊断轴承的故障。

    强度和梯度稀疏约束下的图像平滑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23245B

    公开(公告)日:2018-01-12

    申请号:CN201510220885.0

    申请日:2015-05-05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强度和梯度稀疏约束下的图像平滑方法,通过建立基于原图像像素强度和梯度的图像平滑的约束函数,构造原图像与平滑图像的最小二乘模型,向最小二乘模型加入约束函数,建立平滑能量目标函数,引入两辅助变量分别代替目标函数中的强度和梯度,加上两项误差惩罚项,建立图像平滑最小化模型,通过计算最小化模型两辅助变量的值,计算最小化模型的解析解S得平滑图像矩阵。本发明的强度和梯度稀疏约束下的图像平滑方法,综合利用了图像的全局特征和局部特征,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达到了提高准确率、鲁棒性,减少计算量的目的。

    基于同底三角形面积描述的目标识别和形状检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66854B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510226602.3

    申请日:2015-05-06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同底三角形面积描述的目标识别和形状检索方法,包括:S1、提取出目标图像的边缘特征,采用轮廓提取算法提取出目标轮廓特征;S2、根据所提取出的目标轮廓特征构造每个轮廓点的同底三角形集合,计算所有三角形的面积,作为同底三角形面积描述子;S3、采用分段平均的方法平滑同底三角形面积描述子,以形成同底三角形面积特征描述矩阵;S4、将同底三角形面积特征描述矩阵按行局部归一化,以形成最终特征描述矩阵;S5、采用加权L1范数计算平滑归一化后的同底三角形面积描述矩阵中的每列之间的距离,以得到匹配代价矩阵;S6、采用动态规划对匹配代价矩阵进行相似度匹配。

    信号中瞬态成分稀疏表示检测方法及装置、故障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54353A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410198242.6

    申请日:2014-05-12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号中瞬态成分稀疏表示检测方法及装置,本发明方法包括:对输入信号进行模/数转换,获得检测信号;对检测信号建立最优小波原子库和最小优化方程;根据所述最优小波原子库建立优化迭代法求解最小优化方程,并确定出所述检测信号在所述最优小波原子库上的稀疏表示系数;根据所述稀疏表示系数,确定出所述检测信号中瞬态成分的发生时刻;根据所述检测信号中瞬态成分的发生时刻,针对含周期性瞬态成分的信号,确定所述检测信号中瞬态成分的周期。本发明用于检测和提取信号中瞬态成分,结果表示简洁且对噪声敏感度小。

    基于弹性匹配的目标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00136B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310351171.4

    申请日:2013-08-13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弹性匹配的目标识别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用轮廓提取算法提取出目标的轮廓特征;S2、计算出目标轮廓上每个点的曲率值;S3、将轮廓点按照曲率值的大小进行分层描述;S4、将不同目标的轮廓特征分段采用PCA‑SC距离进行相似性度量;S5、将目标的轮廓特征分段进行可靠性度量;S6、将目标相似性和可靠性指标归一化,采用弹性匹配距离进行目标后识别。本发明可以对目标形状进行有效的相似性度量,对目标特征描述具有更大的区分度,具有尺度不变性、旋转不变性和平移不变性,提高了识别的准确率和鲁棒性,减小了计算复杂度。

    一种行星轮系加载的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841959A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610422354.4

    申请日:2016-06-13

    Applicant: 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13/021 G01M13/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行星轮系加载的试验装置,包括功率流封闭系统,其中,被测行星轮系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减速机的输入轴和第二减速机的输出轴,扭矩加载机构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二减速机的输入轴和第一减速机的输出轴,驱动电机连接第一减速机的输入端。第一减速机输出的功率通过扭矩加载机构传送给第二减速机,第二减速机的输出端通过被测行星轮系传回给第一减速机从而实现功率流的封闭,驱动电机为系统提供动力,并补偿功率流封闭系统的功率损耗。当驱动电机输出的功率不同时,扭矩加载机构两侧的转速不同,从而使得施加给被测行星轮系的载荷不同,完成实验。由于本申请采用功率流封闭的方式,可避免能量的浪费,降低功率损耗。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