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无标准样时非发酵杨梅加工品是否掺假的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700014B

    公开(公告)日:2010-04-28

    申请号:CN200510039035.7

    申请日:2005-04-22

    Abstract: 一种在无标准样时非发酵杨梅加工品是否掺假的检测方法,属于食品质量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针对没有标准样品矢车菊色素-3-葡萄糖苷的情况,联合化学分析方法(差异pH法)与高效液相色谱-光电二极管阵列-质谱方法(用PLC-DAD-MS)和气相色谱法(GC)对非发酵杨梅加工品中的花色苷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差异pH法定量分析测定加工品中花色苷含量,以确定是否含有除杨梅以外的无色物质;HPLC-DAD-MS和GC用于定性分析以确定是否含有除杨梅以外的有色物质。只有两者都与未掺假的杨梅产品一致才为真,否则有掺假。本发明采用了常规化学分析方法与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方法和气相色谱法联合的新技术,具有检查程序相对较少,时间短、结果准确的特点。

    一种食用菌风味肉味调味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1933598B

    公开(公告)日:2012-09-12

    申请号:CN201010236708.9

    申请日:2010-07-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领域,公开了一种食用菌风味肉味调味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食用菌风味肉味调味料由不同风味的食用菌或食用菌下脚料与其他食品原料组分按下列质量比制成:每1000ml调味液的原料是香菇或其下脚料100~200g,杏鲍菇或其下脚料50~100g,金针菇或其下脚料50~100g,木糖15~20g,葡萄糖20~40g,食盐5~10g,甘氨酸2~3g,丙氨酸2~3g,半胱氨酸5~10g,硫胺素盐酸盐3~5g,其余为水。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简单可行,通过两种酶解反应和一种热反应,生成的是一种具有食用菌风味的肉味香型调味料。本发明提供的食用菌风味肉味调味料可用于制备调味品。

    丝瓜伤流液处理方法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302419A

    公开(公告)日:2012-01-04

    申请号:CN201110105361.9

    申请日:2011-04-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丝瓜伤流液处理方法,该方法可以解决丝瓜伤流液变色、浑浊乃至腐败的问题,得到澄清、透明、稳定的丝瓜伤流液。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①采集:②运输存放;③过滤脱色:在灭菌后的丝瓜伤流液中加入活性炭粉末,搅拌后静置;④第一次离心过滤:用冷冻离心机将脱色液离心过滤;⑤高热灭菌灭酶:将第一上清液置于密闭罐中高热至沸腾持续一段时间,得到冷却液;⑥第二次离心过滤:将冷却液第二次置于冷冻离心机中离心过滤,得到第二上清液;⑦无菌贮存:将第二次得到的上清液用已灭菌的容器在无菌环境下灌装。从而可于室温下保存至少3个月左右,冷冻保存可达24个月左右。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