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029250B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1910268003.6
申请日:2019-04-03
Applicant: 宁波合力模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延伸率耐热铸造铝合金及其压力铸造制备方法,所述合金包括按重量百分数计的如下元素:9.0‑12.0%Si、0.05‑0.4%Cu、0.02‑0.05%Mg、0.05‑0.1%Sc、0.3‑0.5%M,余量为Al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其中M为Ti,Zr,V中的至少一种元素。本发明的高延伸率耐热铸造铝合金经压力铸造后,压铸态合金的室温屈服强度达到169MPa,延伸率达到10.0%,200℃高温抗拉强度达到190MPa,高温延伸率达到14.0%,室温和耐热性能优异,而且无需固溶热处理便可应用于汽车零件,满足汽车轻量化发展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9868397A
公开(公告)日:2019-06-11
申请号:CN201910163796.5
申请日:2019-03-05
Applicant: 宁波合力模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轻合金精密成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凤阳爱尔思轻合金精密成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强韧高模量铝合金材料及其压铸工艺,所述铝合金材料由质量百分数计的如下元素组成,Mg:2.5~6.0%,稀土元素Ce、La的一种或两种:0.01~1.2%,Mn、Cr、V中的一种或两种及以上:2.0~10.0%,余量为Al,杂质≤0.45%。所述铝合金材料的室温综合力学性能优异,弹性模量高。
-
公开(公告)号:CN110029250A
公开(公告)日:2019-07-19
申请号:CN201910268003.6
申请日:2019-04-03
Applicant: 宁波合力模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延伸率耐热铸造铝合金及其压力铸造制备方法,所述合金包括按重量百分数计的如下元素:9.0-12.0%Si、0.05-0.4%Cu、0.02-0.05%Mg、0.05-0.1%Sc、0.3-0.5%M,余量为Al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其中M为Ti,Zr,V中的至少一种元素。本发明的高延伸率耐热铸造铝合金经压力铸造后,压铸态合金的室温屈服强度达到169MPa,延伸率达到10.0%,200℃高温抗拉强度达到190MPa,高温延伸率达到14.0%,室温和耐热性能优异,而且无需固溶热处理便可应用于汽车零件,满足汽车轻量化发展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9868397B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1910163796.5
申请日:2019-03-05
Applicant: 宁波合力模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轻合金精密成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凤阳爱尔思轻合金精密成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强韧高模量铝合金材料及其压铸工艺,所述铝合金材料由质量百分数计的如下元素组成,Mg:2.5~6.0%,稀土元素Ce、La的一种或两种:0.01~1.2%,Mn、Cr、V中的一种或两种及以上:2.0~10.0%,余量为Al,杂质≤0.45%。所述铝合金材料的室温综合力学性能优异,弹性模量高。
-
公开(公告)号:CN110000360A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910164070.3
申请日:2019-03-0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宁波合力模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轻合金精密成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凤阳爱尔思轻合金精密成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挤压铸造工艺的高强韧高模量铝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所铝合金材料由质量百分数计的如下元素组成,Mg:2.5%~6.0%,Zn:3.0%~6.0%,Cu:0.5%~2.0%,稀土元素Ce、La的一种或两种:0.01%~1.2%,Ti:0.00005%~0.5%,B:0.00001%~0.1%,Mn、Cr、V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2.0%~10.0%,余量为Al,杂质≤0.45%;通过复合合金化向基体合金中同时加入Mn、Cr、V中的一种或多种以及稀土元素Ce、La,达到提高合金弹性模量,并保持基体合金优异的力学性能,且制备方法简单、工艺稳定性好、工艺可控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9817236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054733.1
申请日:2025-01-14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交通大学绍兴新能源与分子工程研究院
IPC: A01C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金属氢化物的种子发芽‑催芽方法及装置,所述种子发芽‑催芽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利用高压气流使种子处于漂浮状态;步骤二、将金属氢化物粉末烟雾化处理、弱酸溶液和水雾化处理;步骤三、将烟雾态金属氢化物、雾态弱酸和雾态水分别受控的喷向漂浮的种子,反应得到含氢雾态混合物,促进种子发芽‑催芽。本发明精准控制氢气释放浓度和速度,并通过高压悬浮手段使养料高效稳定且均匀全面的覆盖种子表面,缩短发芽‑催芽周期、有效提高发芽率,为种子发芽与催芽技术领域提供了新的高效、均匀和安全的自动化发芽‑催芽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19587450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670103.9
申请日:2024-11-2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交通大学深圳研究院
IPC: A61K9/02 , A61K45/06 , A61K33/24 , A61K33/06 , A61K31/513 , A61K31/7068 , A61K31/517 , A61K31/555 , A61K31/4745 , A61K47/44 , A61K47/42 , A61K47/10 , A61K47/14 , A61P1/00 , A61P35/00
Abstract: 共释化疗药物和氢分子的抗癌栓剂及其应用,本发明基于氢气的抗癌选择性和对正常细胞的保护作用,提出了一种局部协同氢化疗减轻副作用、提高疗效的新策略,并利用脂肪酸甘油酯(FAG)包裹5‑氟尿嘧啶(5‑FU,结直肠癌治疗的一线药物)和铈硅化物纳米粒子(CSN),构建了一种新型抗癌直肠栓剂(5‑FU/CSN@FAG),具有持续水解释放氢气的行为,且与5‑FU的释放同步。每日一次、连续3周的5‑FU/CSN@FAG栓剂治疗不仅能够彻底根除结肠肿瘤,停药后不出现肿瘤复发,而且能够有效保护肠道免受化疗损伤。从机制上讲,CSN产生的H2通过清除过量表达的活性氧(ROS)和纠正能量代谢,降低了5‑FU对肠道正常细胞的毒性,并通过CO信号通路抑制结肠肿瘤细胞的呼吸,协助5‑FU促进结肠肿瘤细胞凋亡。高生物安全性和治疗有效性使开发的栓剂具有很高的临床转化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972098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076511.X
申请日:2025-01-1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B01J23/843 , B01J23/86 , B01J23/83 , B01J35/61 , B01J35/63 , B01J37/00 , B01J37/08 , C25B1/04 , C25B11/09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有机框架衍生双金属掺杂电解水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电解水催化剂以钴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为前驱体,并在钴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中掺杂有镧系金属和过渡金属;钴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由钴源与有机配体混合后自组装形成;电解水催化剂用于催化质子交换膜电解水中的酸性析氧反应。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分别制备金属源溶液和有机配体溶液;将有机配体溶液转移至金属源溶液中进行反应,收集产物,并进行热处理,研磨后得到金属有机框架衍生双金属掺杂电解水催化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用于酸性析氧反应的新型电化学催化剂,具有优异的活性及稳定性,有利于质子交换膜电解水技术的大规模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797986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032895.5
申请日:2025-01-0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炭基固态缓释氢复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重量计份,所述生物炭基固态缓释氢复合肥料的原料包括:生物炭80‑120份,固态释氢材料0.1‑20份,粘接剂20‑150份,酸碱调节剂0‑70份;所述固态释氢材料包括Mg粉、氢化镁、镁氢复合物、氢化钙、氢化钾、氨硼烷、硼氢化镁、硼氢化钙、硼氢化钾、硅化镁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粘接剂将所述固态释氢材料定位在生物炭的表面和微孔中。本发明生物炭基固态缓释氢复合肥料具有高效、稳定的释氢效果,氢气利用效率高,能够促进土壤改良和作物生长,且适用范围广泛,具有普及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7602988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598752.8
申请日:2023-11-2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C05G3/80 , C09K17/40 , C05F17/10 , C05F17/20 , C09K10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氢镁‑无机炭‑农业有机废弃物制造生物有机质多功能材料的方法,涉及多功能材料技术领域。通过①在农业有机废弃物原料中添加经过粉碎的添加剂A,进行发酵有机质化;②在步骤①所述的材料中添加添加剂B,通空气,进行搅拌;③当材料温度上升到80~100℃时,进行降温处理。④当材料温度降低到60~50℃时,添加添加剂C,进行搅拌;⑤当材料温度降低到50~30℃时,添加添加剂D,进行搅拌;⑥对材料进行干燥,成型等步骤,以氢镁‑无机炭‑农业有机废弃物为原料,制造出一种生物有机质多功能材料,该材料能够作为基础材料(基质)用于农业生产、污染土壤修复、污染环境生态修复、制药、化妆品制造等领域的多功能材料。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