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72677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592098.4
申请日:2024-11-08
Applicant: 杰锋汽车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5B9/60 , C25B11/036 , C25B11/02 , C25B9/75 , C25B1/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解水制氢技术领域的制氢电解槽结构。极框背面靠近一侧设置凹平台(6),极框背面靠近另一侧内侧设置凸平台(7);阴极冲压双极板(5)的阴极流道与阴极侧极框(3)的导流结构(9)平行布置;阳极侧极框(2)的凸平台(7)与阴极侧极框(3)的凹平台(6)扣合,阳极侧极框(2)的凹平台(6)与阴极侧极框(3)的凸平台(7)扣合。本发明的制氢电解槽结构,能够提供同时适用于阴阳两极的极框;极框和双面硫化密封件具有保护膜电极的作用,防止装配压力对气体扩散层挤压导致气体扩散层对膜电极产生撕裂的力,极框具有防呆结构保证极框正确安装,避免装配失误导致的故障或坏件。
-
公开(公告)号:CN118223053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127446.4
申请日:2024-01-30
Applicant: 杰锋汽车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5B9/60 , C25B9/23 , C25B1/04 , C25B11/031 , C25B11/03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氢能制备技术领域的氢能制备电解槽密封结构。密封圈(102)通过硫化方式与钛毡片(103)边沿一体连接;钛毡片(103)布置在双极板(101)上,双极板(101)上设置双极板流道(105),钛毡片(103)边沿设置为能够支撑在双极板流道(105)外侧的双极板表面(106)部位的结构;钛毡片(103)和密封圈(102)厚度相同。本发明所述的氢能制备电解槽密封结构,可靠实现密封圈与钛毡片连接,避免密封圈与钛毡之间存在缝隙而导致膜电极在高气压条件下产生位移甚至破裂等问题,提高制氢工作可靠性和结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9194472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257028.3
申请日:2024-09-09
Applicant: 杰锋汽车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5B9/19 , C25B11/036 , C25B11/042 , C25B15/08 , C25B1/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解质制氢技术领域的PEM水电解槽结构。双极板(1)为平板结构,双极板(1)一端设置贯通的进水口(2),双极板(1)另一端设置贯通的出水口(3),双极板(1)一面的凹坑(4)内布置第一扩散层(5),双极板(1)另一面的凹坑(4)内布置第二扩散层(6),第一扩散层(5)外侧表面设置多道流道(7),第二扩散层(6)外侧表面设置多道流道(7),第一扩散层(5)外表面连接第一框架(8),双极板(1)与对应的扩散层烧结为一体式结构,每个框架与对应的密封件硫化为一体式结构。本发明的PEM水电解槽结构,将双极板与扩散层烧结为一体,简化结构,避免扩散层形变,同时解决传统双极板机械加工流道成本过高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345400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498171.5
申请日:2024-04-24
Applicant: 杰锋汽车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PEM电解水制氢技术领域的PEM电解水制氢用复合传输层。微孔传输层MPL(101)正面与膜电极贴合,微孔传输层MPL(101)背面与钛纤维毡(102)正面连结,钛纤维毡(102)背面与多孔加强板(103)正面连结,多孔加强板(103)背面与钛金属双极板贴合;微孔传输层MPL(101)的孔径范围为5‑10μm,钛纤维毡(102)的孔径范围为50‑60μm,多孔加强板(103)的孔径范围为0.5‑1mm,微孔传输层MPL(101)、钛纤维毡(102)、多孔加强板(103)梯度孔径结构。本发明所述的PEM电解水制氢用复合传输层,结构简单,能够有效改善钛毡与膜电极接触效果,降低传输层与膜电极接触电阻,匹配不同单位尺寸催化剂团聚体,构建高效电子传输通道,提升传质能力,提高PEM电解槽电解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421086B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111637384.4
申请日:2021-12-29
Applicant: 杰锋汽车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50/249 , H01M50/271 , H01M50/289 ,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568 , H01M10/65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汽车动力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的汽车动力锂离子电池模组结构,所述的汽车动力锂离子电池模组结构的模组箱体(2)与隔热板(21)形成多个安装腔体(22),每个安装腔体(22)设置为能够插入一个电芯(3)的结构,模组箱体(2)与隔热板(21)均设置为由隔热板件制成的结构,模组箱体(2)上部设置冷却油流道(4),本发明所述的汽车动力锂离子电池模组结构,能够可靠通过油冷实现电池模组冷却,不占用过多空间,散热效率高,有效延缓热量在电芯间传递的速度,避免故障电芯相邻的电芯温度过高而导致热失控扩散,确保热失控控制满足要求,保障驾乘人员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8814009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847136.X
申请日:2024-06-27
Applicant: 杰锋汽车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解槽双极板的制备方法及具有其的电解槽双极板,包括如下步骤:1)选取原料钛粉和尿素;2)混合原料的钛粉和尿素;3)原料研磨和压制;4)烧结;5)制备成型,将泡沫钛填充在双极板流道内,减少因接触面积不足而导致接触电阻升高的影响,同时在流道区域为钛毡和膜电极提供强有力的机械支撑,极大避免了因流道凹槽结构而造成的部件形变和损坏。
-
公开(公告)号:CN116083936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310176873.7
申请日:2023-02-28
Applicant: 杰锋汽车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5B11/036 , C25B1/02 , C25B9/19 , C25B11/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PEM电解水制氢技术领域的PEM电解水制氢用双极板结构。双极板本体(1)为工程塑料制成,双极板本体(1)正面和反面分别设置流道(5),流道(5)包括流道流体入口(51)和流道流体出口(52),导电柱(2)呈工字形结构,导电柱(2)上端部和下端部分别卡装在双极板本体(1)的孔道(11)内,导电柱(2)中间部套装密封件(3),密封件(3)包括多圈凸起部(31),导电柱(2)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别设置PVD涂层。本发明的PEM电解水制氢用双极板结构,结构简单,在保障双极板工作性能的同时,有效解决现有双极板成本高昂,难以大规模发展PEM电解水制氢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566737A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210209946.3
申请日:2022-03-04
Applicant: 杰锋汽车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47 , H01M10/658 , H01M10/6568 , H01M10/6554 , H01M50/507 , H01M50/317 , H01M50/35 , H01M10/655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技术领域的动力电池模组冷却结构,所述的动力电池模组冷却结构的多个电芯(4)设置在底部绝缘隔热板(7)上,每相邻两个电芯(4)之间设置复合隔热板(10),电芯(4)侧面设置冷却油流道(1),电芯(4)上的汇流排(2)的部分结构通过冷却油流道(1)上的开口部延伸到冷却油流道(1)内部,每个电芯(4)侧面分别与冷却油流道(1)之间设置导热片(11)。本发明的动力电池模组冷却结构,能够阻止电芯发生热失控后由汇流排热传递而引起的热失控隐患;能够阻止相邻电芯由接触面而引起热失控蔓延;既满足动力电池加热以及散热需求,又保证电芯工作在合理温度范围之内,提高电池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553294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501218.5
申请日:2024-10-25
Applicant: 杰锋汽车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PEM电解槽技术领域的PEM电解槽双极板装配结构。流道区域(102)和非流道区域(103)的结合部位除进口流道桥(106)和出口流道桥(108)位置外为结合部流道(109),扩散层(301)贴合双极板(101)内侧面,扩散层(103)边沿越过结合部流道(109)贴合非流道区域(103),密封圈(201)位于扩散层(301)外圈,密封圈(201)同时贴合非流道区域(103)、进口流道桥(106)和出口流道桥(108),扩散层(103)同时贴合非流道区域(103)、进口流道桥(106)和出口流道桥(108)。本发明所述的PEM电解槽双极板装配结构,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能够方便可靠实现各部件的连接、定位和支撑,有效提升PEM电解槽的运行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566741A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210209948.2
申请日:2022-03-04
Applicant: 杰锋汽车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10/625 , H01M10/63 , H01M10/655 , H01M10/6563 , H01M10/6568 , H01M10/65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结构,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结构电池模组(5)包括多个电芯(51),电芯(51)上方设置液冷板(3),液冷板(3)连通冷却液管路(4),电芯(51)上的泄压阀连通灭火排烟通道(35),电芯(51)和液冷板(3)之间设置绝缘导热件(54),电池模组(5)安装在壳体(2)内,壳体(2)内设置中空腔体,壳体(2)内壁设置与中空腔体连通的多个气孔(26),本发明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结构,有效保障电池正常充放电时的热管理,还可用于热失控应急处理,兼顾电池包热管理和热失控灭火、降温、阻止蔓延、定向排气,提高安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