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性茶果胶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品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251364B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210874975.1

    申请日:2022-07-2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果胶结构改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性茶果胶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品和应用。一种改性茶果胶的制备方法,将聚半乳糖醛酸酶与茶果胶溶液混合反应,得到改性茶果胶。本申请通过采用聚半乳糖醛酸酶对茶果胶进行修饰改性,可以显著改善茶果胶的流变性。本申请制备的改性茶果胶具有高黏度、高凝胶性,具有更好的成膜能力。采用本申请改性茶果胶或茶果胶胶体制备的缓释膜,可用于食物保鲜材料,或作为药物糖衣保护药物免受胃酸的侵蚀,将药物递送到指定位点。

    一种新型谷氨酸棒状杆菌废渣微生态制剂的制备

    公开(公告)号:CN110250319B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1910617201.9

    申请日:2019-07-10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利用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胞杆菌、布拉迪酵母菌接力半固态发酵谷氨酸棒状杆菌废渣,并优化了外源营养物的种类和添加量,以及混菌接力发酵的初始接种比例和发酵天数,制备出新型高活菌数的菌渣微生态制剂。发酵工艺为:接种地衣芽孢杆菌24h后接种枯草芽孢杆菌24h,最后接种酵母菌发酵48h,接种量均为10%,接种初始活菌数为105CFU/mL。本发明的新型谷氨酸棒状杆菌废渣微生态制剂一方面具有较高的活菌数,达到6×108CFU/mL;另一方面该微生态制剂具有丰富的酶系和功能性代谢产物如多肽等。

    枯草芽孢杆菌喷雾干燥复合保护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725248B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110246064.X

    申请日:2021-03-0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枯草芽孢杆菌喷雾干燥复合保护剂及其制备方法。此配方制备方法如下:向枯草芽孢杆菌菌悬液中加入等体积的保护剂溶液,该溶液包括质量分数为25%明胶、20%阿拉伯胶及20%海藻糖,混合均匀后进行喷雾干燥可制得枯草芽孢杆菌微生态制剂。该配方材料使用广泛,价格低廉,该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本发明制备的枯草芽孢杆菌微生态制剂的活菌数和芽孢率较高,相比无保护剂情况下制得的微生态制剂活菌数提高了三个数量级,活菌数能够达到1014 CFU/g,芽孢率为46%;稳定性好,常温下存放一年的活菌数仍达到108 CFU/g;而低温(4℃)存放一年后的活菌数仅下降一个数量级,达到1013 CFU/g。

    一种桔霉素分子印迹聚合物的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48983A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111106371.4

    申请日:2021-09-22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桔霉素分子印迹聚合物的构建方法,用加热和抽真空兼备的旋转蒸发仪替代水浴锅加热反应、氮吹去除液面上层氧气和真空干燥箱去除反应溶剂,实现一步式反应形成聚合物;用辅助致孔剂β‑环糊精在聚合物内部形成多个空间尺寸与桔霉素相近的孔洞,同时在洗脱假模板分子的过程中将β‑环糊精酸解去除以减少非特异性吸附。该方法用少量、简单的仪器设备简化了构建桔霉素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复杂操作,在形成聚合物的过程中节约了时间,提高了印迹聚合物对桔霉素的吸附量,具有应用价值。

    一种降低红曲霉菌球直径同时提高生物量和色素量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95022B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1910573843.3

    申请日:2019-06-28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红曲霉菌球直径同时提高生物量和色素量的方法。由于丝状真菌在频繁相互接触的情况下容易缠绕成球,菌丝球直径过大时菌球内部菌丝活性降低,不利于发酵。在24深孔板中通过添加玻璃珠(1~5颗)、控制接种量(接种量为6%~12%(v/v))、调整pH=7、添加表面活性剂(吐温80,添加量0.1wt%)的方式来降低菌丝球的缠绕程度,进而提高菌量和色素量。本发明的最大优点在于不改变种子液和发酵液的成分,也不影响培养体系中物质的非生物转化关系,不对菌株高通量筛选和培养基快速优化等方面造成干扰,在科研领域和生产实践中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

    一种快速测定液态发酵液中生物量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663361B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1810496550.5

    申请日:2018-05-22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针对微孔板发酵技术进行生物量的测定,即用生理盐水对孔板培养后的发酵液沉淀进行清洗三次后,基于酶标仪以铬黑T双波长显色法(△A=A560‑A680)对菌体内部的镁离子进行测定,通过镁离子的含量来反映菌体生物量。本发明克服了微孔板发酵过程中难以用称干重法来表征发酵液的生物量的缺陷,同时基于多种干扰因素的排除,使得本方法的测定值更为贴近实际值,与其他生物量的测定方法(氨基葡萄糖法)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同时符合平板菌落计数法中菌量的生长趋势。总之,本发明的生物量测定方法操作便捷,快速准确,能够正确反应发酵过程中的菌量变化趋势,试剂无腐蚀性且用量小,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

    一种树脂动态吸附富集红茶香气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64507A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910907149.0

    申请日:2019-09-24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树脂动态吸附富集红茶香气方法与应用。首先称取一定量的正山小种茶叶,沸水冲泡,95℃水浴2 min,然后用两层纱布过滤得到茶汤,冷却至室温后在55℃水浴上进行减压蒸馏(压力设定值为50 mbar),收集得到香气水;香气水经大孔树脂LX-8吸附后,先用一定量的去离子水冲洗,然后用无水乙醇洗脱,得到茶叶香气洗脱液,即为茶叶香气。本发明方法通过对大孔树脂LX-8动态吸附茶香气条件进行优化,极大地提高了茶香气物质的浓度;茶香精中,红茶中的特征香气物质都很好的被保留富集;同时,该工艺条件简单,成本低,所富集的茶香精还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和抑菌活性等特点。

    一种菌丝球的定量接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09391A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910116323.X

    申请日:2019-02-1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菌丝球的定量接种方法,利用微孔板进行菌丝球培养,绘制菌丝球干重与培养体积之间的标准曲线,以标曲确定菌丝球的接种量。在微孔板培养体系中,可根据不同培养液体积来制备不同数量及大小的菌丝球,同一培养体积下菌丝球的数量及大小相近,可满足不同的接种需求。本发明所述的菌丝球接种方法,为菌丝球的接种拟定了计量标准,能够克服菌丝球接种时难以定量的问题。

    一种透明牛奶红茶饮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497155A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申请号:CN201910036477.8

    申请日:2019-01-1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红茶、全脂牛奶为基础原料,通过蒸馏冷凝技术制备透明牛奶红茶饮料的方法。本发明的产品澄清透明,口感醇厚,并具有显著的牛奶和红茶香气。该方法操作简便,能够完全去除奶茶中的色素物质,不含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难挥发性成分,并且能够保留奶茶的特征香气成分,具有创新性,尤其能够给消费者视觉上的冲击,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