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建隧道注浆环对既有盾构隧道防护效果的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00445B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011065199.8

    申请日:2020-09-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建隧道注浆环对既有盾构隧道防护效果的评估方法,包括:根据新建隧道、既有隧道和注浆环的相对位置建立三维坐标系和注浆环力学计算模型;根据建立的注浆环力学模型,通过注浆环体积膨胀来模拟对周围土层的影响过程,利用随机介质理论对注浆环膨胀引起的周围土层附加应力求解公式进行了推导;考虑新建隧道开挖与注浆环体积膨胀的影响,计算开挖及注浆环共同作用下既有隧道轴线处的总竖直附加应力;将总竖向附加应力代入剪切错台和刚体转动协同变形模型即可求得既有隧道的竖向位移,通过求得的隧道竖向位移大小来评估隧道下穿方案和注浆环设置方案的合理性,通过参数的反复调整和多次的代入验算即可对具体方案进行设计与优化。

    一种模拟带抗浮锚杆的盾构隧道受基坑开挖影响的试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81152A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2011059846.4

    申请日:2020-09-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带抗浮锚杆的盾构隧道受基坑开挖影响的试验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模型箱,所述模型箱内部设置有基坑开挖模拟装置和既有盾构隧道模型,所述基坑开挖模拟装置布置在既有盾构隧道模型上方,所述既有盾构隧道模型包括由管片环组成的管体、安装在管体两端的端口盖和安装在管体下部的抗浮锚杆,管体内部设有基准梁,基准梁贯穿管体的两端端口盖后与模型箱相连并固定,所述既有盾构隧道模型设置监测断面,监测断面处安装检测装置。通过本发明的试验方法,可模拟盾构隧道带抗浮锚杆的工况;具有经济方便的优点;尤其在上方基坑开挖造成既有隧道隆起工况下,对研究抗浮锚杆产生的抗浮效果尤其适用。

    一种防止立柱隆沉危害的装置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45745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10922300.0

    申请日:2020-0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止立柱隆沉危害的装置及施工方法,包括立柱、支撑板、液压支承组件、第一连接件、伺服工作站、基坑维护体、位移变形传感器和承载力传感器,所述支撑板固定在立柱的顶端,所述支撑板上安装多组液压支承组件,所述液压支承组件包括千斤顶、H型钢支撑和限位板,所述千斤顶底部固定在支撑板上,限位板垂直设置在支撑板上且布置在千斤顶的两侧,H型钢支撑放置在千斤顶上,通过第一连接件将千斤顶与伺服工作站连接,位移变形传感器设置在在立柱上,承载力传感器设置在千斤顶上。适用于软土地区地铁深基坑支护体系中,尤其是宽度较大的深基坑工程。

    一种新建隧道注浆环对既有盾构隧道防护效果的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00445A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申请号:CN202011065199.8

    申请日:2020-09-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建隧道注浆环对既有盾构隧道防护效果的评估方法,包括:根据新建隧道、既有隧道和注浆环的相对位置建立三维坐标系和注浆环力学计算模型;根据建立的注浆环力学模型,通过注浆环体积膨胀来模拟对周围土层的影响过程,利用随机介质理论对注浆环膨胀引起的周围土层附加应力求解公式进行了推导;考虑新建隧道开挖与注浆环体积膨胀的影响,计算开挖及注浆环共同作用下既有隧道轴线处的总竖直附加应力;将总竖向附加应力代入剪切错台和刚体转动协同变形模型即可求得既有隧道的竖向位移,通过求得的隧道竖向位移大小来评估隧道下穿方案和注浆环设置方案的合理性,通过参数的反复调整和多次的代入验算即可对具体方案进行设计与优化。

    一种潮汐车道用移动路障

    公开(公告)号:CN217078283U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20934687.6

    申请日:2022-04-21

    Abstract: 本实用涉及一种潮汐车道用移动路障,主体为路障杆,路障杆下端设置有滑轮,滑轮与凹槽内的滑槽相连,凹槽设置在潮汐道上,凹槽的宽度为0.1~0.15m,凹槽的深度0.1~0.2m,凹槽的长度与潮汐道的宽度相同,每个凹槽上边缘均连接有带卡扣的翻盖,翻盖的宽度与凹槽的宽度相等,翻盖的长度比凹槽短0.2~0.3m,所述路障杆的高度为0.8~1.2m,路障杆的间距为0.6~1.2m。本实用新型的特别之处和有益效果是:潮汐车道用移动路障与潮汐道相连,在使用过程中能有效防止路障因为各种原因位置偏移;潮汐车道用移动路障设置有翻盖,在路障移位之后,盖上翻盖之后完全不影响车辆通行,且翻盖上设置有卡扣,可以有效防止在使用时翻盖上翻,影响车辆通行,路障杆下端通过连接螺栓与滑轮相连,路障杆可以根据需要拆装、更换。

    一种灰土挤密桩联合电渗法处理软弱地基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2477687U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2021849986.7

    申请日:2020-08-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灰土挤密桩联合电渗法处理软弱地基的装置,包括:灰土挤密桩;所述的电渗系统主要由打入到土体内的阴阳电极、为所述阴阳电极提供直流电的直流电源、用于将阴阳电极附近场地的水排出的水泵组成,其中所述阴阳电极分布在所述灰土挤密桩周围;所述的排水系统主要由伸入到所述灰土挤密桩内的排水管和与所述排水管相连且向外抽吸的真空射流泵组成。通过电渗法降低软土地基中的含水量从而扩大灰土挤密桩在含水量较高,饱和度较大的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应用。(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防止立柱隆沉危害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2405176U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申请号:CN202021921231.3

    申请日:2020-09-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止立柱隆沉危害的装置,包括立柱、支撑板、液压支承组件、第一连接件、伺服工作站、基坑维护体、位移变形传感器和承载力传感器,所述支撑板固定在立柱的顶端,所述支撑板上安装多组液压支承组件,所述液压支承组件包括千斤顶、H型钢支撑和限位板,所述千斤顶底部固定在支撑板上,限位板垂直设置在支撑板上且布置在千斤顶的两侧,H型钢支撑放置在千斤顶上,通过第一连接件将千斤顶与伺服工作站连接,位移变形传感器设置在在立柱上,承载力传感器设置在千斤顶上。适用于软土地区地铁深基坑支护体系中,尤其是宽度较大的深基坑工程。(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模拟带抗浮锚杆的盾构隧道受基坑开挖影响的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2317006U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申请号:CN202022217750.8

    申请日:2020-09-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拟带抗浮锚杆的盾构隧道受基坑开挖影响的试验装置,该装置包括模型箱,所述模型箱内部设置有基坑开挖模拟装置和既有盾构隧道模型,所述基坑开挖模拟装置布置在既有盾构隧道模型上方,所述既有盾构隧道模型包括由管片环组成的管体、安装在管体两端的端口盖和安装在管体下部的抗浮锚杆,管体内部设有基准梁,基准梁贯穿管体的两端端口盖后与模型箱相连并固定,所述既有盾构隧道模型设置监测断面,监测断面处安装检测装置。通过本实用新型的试验方法,可模拟盾构隧道带抗浮锚杆的工况;具有经济方便的优点;尤其在上方基坑开挖造成既有隧道隆起工况下,对研究抗浮锚杆产生的抗浮效果尤其适用。(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可改变直径的塑料管套筒混凝土桩

    公开(公告)号:CN215518742U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2121626636.9

    申请日:2021-07-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改变直径的塑料管套筒混凝土桩,包括双壁塑料套管、单壁塑料套管、弧形挂钩装置、限位装置a和限位装置b;所述双壁塑料套管一端与单壁塑料套管固定,另一端为具有和单壁塑料套管相适应的凹槽;所述单壁塑料套管内插与做凹槽中;所述弧形挂钩装置固定安装在单壁塑料套管端部;所述限位装置a和限位装置b均设置于双壁塑料套管的凹槽内壁上,其中限位装置a位于限位装置b的里侧;所述限位装置a为一凸起,所述限位装置b为带有凹槽的挂钩,与弧形挂钩装置相适配。本实用新型能够快速提高塑料管套筒混凝土桩的初期承载力,有效缩短工期;通过管径的增大,可进一步提升塑料管套筒混凝土桩在后期的承载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