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卵圆扫描式机载激光雷达安置误差校正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30612B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758220.4

    申请日:2024-06-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卵圆扫描式机载激光雷达安置误差校正方法,涉及激光雷达测量技术领域,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定点进行卵圆激光扫描,获得原始数据。将距离、角度原始数据进行融合计算,得到激光脚点空间坐标,将激光脚点空间坐标从扫描平台坐标系转换到惯性平台坐标系,再融合姿态数据从惯性平台坐标系转换到东北天坐标系。将位置数据从WGS‑84坐标系转换到地心地固坐标系,再转换到东北天坐标系,在东北天坐标系下对数据进行融合。进行前向扫描和后向扫描的单圈扫描轨迹提取。在东北天坐标系下对安置角进行校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克服现有技术中对机载激光雷达安置误差校正精度较低的问题。

    一种卵圆扫描式机载激光雷达安置误差校正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30612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758220.4

    申请日:2024-06-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卵圆扫描式机载激光雷达安置误差校正方法,涉及激光雷达测量技术领域,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定点进行卵圆激光扫描,获得原始数据。将距离、角度原始数据进行融合计算,得到激光脚点空间坐标,将激光脚点空间坐标从扫描平台坐标系转换到惯性平台坐标系,再融合姿态数据从惯性平台坐标系转换到东北天坐标系。将位置数据从WGS‑84坐标系转换到地心地固坐标系,再转换到东北天坐标系,在东北天坐标系下对数据进行融合。进行前向扫描和后向扫描的单圈扫描轨迹提取。在东北天坐标系下对安置角进行校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克服现有技术中对机载激光雷达安置误差校正精度较低的问题。

    一种可调谐激光器的光强波动干扰检测修正系统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87611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1172449.6

    申请日:2024-08-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调谐激光器的光强波动干扰检测修正系统和方法,属于光纤光栅传感技术领域,用于光强波动干扰检测修正,系统包括ARM控制平台、恒流源驱动电路、可调谐扫描光源、分路器、参考光路、测量光路、补偿电路、辅助MCU、高速ADC和PC上位机;方法包括:计算第n‑1次原始信号和第n‑1次修正因子,控制DAC模块输出,通过反相加法电路使修正信号对测量电路的信号进行修正,通过反相放大电路将反相加法电路输出的反相信号变成同相信号。本发明信号质量强,提高了光纤光栅解调系统的解调精度,提高了ARM控制中心对FBG传感器中心波长的解调速率;实时性传输补偿,补偿效率得到提高。

    一种基于机载激光测深系统的安置角误差修正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99369B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579467.5

    申请日:2023-05-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机载激光测深系统的安置角误差修正方法,属于激光雷达测量技术领域,用于消除安置角误差,包括提取扫描轨迹和航线数据,确定椭圆轨迹的长轴和短轴,计算短轴的方向矢量,计算航线数据在待定平面内投影的方向矢量和椭圆短轴在待定平面内投影的方向矢量;求取两个方向矢量的夹角,判断夹角与阈值的大小,决定是否进行补偿;将椭圆轨迹上的每个点坐标均乘以旋转矩阵,得到补偿后的轨迹,迭代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满足所需精度为止。本发明引入激光扫描出的卵形曲线和航线作为几何参数,通过对卵形曲线的长短轴和航线参数向量化,形成校准判据,使安置校正过程减少人为干预,实现流程化算法校准,适用于水下工作环境的应用。

    一种基于激光雷达的气溶胶粒径反演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659771B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211417126.X

    申请日:2022-1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激光雷达的气溶胶粒径反演方法,属于激光雷达测量技术领域,用于进行气溶胶粒径的反演,包括根据数学模型建立目标函数,利用目标函数优化数学模型优化决策变量,利用遗传算法通过判别适应度函数寻找使目标函数达到最优解的个体,然后得到对应粒径范围的概率,从而得以确定颗粒粒径分布;进行种群适应度评价计算,使适应度函数的值大于等于零,并且目标函数的极小值对应适应度函数的极大值;设计遗传算子和确定遗传算法的运行参数,将遗传算法应用于颗粒粒径测量中粒径的反演问题上。对比现有技术,本发明提高了粒径反演结果的抗噪性能。减少了先验假设信息对反演结果的影响,提高了反演过程的计算速度。

    一种降低大气激光雷达盲区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36842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430396.1

    申请日:2025-04-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大气参数探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降低大气激光雷达盲区的方法,包括:S1.发射端通过发射控制镜射出激光束形成第一发射视场,且第一发射视场主轴与接收端的接收视场主轴平行;S2.改变发射控制镜的角度,发射端通过发射控制镜射出第二发射视场,且第二发射视场主轴与接收视场主轴具有角度;S3.接收端将获得的数据通过光电转换输送至数据处理系统进行处理。所述第一发射视场由近到远依次为直射盲区、直射过渡区以及直射充满区;所述第二发射视场由近到远依次为第一斜射盲区、第一斜射过渡区、斜射充满区、第二斜射过渡区以及第二斜射盲区。本发明可以大幅降低大气激光雷达盲区。

    一种基于激光雷达融合底质信息的点云目标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60045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921200.0

    申请日:2024-12-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激光雷达融合底质信息的点云目标检测方法,涉及激光雷达点云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将底质分类结果与点云中每个点对应,使每个点都属于一个类别结果,得到带分类的点云集合。对带分类的点云进行最远点采样,得到关键点。以关键点为球心,设定球形区域的半径和球形区域中采样点的最大数量,进行球查询操作,得到局部点集。将局部点集输入联合识别网络进行目标识别,联合识别网络包括依次连接的点云特征提取模块、三维卷积模块和RPN网络。设置联合识别网络的总损失函数,评估目标识别结果。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克服现有技术中在户外大场景中,点云目标检测方法泛化能力较弱、鲁棒性较弱的问题。

    一种可调谐激光器的光强波动干扰检测修正系统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87611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172449.6

    申请日:2024-08-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调谐激光器的光强波动干扰检测修正系统和方法,属于光纤光栅传感技术领域,用于光强波动干扰检测修正,系统包括ARM控制平台、恒流源驱动电路、可调谐扫描光源、分路器、参考光路、测量光路、补偿电路、辅助MCU、高速ADC和PC上位机;方法包括:计算第n‑1次原始信号和第n‑1次修正因子,控制DAC模块输出,通过反相加法电路使修正信号对测量电路的信号进行修正,通过反相放大电路将反相加法电路输出的反相信号变成同相信号。本发明信号质量强,提高了光纤光栅解调系统的解调精度,提高了ARM控制中心对FBG传感器中心波长的解调速率;实时性传输补偿,补偿效率得到提高。

    一种基于机载激光雷达系统时延设计的时间同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73584B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941184.5

    申请日:2024-07-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机载激光雷达系统时延设计的时间同步方法,涉及机载激光雷达时间同步技术领域,对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和惯性导航系统进行时间同步;以PPS为时间基准,使用FPGA产生机载激光雷达系统所需的多种不同频率信号;机载激光雷达系统在飞行探测过程中接收地面计算机远程发送的命令,控制激光器、扫描镜和摄像头的开启和关闭;根据延迟时间构建时间延时误差模型;由时间延时误差模型修正激光回波强度数据、扫描镜角度数据和图像像素数据,确保各数据源起始时刻时间戳与数据对齐。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克服现有技术中激光测距、扫描镜和其他雷达外设等组件不能实现高精度时间同步的问题。

    一种基于激光雷达的气溶胶粒径反演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659771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417126.X

    申请日:2022-1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激光雷达的气溶胶粒径反演方法,属于激光雷达测量技术领域,用于进行气溶胶粒径的反演,包括根据数学模型建立目标函数,利用目标函数优化数学模型优化决策变量,利用遗传算法通过判别适应度函数寻找使目标函数达到最优解的个体,然后得到对应粒径范围的概率,从而得以确定颗粒粒径分布;进行种群适应度评价计算,使适应度函数的值大于等于零,并且目标函数的极小值对应适应度函数的极大值;设计遗传算子和确定遗传算法的运行参数,将遗传算法应用于颗粒粒径测量中粒径的反演问题上。对比现有技术,本发明提高了粒径反演结果的抗噪性能。减少了先验假设信息对反演结果的影响,提高了反演过程的计算速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