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747074B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011576446.0
申请日:2020-12-28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IPC: F16F15/023 , F16F15/03 , F16F15/027 , F16F9/53 , F16F9/32 , F16F9/34 , F16F9/36 , F16F9/50 , B01D53/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磁流变减震器及车辆平顺性控制方法,包括工作缸筒、活塞、挡流器和磁流变液,工作缸筒内设有相邻的活塞腔和电机腔,活塞包括活塞头和活塞杆,活塞头设在活塞腔内,活塞头上分布有多个第一旁通孔,活塞杆的底部与活塞头固定,挡流器套设在活塞杆上且能够随活塞上下移动,电机腔内设有能够带动挡流器相对于活塞转动的传动机构,挡流器上分布成多个区域,每一区域内设有一组第二旁通孔,一组第二旁通孔中至少包含一个第二旁通孔,通过传动机构带动挡流器相对于活塞转动,能够改变第一旁通孔和第二旁通孔对齐的个数,磁流变液设在活塞腔中,提高车辆在不同载重情况及不同路况下的平顺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793533A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2111000987.3
申请日:2021-08-30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车辆前方障碍物识别的碰撞预警方法及其装置,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目标车辆前方的物体实时视频,通过对该视频图像分析,判断环境中与目标车辆相关妨碍的区域目标;构建静态和动态判断条件集合;利用判断条件判断目标车辆是否进入危险区,如果进入则提示车辆发生碰撞事故的概率趋向于确定,如未进入则分析计算发生碰撞事故的概率;根据概率判断结果,提前碰撞预警发出时间,对目标车辆智能采取相应避险措施或使目标车辆驾驶员及时采取相应避险措施。本发明,在车辆检测与跟踪的基础上,对汽车周围环境进行危险评估,并结合前方车辆行为,提前碰撞预警发出时间,使驾驶员及时采取相应避险措施。
-
公开(公告)号:CN113488014A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10695391.3
申请日:2021-06-23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IPC: G10K11/17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振动噪声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麦克风前馈局部主动噪声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不需要使用物理麦克风来监测耳旁目标控制点的噪声,包括调试阶段和控制阶段;在调试阶段,采用自适应滤波算法识别出初级通路和次级通路;在调试节阶段,使用初级通路和参考信号的卷积来估计干扰信号,使用控制滤波器输出与次级通路的卷积来估计抵消噪声,估计的干扰信号与抵消噪声的差即为耳旁目标控制点误差信号的估计值,使用该估计值输入控制滤波器进行权系数的迭代,从而在没有物理麦克风的情况下,实现耳旁目标控制点的主动噪声控制。该方法成本低,且不存在因物理麦克风比虚拟麦克风相对于初级声源更远导致的非因果问题,因而更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3139469A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2110446167.0
申请日:2021-04-25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微表情识别的驾驶员道路紧张情绪调节方法及系统,首先使用网络公开人脸微表情数据集,对数据集进行预处理,构建基于微表情识别的驾驶员紧张情绪识别模型;然后驾驶员模拟驾驶,并实时采集驾驶员面部微表情信号,并对采集数据进行预处理,特征提取,得到驾驶员理想微表情数据;最后在驾驶员实际驾驶过程中,实时采集驾驶员面部微表情信号,将微表情信号输入构建的基于微表情识别的驾驶员紧张情绪识别模型中,识别出驾驶员情绪,并通过与驾驶员互动,进一步做出相应的情绪调节决策。本发明能有效降低交通危险,避免了驾驶员行车时因紧张情绪导致的交通事故,提高交通道路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0487409C
公开(公告)日:2009-05-13
申请号:CN200710051384.X
申请日:2007-01-26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控汽油喷射发动机失火故障发生方法及装置,其特点是:通过断开电喷发动机点火线圈和ECU之间的连接,将失火故障发生装置设置在电喷发动机点火线圈与ECU之间,ECU的点火驱动线驱动失火故障发生装置,同时向失火故障发生装置输出点火波形信号,失火故障发生装置测量ECU的点火信号,对每个点火脉冲进行编号,根据预先设定的失火率和失火缸对点火脉冲进行控制,发出失火信号,使发动机点火线圈不点火,从而导致发动机产生失火故障。由于本发明采用断开ECU点火信号与点火线圈之间的连接,并在其中接入失火故障发生装置,使得本发明可使电喷发动机产生可变失火率的失火故障,并可设定电喷发动机在指定气缸产生失火故障,便于OBD系统的开发和验证。
-
公开(公告)号:CN118644919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1110272.7
申请日:2024-08-14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汽车指纹识别开锁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指纹图像、三维指纹数据和压力检测数据,根据指纹图像和三维指纹数据确定整体特征匹配度,对用户的当前指纹切片进行分割,得到多个指纹区域;根据整体特征匹配度、指纹区域的指纹图像和三维指纹数据确定指纹区域的局部特征匹配度;通过压力检测数据确定稳定性程度;根据三维指纹数据确定特征信息丰富度;根据各指纹区域的局部特征匹配程度、稳定性程度和特征信息丰富度确定身份识别程度;在身份识别程度大于阈值的情况下,确认通过身份验证并对智能汽车进行解锁。提高了指纹识别的准确度和指纹识别的可靠性,节省了计算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5017974B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210504216.6
申请日:2022-05-10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IPC: G06F18/2411 , G06N3/04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融合声品质评价的声品质自整形设计方法和系统,利用试验人员的主观评价方式对多工况采集的噪声信号待测样本进行主观评价,并运用支持向量机法(SVM)结合客观指标参数建立主客观评价体系,完成了主观评价值与客观评价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基于脑电系统的评价体系作为判定条件,通过舒适度等级设置和脑电参数采集,通过GRNN神经网络将主观评价转化为可以重复再现而能标准可量化的心理声学评价值,取消了传统主观评价过于依赖主观人员的主观意识的干扰,让主观评价过程具有再现性和标准一致性,将噪音舒适度方面的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相结合,实现有个体选择性的车内噪声控制和设计,使车内噪声更加符合消费者主观感受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5762463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19366.3
申请日:2022-11-14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IPC: G10K11/17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车内路噪分区主动控制的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主要是通过汽车底盘车载传感器采集噪声数据作为参考信号,利用车内传感器对控制区域进行识别,获取控制区域;基于目标控制区域降噪量最大化,利用最大加权多重相干分析法,筛选出与目标控制区域相干性最好的最优参考信号组合,并利用低计算复杂度、低延迟的多通道主动路噪控制算法产生与待抵消噪声信号(车内初级噪声)幅值相同,相位相反的次级噪声实现控制区内噪声的干涉相消。
-
公开(公告)号:CN109026281B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1810823962.5
申请日:2018-07-25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IPC: F01N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摩托车用排气消声器,包括消声筒体、进气管和排气尾管,进气管尾部从消声筒体左侧穿入,排气尾管尾部从消声筒体右侧穿出,消声筒体内通过间隔设有竖直的第一、第二、第三隔板从左至右划分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腔室,隔板上分别设有支撑进气管的通孔,第二、第三隔板之间设有第一消音管,连通第二、第四腔室,第一隔板上贯通设置第二消音管,连通第一、第二腔室,第一、第二隔板之间设有第三消音管,连通第一、第三腔室,第三隔板上设有支撑排气尾管的通孔,排气尾管的头部位于第三腔室内。本发明能够实现多级消音,有效降低噪音。
-
公开(公告)号:CN112747074A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2011576446.0
申请日:2020-12-28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IPC: F16F15/023 , F16F15/03 , F16F15/027 , F16F9/53 , F16F9/32 , F16F9/34 , F16F9/36 , F16F9/50 , B01D53/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磁流变减震器及车辆平顺性控制方法,包括工作缸筒、活塞、挡流器和磁流变液,工作缸筒内设有相邻的活塞腔和电机腔,活塞包括活塞头和活塞杆,活塞头设在活塞腔内,活塞头上分布有多个第一旁通孔,活塞杆的底部与活塞头固定,挡流器套设在活塞杆上且能够随活塞上下移动,电机腔内设有能够带动挡流器相对于活塞转动的传动机构,挡流器上分布成多个区域,每一区域内设有一组第二旁通孔,一组第二旁通孔中至少包含一个第二旁通孔,通过传动机构带动挡流器相对于活塞转动,能够改变第一旁通孔和第二旁通孔对齐的个数,磁流变液设在活塞腔中,提高车辆在不同载重情况及不同路况下的平顺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