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氢燃料商用车下电的控制系统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94003A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210025702.X

    申请日:2022-01-11

    Inventor: 田哲文 郝兴斌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氢燃料商用车下电的控制系统,包括手动开关、低压蓄电池与VCU,所述VCU上设置有一、二号电接口,所述低压蓄电池的输出端与继电器的输入端、一号电接口、手动开关输入端相连接,手动开关输出端与二号电接口相连接,继电器的输出端与FCU、BMS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FCU、BMS的输出端、低压蓄电池的输入端与VCU一并接地,继电器的控制端与VCU进行信号连接;所述VCU与FCU、MCU、BMS都进行信号连接,FCU与空压机进行信号连接,空压机与电堆进行气路连接。应用时,先闭合继电器以对吹扫操作进行低压供电,再实现在断开手动开关之后的自动吹扫。本设计不仅控制舒适度较佳,而且驾驶员不需一直等待。

    一种蔬果切条机的操作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2265041A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申请号:CN202011108736.2

    申请日:2020-10-16

    Inventor: 左斯玉 田哲文

    Abstract: 一种蔬果切条机的操作工艺,先将待处理物从投料口向机外壳内投入,投入后的待处理物会下落至置物槽内,再推动推动杆前行,前行的推动杆经推动板带动一、二号滑套前行,前行的一、二号滑套分别沿对应的一、二号滑杆滑动,直至推动板上连接的挤压头与置物槽内的待处理物相接触,然后继续推动推动杆前行,以使挤压头将待处理物经压物口推入出料筒内,并经出条口挤出,以得到条状的加工物,该加工物脱离出料筒后会下落至盛条槽内,再将推动杆后拉,以使挤压头后退,直至挤压头退至置物槽的后方,以待下次加工。本设计不仅成本低廉,而且操作简便。

    多功能汽车花洒式雨刷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472201B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710774007.2

    申请日:2017-08-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汽车花洒式雨刷,包括依次连接的雨刮臂、连接装置、刷体以及雨刷条,其中,刷体包括依次连接的上爿体、连接体和下爿体,刷体呈圆滑的梭形,下爿体上设有多个出水孔,连接体上设有多个出气孔,出气孔通过管路与气泵连接,出水孔通过管路与水泵连接,雨刷条上设有刮片和软刷,雨刷条安装于下爿体的端面上且相对于其下爿体以及转动,下爿体端面上设有凹槽,雨刷条伸缩时容纳于凹槽内或伸出凹槽外,转动雨刷条时,使更换雨刷条的刮片或软刷工作。本发明提出的多功能汽车花洒式雨刷,提高了雨刷的清洁效率,同时降低了其风阻。

    电动赛车动力系统测试及匹配试验台

    公开(公告)号:CN110261136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596275.9

    申请日:2019-07-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涉及电动赛车动力系统测试及匹配试验台,通过对测功机施加一定的负载来模拟车辆在不同路面上行驶时所受到的行驶阻力,磁粉制动器在通电时通过自身形成的磁粉链来对电机轴施加大小不同且连续变化的扭矩,模拟车辆在实际行驶当中的负载并且起到制动效果;上位计算机通过电机控制器进行控制,根据控制指令,为电机供给电能,不断改变电机的输出转速和转矩,模拟电动赛车在各种路况上行驶。试验台具有通用性,可以满足不同型号电机,赛车参数改变时,可通过上位机改变整车质量,质心高,车轮半径、轮距、轴距、迎风面积等参数,输出控制电机、磁粉测功机部分随之改变,从而使试验台具有通用性。

    用于离合器助力缸的二位三通控制阀

    公开(公告)号:CN107339419A

    公开(公告)日:2017-11-10

    申请号:CN201710519601.7

    申请日:2017-06-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61/0283 F16D48/04 F16D2048/02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离合器助力缸的二位三通控制阀,包括阀体、阀芯、推力杆以及两双头通孔螺栓,其中,阀体上开设有用于容纳阀芯的通道,两双头通孔螺栓安装于阀体上且其通孔与通道连通,一双头通孔螺栓与气泵连接,另一双头通孔螺栓与变速箱换挡操纵机构连接,阀芯安装于通道中且相对于阀体可滑动,阀芯上开设有用于连通两双头通孔螺栓的气体通道,阀芯上固定有推力杆,该推力杆与离合器助力缸的推杆固定连接,推杆运动带动推力杆移动以使两双头通孔螺栓连通或断开连接。本发明提出的用于离合器助力缸的二位三通控制阀,其结构简单且故障率低。

    一种双目摄像机定位校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23237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436661.8

    申请日:2016-06-17

    Inventor: 田哲文 刘雨薇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双目摄像机定位校准方法,定位摄像机安装到工作平台,通过简单的辅助仪器将其调整至水平状态,然后通过采用单目定位测量算法拍摄标定过的特征点图像并解算出特征点空间位置,最后通过计算得到两个摄像机的安装偏差角,从而实现对双目摄像机的校准。本发明能准确、快速的测量双目摄像机的安装偏差角,并用其来校准定位结果。

    一种基于FSAE赛车的制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128834A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510470541.5

    申请日:2015-08-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T7/06 B60T1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FSAE赛车的制动系统,主要包括制动踏板、制动踏板杆、制动踏板支撑块、快拆销、制动主缸、主缸连接杆、平衡杆、制动管路、制动器,所述制动踏板固定在制动踏板杆上,制动踏板杆的底部与制动踏板支撑块连接,制动踏板支撑块通过快拆销与车身连接;制动踏板杆通过主缸连接杆与制动主缸连接,制动主缸同时还通过平衡杆与制动踏板杆连接;制动管路固定在车架上,制动器安装在轮毂附近车架上。本发明优化制动管路布置,在满足制动力的需求下,尽可能的防止漏油及赛车跑偏现象的发生,最优化踏板的调节性与辨识度,从而提高赛车收手操作的灵活性,并为赛车的轻量化做出贡献,使FSAE赛车在高速避障、八字绕环等比赛项目中获得优异的成绩。

    双向驾驶电动工程车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391773C

    公开(公告)日:2008-06-04

    申请号:CN200510019981.5

    申请日:2005-12-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向驾驶车。双向驾驶电动工程车,它包括底盘、车身、车载电池、前主减速器、前电机、后电机、后主减速器,其特征在于:前车轮(1)、后车轮(11)同侧设有四轮转向联动机构,四轮转向联动机构包括第一固定连杆(12)、第一传动连杆(13)、第二传动连杆(14)、第二固定连杆(15)、第二传力销(16)、第二转动销(17)、第三传力销(18)、第一转动销(19)、第一传力销(20)。本发明具有转向半径小的特点,特别适用于小型和微型低速车辆(包括工程车辆);能同时展示车载信息的多项参数、并可对电池进行充电;可防止实心橡胶胎体与轮辋之间滑转。

    一种结合多段式曲线的平行泊车路径规划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62113B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111623746.4

    申请日:2021-12-28

    Abstract: 一种结合多段式曲线的平行泊车路径规划方法,先根据待泊车位、待泊车辆的信息建立坐标系,再依据该坐标系将泊车路径规划为依次连接的第一段路径、第二段路径、第三段路径,其中,第一段路径的起始点位于行车道内,第三段路径的起始点位于待泊车位内,而第二段路径为多段式曲线,其包括依次连接的AB、BC、CD、DD1、D1C1、C1B1、B1A1共七段,其中,A点位于行车道内,A1点位于待泊车位内,第一段路径引导车辆从起始位姿变为适合泊入的位姿,第二段路径引导车辆泊入车位,第三段路径引导车辆调整到车位中心。本设计不仅操作难度较小,流畅性较好,而且可扩大平行泊车初始位姿允许范围,降低平行泊车对驾驶员的操作门槛。

    一种结合多段式曲线的平行泊车路径规划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62113A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111623746.4

    申请日:2021-12-28

    Abstract: 一种结合多段式曲线的平行泊车路径规划方法,先根据待泊车位、待泊车辆的信息建立坐标系,再依据该坐标系将泊车路径规划为依次连接的第一段路径、第二段路径、第三段路径,其中,第一段路径的起始点位于行车道内,第三段路径的起始点位于待泊车位内,而第二段路径为多段式曲线,其包括依次连接的AB、BC、CD、DD1、D1C1、C1B1、B1A1共七段,其中,A点位于行车道内,A1点位于待泊车位内,第一段路径引导车辆从起始位姿变为适合泊入的位姿,第二段路径引导车辆泊入车位,第三段路径引导车辆调整到车位中心。本设计不仅操作难度较小,流畅性较好,而且可扩大平行泊车初始位姿允许范围,降低平行泊车对驾驶员的操作门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