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70474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993230.6
申请日:2024-07-24
Applicant: 浙江大学湖州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跨域双体无人帆船,包括动力单元用于无人帆船变形为无人机时提供动力;机翼组件水平时用作无人帆船的机翼,垂直时用作无人帆船的帆;转动组件用于当机翼组件作为帆时控制帆迎风角度;牵引组件用于牵引机翼组件由水平机翼翻转变成垂直帆;尾翼组件用于控制无人帆船飞行过程的俯仰、偏航和倾斜以改变飞行姿态;浮力单元为无人帆船提供浮力,使其漂浮在水面上;水舵组件用于控制无人帆船航行的方向;传感器用于检测无人帆船的位姿与周边环境;信息处理单元用于处理传感器信息并控制无人帆船飞行和航行及不同模式的转换。本发明具备飞行、航行两种运动模式,融合机器视觉,可实现长时间远距离作业,自主规划路径巡航及自主躲避障碍物。
-
公开(公告)号:CN115366593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1058335.X
申请日:2022-08-31
Applicant: 浙江大学湖州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U形多旋翼水空两栖跨域无人机,包括机身、四旋翼螺旋桨推进器、双水下螺旋桨推进器,机身包括由塑料材质构成的基本框架、提供浮力的泡沫材质填充物、手柄、摄像头、目标识别模块、飞行控制器、信号接收机、GPS接收机、控制空中螺旋桨的单向电调、控制水下推进器的双向电调及为该无人机提供电源的电池及充电口。本发明具有可实现空中飞行,水面救援,两栖跨域,空中快速抵达、水面二次抵近的功能,具有受环境影响小、抵近目标速度块、可远程遥控和自主抵近救援,对施救人员专业技能要求较低等特点,可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能够极大提升对落水人员的救援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133078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310060535.7
申请日:2023-01-20
Applicant: 浙江大学湖州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生态位与费洛蒙机制的海洋传感器网络通信协调方法,该发明在TDMA策略的基础上,基于生态位和虚拟费洛蒙机制,协调各节点对通信时间片的占用,并提出一种分布式路由策略协调信息包在节点间的转发,以实现信息在网络中的高效传递。本发明主要包括:基于TDMA策略的海洋无线传感器网络通信架构,基于生态位和虚拟费洛蒙机制的节点通信时间片抢占算法,节点对时间片占用的冲突消解策略,基于通信等待时间期望的通信包转发策略。本发明可以协调随机部署的海洋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间使用水声通信进行高效的信息传输,降低通信冲突概率和提高消息传输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535233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184617.4
申请日:2022-09-27
Applicant: 浙江大学湖州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飞行双体无人帆船,包括船体、船帆、推进电机和螺旋桨、尾舵、覆盖有柔性薄膜太阳能发电板的中央机翼和尾翼,船体包括由泡沫材质构成的基本框架、碳纤维甲板、航行控制器、信号接收机、6S航模电池、GPS接收机、给船帆提供两个自由度的单轴舵机和双轴舵机、控制电机的单向电调及为该无人帆船提供电源的电池。本发明具有可在空中飞行与水面航行,环境信息提取等功能,依靠太阳能电池板还可以实现长时间作业,可应用于海洋科学、海洋环境观测及海洋安全等多种应用场景。
-
-
公开(公告)号:CN116902152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1060905.3
申请日:2023-08-22
Applicant: 浙江大学湖州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跨域式双体无人帆船,结构部分包括由聚苯乙烯材质为主体构成的船体、风帆、平尾和垂尾;包括覆盖柔性薄膜太阳能发电板的基本框架;包括由塑料材质构成的转向舵,以及由电机和二自由度翻转关节组成的旋转折叠装置,电路部分包括由防水电调、推进电机和配套螺旋桨及航模电池组成的飞行动力装置;包括航行控制器、信号接收机、GPS传感器、IMU姿态传感器、风速风向传感器和信息综合处理计算机。本发明的无人帆船具有水面、空中跨域航行能力,配合太阳能发电板,可极大提升其续航能力。在搭载环境信息观测传感器后,可实现长时间、大范围的作业,可应用于海洋科学考察、海洋环境观测及海洋安全等多种应用场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771775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593935.X
申请日:2022-05-27
Applicant: 浙江大学湖州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环形多涵道水空两栖跨域无人机,包括机身、涵道推进器,及支撑机身的脚轮,机身包括连接固定的上下两块碳纤维板组成的基本框架,浮力材,电调、飞行控制器,及为该飞行控制器提供电源的电源模块,基本框架的外侧与内侧以及上下表面分别由四块浮力材固定于碳纤维板之上,构成一个封闭的舱体;飞行控制器向电调发送信号,通过电调控制涵道推进器的速度,实现该无人机的垂直起降,悬停,转向与飞行。本发明具有可实现空中飞行,水面救援,两栖跨域,空中快速抵达的功能,具有受环境影响小、抵近目标速度快、可远程遥控以及对施救人员专业技能要求较低等特点,可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能够极大提升对落水人员的救援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222117076U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21289076.6
申请日:2024-06-06
Applicant: 浙江大学湖州研究院
IPC: B63C9/01 , B64U60/10 , B64U101/5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飞行救生装置,包括无人机部分及覆盖在无人机部分外面的浮体部分,将无人机结构与浮体部分相结合,通过人为控制快速飞行,精准落到落水者身边,达到快速救援的目的;无人机的上板和安装平台采用碳纤维材质具有高强度、重量轻;浮体部分能提供大浮力又适合飞行的优点;安装平台的通用安装阵列孔可搭载高清摄像头可以用于远程寻找救援目标。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