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及车辆控制方法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343707A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11213636.6

    申请日:2020-1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车辆及车辆控制方法,所述车辆包括:发动机,设置有进水端和出水端;散热器,包括进水室、散热芯以及出水室,所述进水室的进水口与所述出水端连通,所述进水室的出水口与所述散热芯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散热芯的出水口与所述出水室的进水口连通,所述出水室的出水口与所述进水端连通;旁通支路,所述旁通支路的进水口与所述进水室的出水口连通,所述旁通支路的出水口与所述出水室的进水口连通。本发明中可通过调节经过散热器和旁通支路向进水端供水的水量来调节发动机内的水温,使得发动机内的水温不会出现过高或过低的情况,可保证发动机始终处于最佳水温,以减少发动机内燃烧不充分的情况,能提高整车的燃油经济性。

    一种散热器硬管连接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9578730B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811513442.0

    申请日:2018-12-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散热器硬管连接结构,包括硬管、卡箍和软管;所述硬管的一端与散热器连接,所述硬管的另一端的外周上设有环形凸起;所述软管的一端套设在所述硬管上;所述卡箍为弹性环,所述卡箍被设置为用于将所述软管压紧到所述硬管上;所述硬管靠近所述散热器的一端设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被设置为用于撑开所述卡箍。本公开能够便于安装,且能够保证环箍在安装后仍能够具有较大的夹紧力。

    一种散热器硬管连接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9578730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811513442.0

    申请日:2018-12-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散热器硬管连接结构,包括硬管、卡箍和软管;所述硬管的一端与散热器连接,所述硬管的另一端的外周上设有环形凸起;所述软管的一端套设在所述硬管上;所述卡箍为弹性环,所述卡箍被设置为用于将所述软管压紧到所述硬管上;所述硬管靠近所述散热器的一端设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被设置为用于撑开所述卡箍。本公开能够便于安装,且能够保证环箍在安装后仍能够具有较大的夹紧力。

    热害热辐射测试工装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482835B

    公开(公告)日:2018-10-30

    申请号:CN201610960865.1

    申请日:2016-1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害热辐射测试工装,其中,包括:弧状本体,固定在发动机排气管上,且所述弧状本体的中心位置对应所述排气管的轴心;多个传感器载体,均匀地布置在所述弧状本体上;多个传感器,对应地固定在所述传感器载体上,且所述传感器朝向所述排气管。本发明提供的热害热辐射测试工装通过在台架上模拟发动机在整车上的常用工况和最恶劣工况进行三种材料,距离排气管表面不同距离热害热辐射温度测试,为排气管路周边零部件的安全间隙的确定提供了数据参考,避免了由于热害安全间隙不确定而增加开发费用。

    集成炭罐结构、燃油蒸发系统及汽车

    公开(公告)号:CN110173379A

    公开(公告)日:2019-08-27

    申请号:CN201910432243.5

    申请日:2019-05-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集成炭罐结构、燃油蒸发系统及汽车,集成炭罐结构包括炭罐本体、空气通道、油气分离体、通气通道、吸附通道、脱附通道及单向阀,炭罐本体具有一容纳腔,容纳腔内容设有活性炭,空气通道可选择性导入外部空气至容纳腔,油气分离体具有一油气分离腔,通气通道用于切换连通油气分离腔至发动机或者燃油箱,吸附通道选择连通容纳腔与油气分离腔,脱附通道连通容纳腔及油气分离腔的底部,单向阀设于油气分离腔内壁,且常闭脱附通道,借助脱附过程冲击收集的液态燃油进入发动机内燃烧,液态燃油直接被利用,对油蒸汽中的液态油的处理效果较好,减少了炭罐失效的风险。

    光学发动机正时系统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499458B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610961958.6

    申请日:2016-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学发动机正时系统,具有两组正时轮系,分别第一轮系和第二轮系;所述第一轮系包括:曲轴正时轮、第一轮体和第一皮带,所述第一皮带套设于所述曲轴正时轮和所述第一轮体外,所述曲轴正时轮与发动机曲轴固定;所述第二轮系包括:轮轴正时轮、第二轮体和第二皮带,所述第二皮带套设于所述轮轴正时轮和所述第二轮体外,所述轮轴正时轮与发动机凸轮轴固定;所述第一轮体和所述第二轮体同轴设置。基于本发明的光学正时系统,可以解决因光学发动机正时系统的高度过高,导致的布置困难,同时,利用两级皮带驱动,可以有效减小皮带的抖动而产生的噪声,同样还可以减小皮带脱落的风险。

    排气尾管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026315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827852.6

    申请日:2018-07-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N1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排气尾管,包括第一排气管和第二排气管;其中,第一排气管的一端与汽车尾气出口相连;第二排气管的一端与第一排气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二排气管的另一端倾斜向下延伸;第二排气管的管径逐渐增大,第二排气管的横截面的形状为椭圆形;第二排气管靠近第一排气管的一端的横截面的面积小于第二排气管远离第一排气管的一端的横截面的面积。本发明中,将第二排气管的横截面设置为椭圆形,这样汽车在高速行驶时,根据流体力学知识可知,因为汽车尾气出口处气流流速较快,故气压较低,由于第二排气管的排气口相对于传统结构增大了截面积,在同等压强下,增大截面积可以获得更大的吸力,这样外界对排气管路内废气形成较大的吸力。

    热害热辐射测试工装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482835A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610960865.1

    申请日:2016-1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J5/12 G01J5/0003 G01J2005/1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害热辐射测试工装,其中,包括:弧状本体,固定在发动机排气管上,且所述弧状本体的中心位置对应所述排气管的轴心;多个传感器载体,均匀地布置在所述弧状本体上;多个传感器,对应地固定在所述传感器载体上,且所述传感器朝向所述排气管。本发明提供的热害热辐射测试工装通过在台架上模拟发动机在整车上的常用工况和最恶劣工况进行三种材料,距离排气管表面不同距离热害热辐射温度测试,为排气管路周边零部件的安全间隙的确定提供了数据参考,避免了由于热害安全间隙不确定而增加开发费用。

    汽车储水壶
    9.
    发明公开
    汽车储水壶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9217962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561185.3

    申请日:2024-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储水壶,包括壶体,壶体的顶部安装有压力盖,壶体的一侧安装有增加泵,增加泵的出液端与壶体的内部连通,壶体上与增加泵相对的侧壁上安装有分配阀,壶体的另一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回流管、第二回流管和第三回流管,第一回流管、第二回流管和第三回流管均与分配阀连接。本发明既能够用于燃油车又能够用于新能源车,特别是混动车型中,一个壶体能够同时满足发动机系统、空调系统和电池系统的散热需求,可以减小布置空间、降低零部件成本。

    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461255A

    公开(公告)日:2017-12-12

    申请号:CN201710882410.7

    申请日:2017-09-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P3/20 F01P7/14 F01P2007/146 F01P2050/22 F02N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包括高温循环冷却系统,其中:所述高温循环冷却系统包括高温散热器、节温器、第一水泵、缸体水套、缸盖水套、电子水阀及暖风;所述高温循环冷却系统包括大循环和小循环两种冷却液流路;在所述小循环中,所述电子水阀关闭;在所述大循环中,所述电子水阀开启,所述缸盖水套的冷却液流出后分为两路,一路回到所述高温散热器,另一路流经所述电子水阀、所述暖风后回到所述第一水泵。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暖风出水管路中增加电子水阀,通过对电子水阀通断的控制,使在不影响驾驶员舒适性的情况下,达到了快速暖机的效果,从而降低了摩擦损失,达到节油的目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