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杂化型等离子共振增强的红外探测器

    公开(公告)号:CN109659387A

    公开(公告)日:2019-04-19

    申请号:CN201811581248.6

    申请日:2018-12-24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电探测和传感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基于金属吸收的光探测器的制备成本偏高、光吸收不高和吸收波段调制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杂化型等离子共振增强的红外探测器,利用金属微纳米孔阵列层/半导体薄膜/金属薄膜复合结构构筑基于金属吸收的热电子红外探测器;通过激发顶层金属微纳米孔阵列的局域等离子共振、底层金属薄膜的表面等离激元,以及将两者耦合起来形成的杂化型等离子共振来极大增加金属对入射光的吸收,并将上下两层金属吸收光产生的热载流子均注入到中间半导体层,从而得到可观的光响应度;通过调控顶层微纳米孔的周期和直径、中间半导体层的厚度和折射率可以实现从近红外到中红外的可调光谱吸收。

    基于杂化型等离子共振增强的红外探测器

    公开(公告)号:CN109659387B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1811581248.6

    申请日:2018-12-24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电探测和传感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基于金属吸收的光探测器的制备成本偏高、光吸收不高和吸收波段调制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杂化型等离子共振增强的红外探测器,利用金属微纳米孔阵列层/半导体薄膜/金属薄膜复合结构构筑基于金属吸收的热电子红外探测器;通过激发顶层金属微纳米孔阵列的局域等离子共振、底金属膜层的表面等离激元,以及将两者耦合起来形成的杂化型等离子共振来极大增加金属对入射光的吸收,并将上下两层金属吸收光产生的热载流子均注入到中间半导体层,从而得到可观的光响应度;通过调控顶层微纳米孔的周期和直径、中间半导体层的厚度和折射率可以实现从近红外到中红外的可调光谱吸收。

    一种用于制作红外探测器的复合结构及红外探测器

    公开(公告)号:CN209087884U

    公开(公告)日:2019-07-09

    申请号:CN201822171481.9

    申请日:2018-12-24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电探测和传感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基于金属吸收的光探测器光吸收不高和吸收波段调制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用于制作红外探测器的复合结构,利用金属微纳米孔阵列层/半导体薄膜/金属薄膜复合结构构筑基于金属吸收的热电子红外探测器;通过激发顶层金属微纳米孔阵列的局域等离子共振、底层金属薄膜的表面等离激元,以及将两者耦合起来形成的杂化型等离子共振来极大增加金属对入射光的吸收,并将上下两层金属吸收光产生的热载流子均注入到中间半导体层,从而得到可观的光响应度;通过调控顶层微纳米孔的周期和直径、中间半导体层的厚度和折射率可以实现从近红外到中红外的可调光谱吸收。

    回字形VC基板散热模组
    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3182648U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2022499483.8

    申请日:2020-11-03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nventor: 徐玉亭 王伟 陈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回字形VC基板散热模组,包括VC均热板主体,所述VC均热板主体上四角位置处设置有安装孔,所述VC均热板主体的上端面上设置有若干个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部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通过锁紧孔和螺栓固定安装在安装槽内部,所述安装板上固定安装有导热板,左右两侧的导热板上设置有第一散热组件,本实用新型为回字形VC基板散热模组,通过设置第一散热鳍片、石墨烯层和冷却管等,达到了提高散热模组的散热性能,扩展性高,方便使用等效果,解决了目前的VC基板散热模组,散热性能较低,可扩展性较差,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