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快速泄压的燃油共轨系统及燃油共轨系统的泄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404191B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1811420310.3

    申请日:2018-11-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发动机燃油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快速泄压的燃油共轨系统及燃油共轨系统的泄压方法。本发明所述的能够快速泄压的燃油共轨系统包括喷油泵、共轨管、无泄漏喷油器和泄压单元,所述泄压单元能够与所述共轨管的的部油道相通连接,当发动机处于倒拖或停车工况时,所述共轨管内的高压燃油能够通过所述泄压单元进行泄压。通过使用本发明所述的能够快速泄压的燃油共轨系统及燃油共轨系统的泄压方法,能够快速有效的对共轨管内的高压燃油进行泄压,解决了无泄漏喷油器在发动机倒拖工况下轨压跟随性差问题、停车时不能泄压问题,同时,可实现发动机的快速起动,且不影响喷油泵和喷油器的使用寿命。

    共轨管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441684B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1811125747.4

    申请日:2018-09-26

    Inventor: 赵莹 刘云霞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共轨管,在共轨管的进油口或/和出油口的油口内孔设置有节流滤清器,节流滤清器包括沿轴向依次设置的进油端圆柱段、进油端圆台段、出油端圆台段和出油端圆柱段,进油端圆柱段、出油端圆柱段皆与油口内孔紧配合,进油端圆台段、出油端圆台段皆与油口内孔留有间隙;节流滤清器的表面设置有沿轴向延伸并且间隔设置的进油槽和出油槽,进油槽始于进油端圆柱段止于出油端圆台段,出油槽始于出油端圆柱段止于进油端圆台段。本发明的共轨管,实现了对高压燃油的节流功能和滤清功能,有效降低了因颗粒物杂质导致的喷油器卡滞故障率,为发动机正常运行做出了突出贡献。

    用于喷油泵信号盘的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36949B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1811564459.9

    申请日:2018-12-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喷油泵信号盘的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本发明所述的检测装置用于对凸轮轴上的喷油泵信号盘进行检测,所述的检测装置包括驱动单元、定位键信号盘、第一转速传感器、第二转速传感器和信号采集器,其中,驱动单元用于驱动凸轮轴进行转动,定位键信号盘设于凸轮轴上,第一转速传感器与喷油泵信号盘以电通讯的方式相连接,第二转速传感器与定位键信号盘以电通讯的方式相连接,第一转速传感器和第二转速传感器分别能够将采集到的转动信息发送至信号采集器。通过使用本发明所述的用于喷油泵信号盘的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能够快速有效的对喷油泵信号盘的问题进行查找和发现,提高喷油泵信号盘的工作可靠性。

    共轨管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441684A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811125747.4

    申请日:2018-09-26

    Inventor: 赵莹 刘云霞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共轨管,在共轨管的进油口或/和出油口的油口内孔设置有节流滤清器,节流滤清器包括沿轴向依次设置的进油端圆柱段、进油端圆台段、出油端圆台段和出油端圆柱段,进油端圆柱段、出油端圆柱段皆与油口内孔紧配合,进油端圆台段、出油端圆台段皆与油口内孔留有间隙;节流滤清器的表面设置有沿轴向延伸并且间隔设置的进油槽和出油槽,进油槽始于进油端圆柱段止于出油端圆台段,出油槽始于出油端圆柱段止于进油端圆台段。本发明的共轨管,实现了对高压燃油的节流功能和滤清功能,有效降低了因颗粒物杂质导致的喷油器卡滞故障率,为发动机正常运行做出了突出贡献。

    用于喷油泵信号盘的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36949A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811564459.9

    申请日:2018-12-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喷油泵信号盘的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本发明所述的检测装置用于对凸轮轴上的喷油泵信号盘进行检测,所述的检测装置包括驱动单元、定位键信号盘、第一转速传感器、第二转速传感器和信号采集器,其中,驱动单元用于驱动凸轮轴进行转动,定位键信号盘设于凸轮轴上,第一转速传感器与喷油泵信号盘以电通讯的方式相连接,第二转速传感器与定位键信号盘以电通讯的方式相连接,第一转速传感器和第二转速传感器分别能够将采集到的转动信息发送至信号采集器。通过使用本发明所述的用于喷油泵信号盘的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能够快速有效的对喷油泵信号盘的问题进行查找和发现,提高喷油泵信号盘的工作可靠性。

    能够快速泄压的燃油共轨系统及燃油共轨系统的泄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404191A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811420310.3

    申请日:2018-11-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发动机燃油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快速泄压的燃油共轨系统及燃油共轨系统的泄压方法。本发明所述的能够快速泄压的燃油共轨系统包括喷油泵、共轨管、无泄漏喷油器和泄压单元,所述泄压单元能够与所述共轨管的的部油道相通连接,当发动机处于倒拖或停车工况时,所述共轨管内的高压燃油能够通过所述泄压单元进行泄压。通过使用本发明所述的能够快速泄压的燃油共轨系统及燃油共轨系统的泄压方法,能够快速有效的对共轨管内的高压燃油进行泄压,解决了无泄漏喷油器在发动机倒拖工况下轨压跟随性差问题、停车时不能泄压问题,同时,可实现发动机的快速起动,且不影响喷油泵和喷油器的使用寿命。

    冷启动装置、燃料电池发动机及冷启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82094B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1911419110.0

    申请日:2019-12-31

    Inventor: 闫仕钊 赵莹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启动装置、燃料电池发动机及冷启动方法,冷启动装置包括用于对燃料电池进行加热的加热循环流路,加热循环流路包括:加热箱体,加热箱体内具有溶于水后放热的放热物质,加热箱体上具有加水部件;设置于加热箱体内的热交换管路,加热循环流路的换热介质能够流入热交换管路与放热物质进行热交换,热交换管路的进液端及其出液端穿过加热箱体的外壁,热交换管路的进液端用于与燃料电池的换热流路的出液口连通,热交换管路的出液端用于与燃料电池的换热流路的进液口连通;用于通断加热循环流路的加热开关阀。本发明提供的冷启动装置,无需额外设置电池类装置,确保了低温冷启动能力,也降低了能量消耗。

    冷启动装置、燃料电池发动机及冷启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82094A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911419110.0

    申请日:2019-12-31

    Inventor: 闫仕钊 赵莹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启动装置、燃料电池发动机及冷启动方法,冷启动装置包括用于对燃料电池进行加热的加热循环流路,加热循环流路包括:加热箱体,加热箱体内具有溶于水后放热的放热物质,加热箱体上具有加水部件;设置于加热箱体内的热交换管路,加热循环流路的换热介质能够流入热交换管路与放热物质进行热交换,热交换管路的进液端及其出液端穿过加热箱体的外壁,热交换管路的进液端用于与燃料电池的换热流路的出液口连通,热交换管路的出液端用于与燃料电池的换热流路的进液口连通;用于通断加热循环流路的加热开关阀。本发明提供的冷启动装置,无需额外设置电池类装置,确保了低温冷启动能力,也降低了能量消耗。

    低温冷启动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86999A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811600982.2

    申请日:2018-12-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029 H01M8/04225 H01M8/0426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温冷启动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中冷却系统以及加热器均设置在燃料电池电堆的冷却液出口和冷却液进口之间,冷却系统和燃料电池电堆形成冷却液的主循环回路,加热器和燃料电池电堆形成冷却液的副循环回路,分别在主循环回路和副循环回路中设置切换装置,并设置与切换装置、加热器连接的控制装置,在燃料电池发动机处于低温冷启动状态,控制切换装置将冷却液的循环回路由主循环回路切换为副循环回路,并控制加热器仅对副循环回路中的冷却液加热。利用加热器仅对副循环回路中现存的少量冷却液进行加热,通过不断循环,可以快速将燃料电池电堆的温度升至起堆温度,缩短了冷启动时间。

    油封结构及设有其的摇臂罩

    公开(公告)号:CN209569044U

    公开(公告)日:2019-11-01

    申请号:CN201822222700.1

    申请日:2018-12-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封结构及设有其的摇臂罩,该油封结构包括圈体,油封结构还包括补偿圈,补偿圈为柔性结构,补偿圈设置在圈体的径向外侧,油封结构设置在摇臂罩的安装孔内,管接螺母穿过圈体后与摇臂罩内部的连接端螺纹连接,在管接螺母与连接端旋紧的过程中,补偿圈能够向圈体的方向延展,以便将管接螺母与安装孔之间的空隙密封。通过该结构能够实现对管接螺母与安装孔连接处的有效密封,避免摇臂罩内部与外部的连通,从而避免摇臂罩内的润滑油的泄漏,使得摇臂罩内各部件有效润滑;通过延展部发生弹性形变对锁紧螺母与安装孔连接过程中的密封补偿,能够消除由于制造公差引起的密封不严的问题,保证管接螺母连接后的密封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