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104080B
公开(公告)日:2018-09-25
申请号:CN201580014984.1
申请日:2015-03-24
Applicant: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防止基于由推压装置的推力产生的输入侧盘(2c)的轴向的弹性变形的微振磨损。形成在输入侧盘(2c)的中心孔(19)的内周面的轴向中间部的内花键部(13a),与形成在输入旋转轴(1b)的轴向一端部的外周面上的外花键部(12a)花键配合。形成在输入侧盘(2c)的中心孔(19)的内周面中的与内花键部(13a)的另一端侧相邻的部分的盘侧嵌合面部(22),与形成在输入旋转轴(1b)的外周面中的与外花键部(12a)的另一端侧相邻的部分的轴侧嵌合面部(23)以过盈配合的方式嵌合。
-
公开(公告)号:CN105283696B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480033466.X
申请日:2014-06-1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IPC: F16H61/12 , F16H15/38 , F16H61/66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61/6649 , F16H15/38
Abstract: 在环面式无级变速器中,液压加载器(23)的第1活塞(25)局部地按压输入盘(15)的径向外端部的第2缸体外壳(15a),因此,容易导致输入盘输入盘(15)的背面的整个区域,因此输入盘(15)的变形变小。由于在仅对第2油室(28)供给液压的第1控制状态、和对第1油室(27)及第2油室(28)双方供给液压的第2控制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因此优先利用第2油室(28)的液压按压输入盘(15),在仅利用第2油室(28)的液压还不够的情况下,对第1油室(27)供给液压,通过第1活塞(25)辅助性地按压输入盘(15),由此能够在抑制动力辊(19)的打滑的同时将输入盘(15)的变形控制在最小限度。(15)变形,但是第2油室(28)的液压均匀地按压
-
公开(公告)号:CN106104080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580014984.1
申请日:2015-03-24
Applicant: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15/38 , F16D1/09 , F16D1/116 , F16D2001/103
Abstract: 防止基于由推压装置的推力产生的输入侧盘(2c)的轴向的弹性变形的微振磨损。形成在输入侧盘(2c)的中心孔(19)的内周面的轴向中间部的内花键部(13a),与形成在输入旋转轴(1b)的轴向一端部的外周面上的外花键部(12a)花键配合。形成在输入侧盘(2c)的中心孔(19)的内周面中的与内花键部(13a)的另一端侧相邻的部分的盘侧嵌合面部(22),与形成在输入旋转轴(1b)的外周面中的与外花键部(12a)的另一端侧相邻的部分的轴侧嵌合面部(23)以过盈配合的方式嵌合。
-
公开(公告)号:CN105283696A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480033466.X
申请日:2014-06-1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IPC: F16H61/12 , F16H15/38 , F16H61/66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61/6649 , F16H15/38
Abstract: 在环面式无级变速器中,液压加载器(23)的第1活塞(25)局部地按压输入盘(15)的径向外端部的第2缸体外壳(15a),因此,容易导致输入盘(15)变形,但是第2油室(28)的液压均匀地按压输入盘(15)的背面的整个区域,因此输入盘(15)的变形变小。由于在仅对第2油室(28)供给液压的第1控制状态、和对第1油室(27)及第2油室(28)双方供给液压的第2控制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因此优先利用第2油室(28)的液压按压输入盘(15),在仅利用第2油室(28)的液压还不够的情况下,对第1油室(27)供给液压,通过第1活塞(25)辅助性地按压输入盘(15),由此能够在抑制动力辊(19)的打滑的同时将输入盘(15)的变形控制在最小限度。
-
公开(公告)号:CN104094022B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380008141.1
申请日:2013-02-04
Applicant: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IPC: F16H15/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15/40 , F16H15/38 , F16H57/049 , F16H2200/00
Abstract: 本发明实现一种零件制作、零件管理、组装作业均容易,容易谋求成本低廉化,使变速动作稳定,并且加工容易的环型无级变速器的构造。通过使设置在外圈(16b)的外侧面的凹部(24)和耳轴(7b)的支撑梁部(23a)的圆筒状凸面(22)卡合,能够进行摆动位移地支撑推力滚动轴承的外圈(16b)。在凹部(24)的内面,使形成于以支撑梁部(23a)为中心的周方向上的凹槽(27)和形成于支撑梁部(23a)的外周面的突条(28)卡合,限制外圈(16b)的在支撑梁部(23a)的轴方向上的位移。将凹槽(27)做成开口部的宽度宽且底部的宽度窄的锥形槽,将突条(28)做成基部的宽度宽且顶端部的宽度窄的锥形突条。
-
公开(公告)号:CN100460715C
公开(公告)日:2009-02-11
申请号:CN200580023003.6
申请日:2005-06-28
Inventor: 西井大树
IPC: F16H15/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15/38
Abstract: 防止动力辊(4、7)过度地倾斜。在固定于耳轴(30、31)的两端部上的各止动部件(73、73)上设有凸部(66、66)。此外,在构成摆动框架(21、22)的端板(48、48)的内表面上、在与上述各凸部(66、66)对置的位置上设有凹部(67、67)。并且,将上述各凸部(66、66)关于上述各耳轴(30、31)的摆动方向位移自如地插入在上述各凹部(67、67)中。此外,与此同时,通过根据这些各耳轴(30、31)的摆动而使上述各凸部(66、66)的侧面抵接在上述各凹部(67、67)的内表面上,来阻止这些各耳轴(30、31)摆动既定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3109109B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280000042.4
申请日:2012-02-10
Applicant: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IPC: F16H15/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由轴承产生的损耗、并且盘的加工容易、能够以低成本实现宽量程化的环型无级变速器。在该环型无级变速器中,在内侧盘(3)的小端面(3a)形成球轴承(6)的套圈(100),且套圈(100)的至少一部分与作为动力辊和内侧盘(3)的界面的牵引面(12)在轴向上重叠。而且,支承柱(8a、8b)与和盘(3)相对的套圈(与小端面(3a)的套圈(100)相对的球轴承(6)的另一套圈)之间,插入有位置调整部件(120)。
-
公开(公告)号:CN101349338B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0810110621.X
申请日:2008-06-06
Applicant: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喇叭口形的连续可变的传动装置。滚筒侧凹槽与圆盘侧凹槽19、19相对,以便在该动力滚筒的外周表面和沿着轴向的圆盘16的一侧表面17之间的滚动接触区中在其之间具有角度,而不管喇叭口形的连续可变的传动装置的传动齿轮比。因此,圆盘侧凹槽19、19被形成为当从相对于沿着轴向的一侧表面17的法向观察时,相对于该圆盘16的圆周方向具有角度。同时,动力滚筒侧凹槽形成为绕该动力滚筒的中心轴的同心的形状(或螺旋形状)。结果,不管传动齿轮比如何,能够防止在滚动接触区的接触面积的减少。
-
公开(公告)号:CN103109109A
公开(公告)日:2013-05-15
申请号:CN201280000042.4
申请日:2012-02-10
Applicant: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IPC: F16H15/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由轴承产生的损耗、并且盘的加工容易、能够以低成本实现宽量程化的环型无级变速器。在该环型无级变速器中,在内侧盘(3)的小端面(3a)形成球轴承(6)的套圈(100),且套圈(100)的至少一部分与作为动力辊和内侧盘(3)的界面的牵引面(12)在轴向上重叠。而且,支承柱(8a、8b)与和盘(3)相对的套圈(与小端面(3a)的套圈(100)相对的球轴承(6)的另一套圈)之间,插入有位置调整部件(120)。
-
公开(公告)号:CN102762894B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280000051.3
申请日:2012-02-02
Applicant: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IPC: F16H15/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15/38 , F16H63/06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环型无级变速器的结构,其实现零件制作、零件管理、组装操作都变容易,容易实现成本低廉化,而且使变速动作稳定。该环型无级变速器具备:形成于各个外圈(16f)的一部分的截面圆形的保持孔(28),在以过盈配合内嵌固定到保持孔(28)的状态下,使一部分从外圈(16f)的凹部(23e)的内面突出的圆柱状的锚定销(26)和在各个耳轴(7f)的支承梁部(9f)的圆筒状凸面(22e),在该圆筒状凸面(22e)的周向形成的锚定槽(27),使锚定销(26)的一部分与锚定槽(27)卡合,由这些卡合部能支承伴随着输入侧及输出侧圆盘(2、5)的转动而施加到动力辊(6a)的扭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