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403682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11161415.9
申请日:2020-10-27
Applicant: 福建品品香茶业有限公司 ,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白茶静电除杂降尘装置,属于茶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该白茶静电除杂降尘装置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机架上的进料装置、吸尘装置和除杂装置;进料装置包括进料斗、进料板和推料杆;进料板上设有开口,开口处设有茶叶滤网;吸尘装置包括风筒和风筒内的风机、除尘管和茶尘滤网;除尘管包括内部中空的滚筒和设置于滚筒内的喷水管;除杂装置包括送料板、出料板、水平传输带、静电发生辊、静电消除辊。该白茶静电除杂降尘装置可对茶尘进行集中分离收集,可有效避免茶尘在设备中大量积累损坏设备的问题,同时也避免了茶尘悬浮在空气中被作业人员吸入的风险;茶尘中还含有大量的茶多酚,集中收集后的茶尘可用于二次开发利用。
-
-
公开(公告)号:CN110122608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910514771.5
申请日:2019-06-14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产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有高保留率EGCG的乌龙茶初制加工方法。本发明通过低温萎凋和做青环节,缩短萎凋和做青时间,避免或减少因为酶类氧化诱导引发的EGCG含量的大幅降低。提升了乌龙茶加工效率。同时通过做青过程中的密闭环境,使多酚氧化酶等物质由于缺乏氧气而无法诱导EGCG氧化,增加成品乌龙茶中EGCG的含量。通过杀青,使乌龙茶中的酶类物质钝化,无法氧化EGCG,最后通过烘焙固定茶叶品质。经过对比,传统乌龙茶的EGCG含量为4.62%,而采用本方法后所产乌龙茶中EGCG含量为5.98%,显著提高了成品乌龙茶中EGCG的含量。
-
公开(公告)号:CN106942424A
公开(公告)日:2017-07-14
申请号:CN201710221632.4
申请日:2017-04-06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23F3/16 , A23F3/18 , A23F3/26 , A61K36/185 , A61K36/287 , A61K36/62 , A61K36/82 , A61K230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抑菌功效速溶沙棘茶粉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速溶沙棘茶粉的主要原料按重量份计包括:沙棘叶30‑40份,绿茶20‑30份,罗汉果5‑10份,荷叶5‑10份,枸杞5‑10份,菊花5‑10份。本发明制备的速溶沙棘叶茶粉,流动性强,颗粒度好,香气芳香馥郁,口感醇和,可口怡人,抑菌效果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109275907A
公开(公告)日:2019-01-29
申请号:CN201810900913.7
申请日:2018-08-09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A23L33/105 , A23L19/00 , A23L29/30 , A23L33/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柠檬味茶多酚咀嚼片及其制备方法,以茶多酚,柠檬粉,麦芽糊精、甘露醇、白砂糖、β-环状糊精、硬脂酸镁、维生素C、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和赋形剂混合均匀,混匀后依次制软材、制粒、干燥、整粒、压片和包装,即可得到本产品。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易于制备,具有风险低、周期短、成本低的显著生产,所生产的产品具其产品市场竞争性强;本发明产品不仅保留了茶多酚原有的保健成分和效果,而且具备了更适应消费者口感的风味,可以为消费者提供一种具有柠檬风味的,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咀嚼片。
-
公开(公告)号:CN109007831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900914.1
申请日:2018-08-09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A23L33/105 , A23L33/10 , A23L33/15 , A23P10/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23L33/105 , A23L33/10 , A23L33/15 , A23P10/28 , A23V2002/00 , A23V2200/30 , A23V2250/2132 , A23V2250/2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陈皮味茶多酚咀嚼片及其制备方法,以茶多酚,陈皮粉,麦芽糊精、甘露醇、白砂糖、β‑环状糊精、硬脂酸镁、维生素C、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和赋形剂混合均匀,混匀后依次制软材、制粒、干燥、整粒、压片和包装,即可得到本产品。本发明所涉及的产品原材料价格低廉,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易于制备,具有风险低、周期短、成本低的显著生产,所生产的产品具其产品市场竞争性强。该产品不仅保留了茶多酚原有的保健成分和效果,而且具备了更适应消费者口感的风味,可以为消费者提供一种具有陈皮风味的,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咀嚼片。
-
公开(公告)号:CN108913648A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810765261.0
申请日:2018-07-12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速提取茶树鲜叶茸毛的方法及其应用,具体步骤如下:(1)取带茸毛的茶树芽或叶片等鲜嫩组织,自然放入50ml离心管,在液氮中快速冷冻;(2)手握冷冻后的离心管样品在旋涡混合器上连续振动20s~30s,使样品表面的茸毛摩擦脱落并附着在管壁和管底上;(3)用液氮冷冻过的药匙迅速将附着于管壁和管底上的茸毛刮下,放入液氮冷冻的离心管中保存,重复数次,直至收集到所需量的茸毛。本方法提取出的茸毛样品,最大程度上保持了样品的新鲜,提取出的茸毛能够用于RNA提取,可以用于分子生物学研究和代谢物分析,为茶树茸毛的研究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6046995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310091401.1
申请日:2023-02-03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青叶物理特性及挥发物的乌龙茶智能做青判别方法。做青时有摇青、晾青和做青三种判别模式,三种模式下分别采集的叶温、CO2浓度、不同数量的在制叶电参数及叶层有机挥发物含量,分别标记为Y1‑n、Y2‑n、Y3‑n……Y20‑n、Y21‑n、L1‑n、L2‑n、L3‑n……L18‑n、L19‑n、S1‑n、S2‑n、S3‑n……S17‑n;在摇、晾过程中相应参数数量的70%满足参数变化最小值要求时,即可判定摇、晾或做青达到适度标准,其计算公式以Y1‑n为例:Y1‑n/Y1‑1‑100%=Min摇青完成(n=1,2,3……n)。本发明可高效、智能的对下一步工序的进行与否提供决策支持,进行武夷岩茶智能化做青,克服武夷岩茶做青过程工艺判别人工依赖性强,做青质量不稳定,加工效率低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403682B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011161415.9
申请日:2020-10-27
Applicant: 福建品品香茶业有限公司 ,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白茶静电除杂降尘装置,属于茶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该白茶静电除杂降尘装置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机架上的进料装置、吸尘装置和除杂装置;进料装置包括进料斗、进料板和推料杆;进料板上设有开口,开口处设有茶叶滤网;吸尘装置包括风筒和风筒内的风机、除尘管和茶尘滤网;除尘管包括内部中空的滚筒和设置于滚筒内的喷水管;除杂装置包括送料板、出料板、水平传输带、静电发生辊、静电消除辊。该白茶静电除杂降尘装置可对茶尘进行集中分离收集,可有效避免茶尘在设备中大量积累损坏设备的问题,同时也避免了茶尘悬浮在空气中被作业人员吸入的风险;茶尘中还含有大量的茶多酚,集中收集后的茶尘可用于二次开发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646267A
公开(公告)日:2020-01-03
申请号:CN201911040575.5
申请日:2019-10-29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武夷肉桂茶等级及烘焙程度判别方法,判别方法如下:1)利用待检茶叶样品制备样液:制备第一样液,用于物理特性分析;制备第二样液,用于代谢物提取和UPLC-QqQ-MS分析;2)采集检测信息:采用电导率仪、酸度计、分光测色仪对第一样液进行测定,测得包括pH值、电导率值的9种参数;采用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联用仪对第二样液进行测定,测得14种氨基酸和11种多酚类的含量,构建武夷肉桂茶不同等级及烘焙程度主要滋味物质的检测信息;3)根据待检茶叶样品相应参数是否满足参数范围,进行等级及烘焙程度判别。该方法有利于提高判别的准确性、稳定性和客观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