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119328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235373.7
申请日:2024-09-04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08F2/48 , C08G83/00 , C08F283/00 , C08F283/10 , C08F283/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近红外光固化的负载光引发剂上转换MOFs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光聚合材料技术领域。所述复合材料包括上转换粒子UCPs,修饰在UCPs表面的MOFs,负载于多孔MOFs表面与孔隙中的光引发剂,该材料与树脂体系用于近红外光固化,各原料以重量份数计;甲基丙烯酸酯类低聚物20~40份,活性稀释剂25~45份,环氧树脂30~50份,上转换粒子0.3~3份,MOFs 0.1~0.75份,光引发剂0.3~3份。本发明利用MOFs负载光引发剂,与上转换粒子UCPs形成异质结构,将光引发剂限制在UCPs的有效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的有效区域内,提高上转换粒子UCPs的上转换发光利用率,进而提高固化速度和交联密度,提升材料的最终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739190B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211430827.7
申请日:2022-11-14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B01J31/22 , C07D263/57 , C07D277/6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酸金属络合物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制备得到的包括植酸铁在内的植酸金属络合物催化剂,主要由ZIF‑L‑Co等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作为牺牲模板,通过植酸刻蚀和金属离子置换后制备得到。该催化剂在合成苯并恶唑衍生物和苯并噻唑衍生物中采用2‑硝基苯酚或其衍生物、2‑氨基苯硫醇与苯甲醇或其衍生物作为反应原料,代替强氧化剂和不稳定的醛为原料。同时,该络合物作为非均相催化剂可回收重复使用5次而不明显降低其催化活性,且对苯甲醇衍生物和2‑硝基苯酚衍生物具有广泛的耐受性,是一种高效非均相催化剂。
-
-
公开(公告)号:CN114891215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10698448.X
申请日:2022-06-20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08G75/045 , C08F2/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立体构型近红外光引发剂,所述引发剂的结构如通式(1)所示,其中,M表示为Li、Na、K中的一种或多种;0≤x≤7;Re表示为Y、Gd、Yb、Sc中的一种或多种;1≤y≤6;Ln表示为Er、Tm、Ho、Eu、Tb、Sm、Dy、Ce、Nd中的一种或多种;0≤z≤50;PI为含羟基的:香豆素、吩噻嗪、硫杂蒽酮、二苯甲酮、蒽醌、樟脑醌、碘鎓盐、硫鎓盐中的一种或多种;2≤p≤9;0≤m≤15;n≥3。本发明立体构型引发剂在低功率近红外光辐照下,激发诱导聚合,降低了光敏材料固化所需的近红外光功率以及光聚合过程中的热效应,适用于光固化涂料、胶粘剂、复合材料和增材制造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5572170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1293850.6
申请日:2022-10-21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04B35/626 , C04B35/634 , C04B35/622 , C04B35/577 , C04B35/596 , B33Y70/10 , B33Y1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近红外光热耦合固化非氧化物陶瓷浆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陶瓷浆料组份为:非氧化物陶瓷粉体40~90份,光敏树脂0.5~20份,光敏单体1~40份,光引发剂0.25~4份,热引发剂0.25~4份,助剂0.75~5份,上转换发光材料0.5~4份;所述非氧化物陶瓷粉体为Si3N4、TiN、BN、AlN、SiC、WC、TiC、ZrC、TiB2、ZrB2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融合了近红外上转换的光化学和光热双重固化体系来解决单独光固化或者热固化过程中固化不充分的问题,与近红外光源驱动的增材制造相结合,实现高固含量非氧化物陶瓷浆料的快速成型,从而构建高保真度的非氧化物陶瓷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4891215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698448.X
申请日:2022-06-20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08G75/045 , C08F2/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立体构型近红外光引发剂,所述引发剂的结构如通式(1)所示,其中,M表示为Li、Na、K中的一种或多种;0≤x≤7;Re表示为Y、Gd、Yb、Sc中的一种或多种;1≤y≤6;Ln表示为Er、Tm、Ho、Eu、Tb、Sm、Dy、Ce、Nd中的一种或多种;0≤z≤50;PI为含羟基的:香豆素、吩噻嗪、硫杂蒽酮、二苯甲酮、蒽醌、樟脑醌、碘鎓盐、硫鎓盐中的一种或多种;2≤p≤9;0≤m≤15;n≥3。本发明立体构型引发剂在低功率近红外光辐照下,激发诱导聚合,降低了光敏材料固化所需的近红外光功率以及光聚合过程中的热效应,适用于光固化涂料、胶粘剂、复合材料和增材制造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3788516A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2111140323.7
申请日:2021-09-27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02F1/461 , C25B11/052 , C25B11/095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过渡金属碳酸盐纳米材料在电催化还原硝酸盐中的应用,属于电催化还原硝酸盐技术领域。本发明先通过简单地一步水热法制备过渡金属碳酸盐纳米材料Co@Cu2(OH)2CO3,再将其与乙炔黑、聚偏氟乙烯的N‑甲基吡咯烷酮溶液制成催化剂浆液,负载在亲水碳布上得到电催化还原硝酸盐电极,将其作为工作电极,与铂电极和饱和甘汞电极构成三电极体系进行电催化还原污水中的硝酸盐。本发明的过渡金属碳酸盐纳米材料制备方法简单、产率高、环境友好且生产成本低、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高,在电催化还原硝酸盐中表现出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以及高的循环稳定性,适合大规模的工业化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126194B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010965666.6
申请日:2020-09-15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韧改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技术领域。所述制备方法,首先以γ‑缩水甘油醚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与芳香胺反应,然后,反应产物与甲基三乙氧基硅烷在十六烷基三甲基氢氧化铵的催化作用下进行缩合反应,得到环氧树脂增韧改性剂,将此环氧树脂增韧改性剂添加到环氧树脂中,制备出增韧改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对复合材料进行增韧效果和耐热性测试,结果发现环氧树脂拉伸强度、抗冲击强度增强,耐热性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2500575B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011441639.5
申请日:2020-12-08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08G81/00 , C08B37/08 , C08G63/08 , C08G63/78 , A61K47/36 , A61K47/34 , A61K31/4745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性壳聚糖微凝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壳聚糖衍生物合成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ε‑己内酯与3‑羟基己二酸3,6‑内酯的无规共聚物对壳聚糖改性,其无规共聚物结构单元中侧链悬挂的带负电荷的羧基与壳聚糖分子中带正电荷的氨基进行复合形成改性壳聚糖微凝胶,制备方法简单、安全可靠、容易控制;且所制得的改性壳聚糖微凝胶稳定性好、载药率高、无细胞毒性、生物相容性较好,可作为抗癌药物载体。此外,本发明采用的壳聚糖和ε‑己内酯与3‑羟基己二酸3,6‑内酯的无规共聚物都是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适合作为生物材料用于人体内。
-
公开(公告)号:CN112981455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216522.5
申请日:2021-02-26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25B11/091 , C25B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钴基纳米片电解水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的电解水催化剂包含钴Co、氮N、磷P掺杂的多孔碳材料和负载在该碳材料上的磷化钴Co2P纳米颗粒。该电解水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第一步,制备ZIF‑L/PEI/PA纳米复合材料作为前驱体,将2‑甲基咪唑和硝酸钴分别溶解在水中后再混合,室温搅拌2小时,滴加聚乙烯亚胺水溶液PEI继续搅拌,加入植酸水溶液PA,搅拌5分钟,经离心、洗涤、干燥,得到ZIF‑L/PEI/PA纳米复合材料。第二步,ZIF‑L/PEI/PA碳化,将ZIF‑L/PEI/PA置于管式炉中,氮气氛围中碳化,即得到负载Co2P的Co、N、P掺杂多孔碳Co2P@CoNPC。本发明所述的电解水催化剂具备良好的析氧催化活性。本发明制备方法具有制备过程简单易行、原料廉价易得、容易操作等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