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119328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235373.7
申请日:2024-09-04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08F2/48 , C08G83/00 , C08F283/00 , C08F283/10 , C08F283/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近红外光固化的负载光引发剂上转换MOFs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光聚合材料技术领域。所述复合材料包括上转换粒子UCPs,修饰在UCPs表面的MOFs,负载于多孔MOFs表面与孔隙中的光引发剂,该材料与树脂体系用于近红外光固化,各原料以重量份数计;甲基丙烯酸酯类低聚物20~40份,活性稀释剂25~45份,环氧树脂30~50份,上转换粒子0.3~3份,MOFs 0.1~0.75份,光引发剂0.3~3份。本发明利用MOFs负载光引发剂,与上转换粒子UCPs形成异质结构,将光引发剂限制在UCPs的有效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的有效区域内,提高上转换粒子UCPs的上转换发光利用率,进而提高固化速度和交联密度,提升材料的最终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424918B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110708940.6
申请日:2021-06-25
Applicant: 尚好科技有限公司 , 江南大学 , 青岛智科检验检测有限公司
IPC: A23L7/113 , A23L5/30 , A23L5/10 , A23L3/44 , A23L33/21 , A23L33/16 , A23L33/15 , A23L33/155 , A23L3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激光微孔及超声‑红外烹饪的冻干面制作方法,属于食品加工领域。本发明以高筋小麦粉为主要原料,添加食用盐、益生元、乳清蛋白粉、焦磷酸铁、烟酸、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脱脂乳粉复合膨松剂,经过醒发、制作面皮、激光微孔、压面、三频同步超声‑红外烹饪、超声辅助过水及冻干得到方便即食冻干面条。采用本发明方法加工得到的冻干面条含水率在3%~5%之间,保质期长;较传统冻干面条产品,本产品冲泡时间降低50%~70%,在3~5min之间;硬度提升60%。本发明制作的面条复水时间短,营养全面,口感劲道,保质期长,工艺流程简单,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2781958B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110140491.X
申请日:2021-02-02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征乳液特定成分流动性的方法,首先制备具有网格状的赖氨酸玻片,可将单个乳液分子与荧光探针混合后进行固定,然后再使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采集待测乳液特定成分经漂白后荧光恢复的图像及数据;通过计算出的荧光恢复到最后稳定值的1/2时的时间值(t1‑half)、扩散系数(K)以及动态分子的比例(F1 mobile fraction)比较分析不同特定成分的流动性。本发明采用了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与荧光探针的结合,与传统方法相比,方便统计和计数视野内的乳状液分子;能够更直观地表征乳状液特定成分的流动性;新增乳状液分子精准流动性的评价指标,提出了在探索研究油水界面上乳化性质的新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4615901B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510083540.5
申请日:2015-02-16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 江南大学 , 北京林业大学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确定多种化学物联合毒性效应系数的方法,涉及食品中多种化学物风险评估领域。本发明提供的确定多种化学物联合毒性效应系数的方法,采用引入时间维度作为参考,其通过预先分别获取了不同时刻下,混合化学物的总风险概率和混合化学物中多种化学物以混合化学物形式存在所形式表现的总风险概率和以单独形式存在所表现的总风险概率,并且通过现有混合化学物总风险概率计算方程和单一化学物总风险概率计算方程来建立包含多个线性回归方程的模型,进而通过预设的估计方法计算得到混合化学物中多个目标化学物的优化联合毒性效应系数,不但可以定量计算混合化学物中多个目标化学物优化联合毒性效应系数。
-
公开(公告)号:CN104615901A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510083540.5
申请日:2015-02-16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 江南大学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确定多种化学物联合毒性效应系数的方法,涉及食品中多种化学物风险评估领域。本发明提供的确定多种化学物联合毒性效应系数的方法,采用引入时间维度作为参考,其通过预先分别获取了不同时刻下,混合化学物的总风险概率和混合化学物中多种化学物以混合化学物形式存在所形式表现的总风险概率和以单独形式存在所表现的总风险概率,并且通过现有混合化学物总风险概率计算方程和单一化学物总风险概率计算方程来建立包含多个线性回归方程的模型,进而通过预设的估计方法计算得到混合化学物中多个目标化学物的优化联合毒性效应系数,不但可以定量计算混合化学物中多个目标化学物优化联合毒性效应系数。
-
公开(公告)号:CN116268266B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310115162.9
申请日:2023-02-15
Applicant: 江南大学 , 宁波海通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冻水果在酸性果汁中变色控制的复合方法,属于水果冷冻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主要步骤包括:1)原料挑选;2)预处理;3)负压超声渗透及预脱水;4)抗酸水凝胶浸渍;5)非热钝酶处理;6)电磁耦合辅助浸渍速冻和抗酸水凝胶冷冻覆膜;7)镀酸性保护膜;8)包装。采用本工艺加工的冷冻水果直接用在酸性果汁中(pH<3.5)能够较长时间保持色泽不变,满足生产实际需求;所研制的复合护色剂能够避免单一护色剂、染色剂应用的缺点,具有安全、绿色、高效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821432B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311746713.8
申请日:2023-12-19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褐藻胶裂解酶热稳定性的方法及其应用,属于基因工程和酶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系列褐藻胶裂解酶突变体,其最适反应温度均提高10℃,单一突变体表观熔融温度提高了1.01‑11.24℃,相对酶活为野生酶的96.09%‑112.32%,半衰期为野生酶的1.01‑1.66倍。最佳组合突变体表观熔融温度提高17.05℃,相对酶活为野生酶的123.93%,半衰期为野生酶的8.21倍,45℃下孵育6h后仍能保留79.69%原始酶活,而野生酶在相同条件下孵育3h后失活。突变体与野生酶相比显示出优越的耐热性,能在较高温度下进行工业化生产,从而提高褐藻胶的利用率,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424918A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110708940.6
申请日:2021-06-25
Applicant: 尚好科技有限公司 , 江南大学 , 青岛智科检验检测有限公司
IPC: A23L7/113 , A23L5/30 , A23L5/10 , A23L3/44 , A23L33/21 , A23L33/16 , A23L33/15 , A23L33/155 , A23L3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激光微孔及超声‑红外烹饪的冻干面制作方法,属于食品加工领域。本发明以高筋小麦粉为主要原料,添加食用盐、益生元、乳清蛋白粉、焦磷酸铁、烟酸、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脱脂乳粉复合膨松剂,经过醒发、制作面皮、激光微孔、压面、三频同步超声‑红外烹饪、超声辅助过水及冻干得到方便即食冻干面条。采用本发明方法加工得到的冻干面条含水率在3%~5%之间,保质期长;较传统冻干面条产品,本产品冲泡时间降低50%~70%,在3~5min之间;硬度提升60%。本发明制作的面条复水时间短,营养全面,口感劲道,保质期长,工艺流程简单,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6267337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808153.8
申请日:2016-09-07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巴胺基梯度功能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以多巴胺(DA)为功能基团,利用其化学反应性、氧化自聚性和黏附性制备具有多级孔道和梯度结构的功能材料。首先,用DA接枝改性海藻酸(Alg)制备得到具有优异黏附性能的生物改性大分子海藻酸-多巴胺(Alg-DA);再将DA在弱碱性缓冲溶液中通过氧化自聚组装成均一粒径的聚多巴胺(PDA)粒子;然后,将不同浓度的Alg-DA与PDA粒子相互作用形成一级交联结构后,通过叠层冷冻干燥法制备得到梯度功能材料;进而利用钙离子对其进行再次交联,进一步调节材料的交联度及孔隙率。该种多巴胺基梯度功能材料为制备理想组织复合材料提供了新的途径;本发明制备得到的梯度功能材料具有较高的机械性能、优异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能有效提高吸收分离性能和软/硬组织的再生性能,在多功能分离、吸收膜和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3165893A
公开(公告)日:2013-06-19
申请号:CN201110419502.4
申请日:2011-12-15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H01M4/60
Abstract: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氧化锌纳米纤维负极材料及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材料和化学电源技术领域。本发明材料是一种锂离子电池用氧化锌纳米纤维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本发明方法首先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出复合纳米纤维,然后经过高温煅烧得到氧化锌纳米纤维。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易控制,生产成本低。本发明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电极材料,克服了其他方法制备的氧化锌纳米棒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时首次循环效率低、循环稳定性和快速充放电能力差等缺点,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用氧化锌纳米纤维负极材料及制备方法,该材料具有较高的初始放电容量和循环稳定性,提高了负极材料的高功率特性和快速充放电能力,比较适用于电动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发展要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