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热脉冲加热炉燃烧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56625B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210034821.8

    申请日:2012-02-16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蓄热脉冲加热炉燃烧控制方法,包括:获取当前段的流量设定值和工艺规定的流量分档阈值表,把该流量设定值除以该段的最大流量值,获得流量设定百分比,然后与流量分档阈值表比较,确定当前的新流量档级和投入运行的烧嘴的对数;根据新流量档级对应的标准排烟流量和炉气温度,采用蓄热箱模型,计算出给定蓄热换向周期对应的排烟温度曲线;根据工艺设定的蓄热箱排烟温度,再结合排烟温度曲线,插值确定该排烟温度对应的蓄热换向周期;根据新流量档级确定的投入烧嘴个数和段内总的可用烧嘴总数以及蓄热换向周期,确定蓄热脉冲周期和分组滚动方法;根据蓄热换向周期和蓄热脉冲周期及分组滚动方法进行蓄热燃烧控制和蓄热脉冲逻辑控制。

    蓄热脉冲加热炉燃烧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56625A

    公开(公告)日:2013-08-21

    申请号:CN201210034821.8

    申请日:2012-02-16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蓄热脉冲加热炉燃烧控制方法,包括:获取当前段的流量设定值和工艺规定的流量分档阈值表,把该流量设定值除以该段的最大流量值,获得流量设定百分比,然后与流量分档阈值表比较,确定当前的新流量档级和投入运行的烧嘴的对数;根据新流量档级对应的标准排烟流量和炉气温度,采用蓄热箱模型,计算出给定蓄热换向周期对应的排烟温度曲线;根据工艺设定的蓄热箱排烟温度,再结合排烟温度曲线,插值确定该排烟温度对应的蓄热换向周期;根据新流量档级确定的投入烧嘴个数和段内总的可用烧嘴总数以及蓄热换向周期,确定蓄热脉冲周期和分组滚动方法;根据蓄热换向周期和蓄热脉冲周期及分组滚动方法进行蓄热燃烧控制和蓄热脉冲逻辑控制。

    蓄热式均热炉
    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778080U

    公开(公告)日:2011-03-30

    申请号:CN201020296520.9

    申请日:2010-08-18

    Inventor: 陶曙明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蓄热式均热炉,包括均热炉炉体,该均热炉炉体上部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蓄热式烧嘴和第二蓄热式烧嘴,所述第一蓄热式烧嘴和第二蓄热式烧嘴连接有煤气管道、空气管道和蓄热烟气管道;所述第一蓄热式烧嘴通过第一煤气管道换向阀与所述煤气管道相连接、通过第一空气管道换向阀与所述空气管道相连接、以及通过第一烟气管道换向阀与所述蓄热烟气管道相连接;所述第二蓄热式烧嘴通过第二煤气管道换向阀与所述煤气管道相连接、通过第二空气管道换向阀与所述空气管道相连接、以及通过第二烟气管道换向阀与所述蓄热烟气管道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蓄热式均热炉,可使用低热值的混合煤气,并且节能效率高,减少了污染气体的排放。

    感应加热装置
    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0997697Y

    公开(公告)日:2007-12-26

    申请号:CN200720066236.0

    申请日:2007-01-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感应加热装置,该装置的内穿有加工工件,包括支架和本体,支架上设有本体,本体进一步包括框架、电磁轭和线圈,框架内设有电磁轭,电磁轭内设有线圈。采用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由于线圈缠绕在加工工件上,并且内径为最大规格的加工工件的生产工况允许的最小尺寸。所以该装置适用于任何大小、尺寸的加工工件,无需更换其他线圈。由于框架外设有气缸,气缸与连杆一端连接。所以通过驱动气缸,能够保证电磁轭的开口两端的端面始终与加工工件表面保持靠近和平行,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磁漏,改善加热温度均匀性,提高加热质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