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装配结构、电机和汽车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154562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493271.5

    申请日:2024-10-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轴承装配结构、电机和汽车,其中,轴承装配结构包括第一轴承室、第一轴承、第一护套和转轴,所述第一轴承具有第一外圈和第一内圈,所述第一内圈可相对所述第一外圈转动,且所述第一内圈套固于所述转轴;所述第一护套套设在所述第一轴承室的侧壁与所述第一轴承之间,且所述第一护套与所述第一外圈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护套具有轴承拉板部,所述第一护套与所述第一轴承室保持相对固定,且所述第一护套通过所述轴承拉板部沿所述电机的轴向将所述外圈抵固在所述第一轴承室的底面上。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其可减小对轴承拉板冲击,降低电机异响和故障。另外,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可防止第一外圈转动而发生轴承跑圈。

    电机永磁转子、制备方法及永磁电机

    公开(公告)号:CN117578767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630675.X

    申请日:2023-1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机永磁转子、制备方法及永磁电机,所述电机永磁转子包括转子芯及多个主永磁体,转子芯上围绕转轴孔对称地开设有多个磁体槽,多个主永磁体分别插接于对应的磁体槽内;所述磁体槽与主永磁体的励磁方向相垂直的槽壁上,内凹地开设有辅助槽;所述磁体槽内装入所述主永磁体后,所述辅助槽内填充与所述主永磁体极性相同的辅永磁体。本发明提供的电机永磁转子中,辅助槽既能便于主永磁体装入磁体槽内,又能在主永磁体装入磁体槽后,在辅助槽内填充与主永磁体极性相同的辅永磁体,使得主永磁体的局部抗退磁能力得到提升,还能增大每极永磁体的磁通,提高电机的功率密度。

    绝缘骨架及其绕线方法、定子结构和电机

    公开(公告)号:CN116979729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0977799.9

    申请日:2023-08-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绝缘骨架及其绕线方法、定子结构和电机。该绝缘骨架包括出口部、入口部和扣点部,入口部和出口部被构造为供定子绕组进出以进行定子铁芯的齿部绕线,扣点部被构造为进行每个齿部绕组的过线,定子绕组被构造为沿绝缘骨架的轴向分为三层过线层区间,每层过线由相应的出口部、入口部和扣点部限制在对应的过线层区间,绝缘骨架被构造为能够绕制12S8P绕组和12S10P绕组,12S8P绕组的绕制方向和12S10P绕组的绕制方向相反,12S8P绕组和12S10P绕组共用相同的过线层区间,12S10P绕组中,过线层区间至少有一个齿所属的出口部和入口部共用。根据本发明的绝缘骨架,能够采用一种绝缘骨架适配两种不同极数的电机,减少开模数量,降低开模成本。

    电机机壳、电机、空压机系统和家用电器

    公开(公告)号:CN113991916B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111305164.1

    申请日:2021-1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机机壳、电机、空压机系统和家用电器,电机机壳的周壁设置有在轴向上延伸的内进液槽、至少一个内流槽、内出液槽、外进液槽、至少一个外流槽以及外出液槽,内进液槽设置有内进液口,内出液槽设置有内出液口,内进液槽、内流槽和内出液槽依次相连通并在机壳的周向上均匀分布形成内层流道,外进液槽设置有外进液口,外出液槽设置有外出液口,外进液槽、外流槽和外出液槽依次相连通并在机壳的周向上均匀分布形成外层流道,且外层流道在机壳的径向上位于内层流道的外侧,内层流道内的第一冷却液的温度高于外层流道内的第二冷却液的温度。本发明电机机壳的散热能力强,散热效率高,温度分布均匀。

    电机机壳、电机壳体结构、电机及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26066A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10947234.7

    申请日:2021-08-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机机壳、电机壳体结构、电机及制造方法,涉及新能源驱动电机技术领域,主要用于降低驱动电机的生产成本。由于机壳主体内部流道的分布特点,可以根据不同车型线缆、底盘的布置,合理设置进水口和出水口在机壳主体上的位置,无需重新开模,可以便捷地适应市场上主流的车型线缆、管道布局,电机的通用性加强。关于机壳主体的粗胚,采用同一模具进行开模制作,根据需求开模出不同长度的机壳主体粗胚;在端盖制造时将对应大小的钢套放入模具浇注成粗坯端盖;采用本发明提供的电机的制造方法,仅需要两套模具,制造出不同输出动力的驱动电机,满足不同车型的动力需求,可以降低驱动电机的生产成本,缩短设计周期,减少资源的浪费。

    定子结构和电机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979728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0977331.X

    申请日:2023-08-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定子结构和电机。该定子结构包括绝缘骨架和三相绕组,三相绕组绕制在绝缘骨架上,三相绕组的每相绕组包括第一绕组和第二绕组,绝缘骨架包括引线端骨架和过线端骨架,过线端骨架每相开设两个共用凹槽,且两个共用凹槽关于绝缘骨架的中心轴线对称,引线端骨架开设有引出线凹槽和系线凸台,绕线时三相绕组从引线端骨架的相位差120°的三个齿进入绕线,接线时各相绕组的第一绕组的进线端作为引出线,其中一相绕组中的第一绕组的出线端,第二绕组的进线端和另外两相绕组其中一相绕组的第二绕组的出线端相接形成公共端。根据本发明的定子结构,能够优化绕组结构,简化骨架结构,有效避免发生相互串线的风险。

    一种电机壳体及电机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824252A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2111108860.3

    申请日:2021-09-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机壳体及电机,所述电机壳体包括:壳本体,内部具有中空腔室;空气冷凝通道,空气冷凝通道环绕布置于壳本体内部,空气冷凝通道具有朝向壳本体外部的第一透气口,朝向壳本体内部的第二透气口和用于排放冷凝水的排水口;及防水透气部件,防水透气部件安装在第一透气口上。在外部环境的空气进出本发明的电机壳体的中空腔室时,通过朝向壳本体外部的第一透气口进入空气冷凝通道,空气在空气冷凝通道内受到电机壳本体的冷凝作用,使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冷凝水,避免空气中水汽在电机壳体内壁面或者接线盒内壁面形成冷凝水,从而避免冷凝水对电机的腐蚀线路的绝缘层和金属零件。

    一种转子组件及电机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865472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740699.4

    申请日:2023-06-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转子组件及电机,包括:转轴,其第一端具有轴向定位部,转轴的第二端设置有盲孔,盲孔内设置有驱动组件;转轴上设置有沿转轴延伸并贯穿盲孔与转轴外表面的滑孔;滑孔内设置有锁定件,锁定件具有部分伸出滑孔的第一位置以及完全容纳与滑孔内的第二位置;驱动组件运动能够驱动锁定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铁芯模块,铁芯模块具有轴向通孔,铁芯模块经轴向通孔套在转轴上时,锁定件处于第一位置能够将铁芯模块固定在转轴上,锁定件处于第二位置,铁芯模块能够在转轴上滑动,以解决转子组件的铁芯模块可拆卸性低的技术问题。

    电机机壳、电机壳体结构、电机及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26066B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110947234.7

    申请日:2021-08-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机机壳、电机壳体结构、电机及制造方法,涉及新能源驱动电机技术领域,主要用于降低驱动电机的生产成本。由于机壳主体内部流道的分布特点,可以根据不同车型线缆、底盘的布置,合理设置进水口和出水口在机壳主体上的位置,无需重新开模,可以便捷地适应市场上主流的车型线缆、管道布局,电机的通用性加强。关于机壳主体的粗胚,采用同一模具进行开模制作,根据需求开模出不同长度的机壳主体粗胚;在端盖制造时将对应大小的钢套放入模具浇注成粗坯端盖;采用本发明提供的电机的制造方法,仅需要两套模具,制造出不同输出动力的驱动电机,满足不同车型的动力需求,可以降低驱动电机的生产成本,缩短设计周期,减少资源的浪费。

    电机机壳、电机、空压机系统和家用电器

    公开(公告)号:CN113991916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1305164.1

    申请日:2021-1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机机壳、电机、空压机系统和家用电器,电机机壳的周壁设置有在轴向上延伸的内进液槽、至少一个内流槽、内出液槽、外进液槽、至少一个外流槽以及外出液槽,内进液槽设置有内进液口,内出液槽设置有内出液口,内进液槽、内流槽和内出液槽依次相连通并在机壳的周向上均匀分布形成内层流道,外进液槽设置有外进液口,外出液槽设置有外出液口,外进液槽、外流槽和外出液槽依次相连通并在机壳的周向上均匀分布形成外层流道,且外层流道在机壳的径向上位于内层流道的外侧,内层流道内的第一冷却液的温度高于外层流道内的第二冷却液的温度。本发明电机机壳的散热能力强,散热效率高,温度分布均匀。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