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513575B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310460878.9
申请日:2013-10-08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机构减小残余振动的S型运动曲线规划方法,该高速机构减小残余振动的S型运动曲线规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S型运动曲线的定义,运动分为以急动度G1进行的加加运动速段T1;以急动度G2进行的减加运动速段T2,匀速运动段T3,以急动度G3进行的减加运动速段T4;以急动度G4进行的减减运动速段T5;以急动度G5进行的减减运动速段T6。本发明通过增加考虑残余振动的衰减时间T6,减少了残余振动的影响。本发明考虑了机构系统的运动所导致的动力学残余振动对实际运动定位时间的影响,实现了实际运动的平稳性和生产效率的最大化。
-
公开(公告)号:CN103963033B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410214605.0
申请日:2014-05-20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IPC: B25H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精密一维运动场合,可用于通用一维运动平台的精密位移补偿。本发明具体涉及基于应力刚化原理的刚度频率可调一维微动平台,包括运动子平台及对应驱动器、微动工作平台,利用通过频率调节机构调节张紧力的薄膜组作为柔性铰链,实现一维微动平台的振动频率的手动或动态调整。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基于预应力膜,频率可调,能根据不同的工况和驱动频率,可在工作前或工作过程中调节微动平台的固有频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008250A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申请号:CN201410255068.4
申请日:2014-06-10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IPC: G06F17/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18 , G06F17/50 , G06F17/5086 , G06T17/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械工程与数学研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主频能量时域最优分布的非对称变加速度规划方法,包括对含有运动学自由和参数化运动函数作为边界条件的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定位历程进行求解;判断驱动停止后的执行端的振幅是否满足定位精度,若不满足则继续求解,若满足则振动能量衰减时间;判断目标响应时间,是否为最小值,若是最小值则确定设定的运动参数为最优参数,若不是最小值则计算运动参数梯度和步长,并重新设定运动参数进行求解。本发明通过以上方法,解决存在大柔性变形等非线性影响和精密定位要求的高速高加速机构的运动规划问题,可以实现在高加速条件下的精密定位以及位/力平滑切换,也适用于传统解决方法的执行机构运动规划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3963033A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410214605.0
申请日:2014-05-20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IPC: B25H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精密一维运动场合,可用于通用一维运动平台的精密位移补偿。本发明具体涉及基于应力刚化原理的刚度频率可调一维微动平台,包括运动子平台及对应驱动器、微动工作平台,利用通过频率调节机构调节张紧力的薄膜组作为柔性铰链,实现一维微动平台的振动频率的手动或动态调整。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基于预应力膜,频率可调,能根据不同的工况和驱动频率,可在工作前或工作过程中调节微动平台的固有频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485290B
公开(公告)日:2017-10-27
申请号:CN201410695949.8
申请日:2014-11-26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Inventor: 陈新 , 白有盾 , 杨志军 , 王梦 , 高健 , 李涵雄 , 李成祥 , 王江龙 , 黄宇涵 , 刘浩文 , 李振新 , 钟裕导 , 刘伟光 , 杨海东 , 管贻生 , 陈新度
Abstract: 一种动态特性自适应匹配的微结构阵列精密加工机床,包括Y向运动机构、X向运动机构和Z向精密冲压机构,所述X向运动机构通过X向支架固定于底座上,所述Z向精密冲压机构通过X&Z联动平台和X&Z复合导轨滑块安装于所述X向运动机构的X向导轨,并在所述X向运动机构的X向驱动带动下实现X向运动;工件放置在所述Y向运动机构的Y向运动平台上,并通过所述Y向运动机构实现Y向运动。Z向精密冲压机构能够根据不同冲压频率对动态特性精细调整,获得一致的动态响应性能,并可以实现位力切换复合控制,实现微结构阵列的一致性加工。本发明提出一种缩短对位时间,减少运动偏差,提高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的精密微冲压机床。
-
公开(公告)号:CN104440345B
公开(公告)日:2017-06-30
申请号:CN201410696821.3
申请日:2014-11-26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Inventor: 白有盾 , 杨志军 , 陈新 , 王梦 , 高健 , 李涵雄 , 李成祥 , 黄宇涵 , 王江龙 , 余明峰 , 刘浩文 , 李振新 , 钟裕导 , 刘伟光 , 杨海东 , 管贻生 , 陈新度
IPC: B23Q5/2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异构电机共定子多驱动宏微一体化高速精密运动二维平台,包括X/Y向基座、X/Y向导轨、滑块、U型直线电机、平板电机、U型直线电机定子、宏动动子、微动动子和宏微一体化平台。所述宏动平台与所述微动平台通过弹性构件联接形成一体化平台,安装在X向基座的定子为宏动平台的动子与控制微动平台X向微运动的动子共用,Y向通过压电陶瓷或解耦音圈电机进行精密位移补偿,当宏微动子同时驱动时,可实现整体大范围的高速运动;当出现运动偏差时,微动平台由于惯量小、无摩擦、通过弹性变形实现精密位移输出,可单独驱动实现高频运动偏差补偿。通过复合运动控制,可实现二维高速精密运动,安装使用方式与传统平台一致,方便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440344B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410696781.2
申请日:2014-11-26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Inventor: 杨志军 , 白有盾 , 陈新 , 王梦 , 高健 , 李涵雄 , 李成祥 , 黄宇涵 , 王江龙 , 刘浩文 , 余明峰 , 李振新 , 钟裕导 , 刘伟光 , 杨海东 , 管贻生 , 陈新度
IPC: B23Q5/2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直线电机共定子多驱动宏微一体化高速精密运动二维平台,包括X/Y向基座、X/Y向导轨、滑块、U型直线电机定子、宏动动子、微动动子和宏微一体化平台。所述宏动平台与所述微动平台通过弹性构件联接形成一体化平台,安装在X向基座的定子为宏动平台的动子与控制微动平台X向微运动的动子共用,Y向通过压电陶瓷或解耦音圈电机进行精密位移补偿,当宏微动子同时驱动时,可实现整体大范围的高速运动;当出现运动偏差时,微动平台由于惯量小、无摩擦、通过弹性变形实现精密位移输出,可以单独驱动实现高频运动偏差补偿。通过复合运动控制,可以实现二维高速精密运动,安装使用方式与传统平台一致,方便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994723B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410255806.5
申请日:2014-06-10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IPC: G01B1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D5/34707 , G01D5/3474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学长度测量领域,具体涉及基于纵横转换放大细分的宏微复合光栅尺测量系统,基于纵横转换放大细分的宏微复合光栅尺测量系统,包括光栅尺、可相对光栅尺相对移动的宏微读数系统和计数及图像处理模块,宏微读数系统正对栅纹基面且与光栅尺平行放置,还包括测量参考直线,测量参考直线与图像传感器获取的栅纹在计数及图像处理模块中叠加形成叠加图像,测量参考直线与栅纹形成一定夹角θ。本发明通过以上结构,可以兼容现有增量式、绝对式等类型的光栅尺,适用性强,利用高速低精度光栅尺进行宏尺度位移测量,同时利用高效的微尺度读数模块基于机械光学细分技术来获取可靠的高精度微尺度位移值,适合于大栅距尺寸的光栅尺,成本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04440343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696217.0
申请日:2014-11-26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Inventor: 杨志军 , 白有盾 , 陈新 , 王梦 , 高健 , 李涵雄 , 李成祥 , 王江龙 , 刘浩文 , 黄宇涵 , 余明峰 , 李振新 , 钟裕导 , 刘伟光 , 杨海东 , 管贻生 , 陈新度
IPC: B23Q5/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41/02 , B23Q1/44 , B23Q5/28 , H01L41/09 , H02K11/22 , B23Q1/25 , B23Q5/3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直线电机共定子双驱动宏微一体化高速精密运动一维平台,包括基座、直线导轨、滑块、U型直线电机定子、宏动动子、微动动子和宏微一体化平台。所述宏动平台与所述微动平台通过弹性构件联接形成一体化平台,所述宏微一体化平台的外框架安装在直线导轨滑块上,基座上装有U型直线电机定子,宏动平台和微动平台上分别装有动子,当宏微动子同时驱动时,可实现整体大范围的高速运动;当出现运动偏差时,微动平台由于惯量小、无摩擦、通过弹性变形实现精密位移输出,可以单独驱动实现高频运动偏差补偿。通过复合运动控制,可以实现一维高速精密运动,安装使用方式与传统平台一致,方便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513575A
公开(公告)日:2014-01-15
申请号:CN201310460878.9
申请日:2013-10-08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机构减小残余振动的S型运动曲线规划方法,该高速机构减小残余振动的S型运动曲线规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S型运动曲线的定义,运动分为以急动度G1进行的加加运动速段(T1);以急动度G2进行的减加运动速段(T2),匀速运动段T3,以急动度G3进行的减加运动速段(T4);以急动度G4进行的减减运动速段(T5);以急动度G5进行的减减运动速段(T6)。本发明通过增加考虑残余振动的衰减时间T6,减少了残余振动的影响。本发明考虑了机构系统的运动所导致的动力学残余振动对实际运动定位时间的影响,实现了实际运动的平稳性和生产效率的最大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