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122608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910514771.5
申请日:2019-06-14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产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有高保留率EGCG的乌龙茶初制加工方法。本发明通过低温萎凋和做青环节,缩短萎凋和做青时间,避免或减少因为酶类氧化诱导引发的EGCG含量的大幅降低。提升了乌龙茶加工效率。同时通过做青过程中的密闭环境,使多酚氧化酶等物质由于缺乏氧气而无法诱导EGCG氧化,增加成品乌龙茶中EGCG的含量。通过杀青,使乌龙茶中的酶类物质钝化,无法氧化EGCG,最后通过烘焙固定茶叶品质。经过对比,传统乌龙茶的EGCG含量为4.62%,而采用本方法后所产乌龙茶中EGCG含量为5.98%,显著提高了成品乌龙茶中EGCG的含量。
-
公开(公告)号:CN109757273A
公开(公告)日:2019-05-17
申请号:CN201910078925.0
申请日:2019-01-28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A01G17/00 , A01G22/40 , A01G18/00 , A01G18/20 , A01K67/02 , A23K50/10 , A23K10/30 , A23K10/37 , A23K10/12 , A23K10/20 , A23K50/7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园生态种植系统,包括:茶树种植区,用于种植茶树,长成的鲜叶采收后用于加工成茶产品;间套种植区,与茶树种植区之间采用间种或者套种的模式相互设置,间套种植区种植有豆科草本植物;菌菇种植区,设置于茶树种植区和间套种植区附近,用于生产食用菌;肥料生产区,与菌菇种植区相连,用于收集和破碎菌菇种植区采收食用菌后废弃的菌棒,并将其加工成有机肥,用于茶树种植区和间套种植区的肥料。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茶园生态种植系统,利用豆科草本植物的固氮能力为茶树的生长提供有机氮来源,增加茶园陡坡带的土壤植被覆盖,既防止茶园水土流失和生态退化,又可以增加生物多样性,克服作物连作障碍。
-
公开(公告)号:CN109170879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0900967.3
申请日:2018-08-09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A23L33/105 , A23L27/10 , A23P10/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荷叶味茶多酚咀嚼片及其制备方法,以茶多酚,荷叶粉,麦芽糊精、甘露醇、白砂糖、β-环状糊精、硬脂酸镁、维生素C、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和赋形剂混合均匀,混匀后依次制软材、制粒、干燥、整粒、压片和包装,即可得到本产品。本发明所涉及的产品原材料价格低廉,通过一系列加工工艺,得到目标产品。该产品不仅保留了茶多酚原有的保健成分和效果,而且具备了更适应消费者口感的风味,可以为消费者提供一种具有荷叶风味的,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咀嚼片。
-
公开(公告)号:CN109123669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0900901.4
申请日:2018-08-09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A23L33/105 , A23L1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23L33/105 , A23L19/09 , A23V2002/00 , A23V2250/214 , A23V2250/21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山楂味茶多酚咀嚼片及其制备方法,以茶多酚,山楂粉,麦芽糊精、甘露醇、白砂糖、β‑环状糊精、硬脂酸镁、维生素C、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和赋形剂混合均匀,混匀后依次制软材、制粒、干燥、整粒、压片和包装,即可得到本产品。本发明所涉及的产品原材料价格低廉,通过一系列加工工艺,得到目标产品。该产品不仅保留了茶多酚原有的保健成分和效果,而且具备了更适应消费者口感的风味,可以为消费者提供一种具有山楂风味的,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咀嚼片。
-
公开(公告)号:CN105746498A
公开(公告)日:2016-07-13
申请号:CN201610205228.3
申请日:2016-04-05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A01N3/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N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有儿茶素成分的鲜切花保鲜剂,所述的保鲜剂中含有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0.1?0.2g/L、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0.4?0.6g/L、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0.006?0.008g/L、蔗糖15?25g/L。本发明以能完全生物降解的儿茶素类物质和蔗糖为主要成份,克服了现有保鲜剂生理毒性高,易对环境造成污染等缺点,具有保鲜效果好、无污染等特点,可有效延长鲜切花的保鲜期。
-
公开(公告)号:CN102763743B
公开(公告)日:2014-11-19
申请号:CN201210276564.9
申请日:2012-08-06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nventor: 林金科 , 郑金贵 , 金心怡 , 邹双全 , 赵文净 , 杨志坚 , 涂良剑 , 陈云海 , 蔡森源 , 李婧 , 陈华强 , 许明 , 黄志伟 , 陈祖锌 , 吴亮宇 , 郝志龙 , 张明泽 , 孙平 , 林艺端
IPC: A23F3/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速溶茶酯型儿茶素含量的加工工艺,该工艺包括水处理、浸提、过滤、浓缩、干燥,所述浸提包括浸提预处理和三级逆流提取;浸提预处理的条件为:浸提温度20-40℃、浸提时间15min、茶水比1:8—1:12;过滤后保留茶渣,茶渣进行三级逆流提取,得提取液。本发明生产的速溶茶中酯型儿茶素和EGCG含量较高,滋味浓厚,具有更强的保健效果,可更广泛的应用到食品、水产品等领域。速溶茶速溶性好,滋味浓厚,具有更强的抗癌、抗氧化、抗辐射、抗突变、抗高血脂、降压、抗血小板凝集、抗糖尿病、抗过敏和除臭、杀菌、抑制病毒等功效将可更广泛的应用于冷食、糖果、乳制品、焙烤食品、油炸食品、肉制品、水产品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9344311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622733.9
申请日:2024-11-14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茶树鲜叶EGCG含量的制备方法,其具体是采用水杨酸和茉莉酸甲酯的混合溶液对当年生的茶树新梢叶片进行喷施,并在喷施后的48 h进行采摘,从而获得高EGCG含量的茶鲜叶,且其还可增加茶树挥发性物质含量,并能够促进茶树生长。
-
公开(公告)号:CN110122608B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1910514771.5
申请日:2019-06-14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产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有高保留率EGCG的乌龙茶初制加工方法。本发明通过低温萎凋和做青环节,缩短萎凋和做青时间,避免或减少因为酶类氧化诱导引发的EGCG含量的大幅降低。提升了乌龙茶加工效率。同时通过做青过程中的密闭环境,使多酚氧化酶等物质由于缺乏氧气而无法诱导EGCG氧化,增加成品乌龙茶中EGCG的含量。通过杀青,使乌龙茶中的酶类物质钝化,无法氧化EGCG,最后通过烘焙固定茶叶品质。经过对比,传统乌龙茶的EGCG含量为4.62%,而采用本方法后所产乌龙茶中EGCG含量为5.98%,显著提高了成品乌龙茶中EGCG的含量。
-
公开(公告)号:CN109234016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1218281.2
申请日:2018-10-19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C11B9/02 , A61K36/82 , A61P35/00 , A61K127/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精油提取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具有抑制癌细胞增殖效果的茶树精油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将干茶粉碎再加入石油醚萃取,然后水浴、离心、抽滤最后制得茶树精油。本发明所涉及的产品原材料价格低廉,通过一系列加工工艺,得到目标产品。该产品不仅保留了茶树的天然活性成分,而且具有抗癌细胞增殖的效果,可以为消费者提供一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精油产品。
-
公开(公告)号:CN105746498B
公开(公告)日:2018-07-17
申请号:CN201610205228.3
申请日:2016-04-05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A01N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有儿茶素成分的鲜切花保鲜剂,所述的保鲜剂中含有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0.1‑0.2g/L、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0.4‑0.6g/L、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0.006‑0.008g/L、蔗糖15‑25g/L。本发明以能完全生物降解的儿茶素类物质和蔗糖为主要成份,克服了现有保鲜剂生理毒性高,易对环境造成污染等缺点,具有保鲜效果好、无污染等特点,可有效延长鲜切花的保鲜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