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翻转定向冷却铸造成型装置的模具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743065A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2011599869.4

    申请日:2020-12-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翻转定向冷却铸造成型装置的模具系统,包括:翻转箱体、砂型、第一激冷模具和第二激冷模具;翻转箱体用于安放砂型、第一激冷模具和第二激冷模具;砂型内部有多个型腔,底部型腔与第一激冷模具和第二激冷模具相接触,砂型与第一激冷模具和第二激冷模具组合限定出待成形的铸件型腔;底部型腔与第一激冷模具和第二激冷模具在重力方向上投影面积的关系为:第二激冷模具的投影面积>底部型腔的投影面积>第一激冷模具的投影面积。确保了在铸造过程中撤去激冷模具时铸件的留模倾向,避免了铸件随激冷模具一并撤离从而使工艺失效的情况,便于后续对于铸件壳层喷水冷却发挥作用。

    一种核壳结构镁基储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94290B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1810911460.8

    申请日:2018-08-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壳结构镁基储氢材料,涉及储氢材料领域,包括中间部分和外层部分,氢化前,所述中间部分是镁颗粒,所述外层部分是金属颗粒;氢化后,所述中间部分是氢化镁,所述外层部分是金属化合物颗粒。另一方面,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核壳结构镁基储氢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4个步骤:(1)制备未经钝化的纯镁粉;(2)将含过渡金属元素的有机化合物在溶液中搅拌吸附至所述纯镁粉上,得到混合样品;(3)制备中间是镁颗粒,外层是金属颗粒包覆的核壳结构材料;(4)制备中间是氢化镁颗粒,外层是金属化合物颗粒的核壳结构镁基储氢材料。本发明公开的核壳结构镁基储氢材料,结构稳定,提高了材料的储氢性能,增强储氢材料的循环寿命。

    一种镁、铝合金铸件凝固过程中热裂纹的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11861B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1910440113.6

    申请日:2019-05-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镁、铝合金铸件凝固过程中热裂纹的预测方法;根据LRGn与M0的大小来判断铸造过程中是否产生热裂纹,其中,L是铸件中的约束段长度,单位m;R是约束段内各点的平均冷却速率,单位℃/s;G是约束段内各点的温度梯度,单位℃/m;n是温度梯度的影响因子,取1.5;M0是临界值;当铸件某位置LRGn>M0时,则该位置会出现热裂纹;当铸件中所有位置LRGn≤M0,则铸件没有热裂纹风险。本发明提供的预测方法不需要合金完整的材料力学性能数据库,判据中的L,R和G可以直接从铸造仿真计算中获得,临界值M0通过简单的实验与仿真计算即可获得,因此,本发明提供的热裂预测方法操作更加简单,适用性更广。

    利用双冷却条件获得细小二次枝晶臂间距的合金铸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02121B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1910635789.0

    申请日:2019-07-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双冷却条件获得细小二次枝晶臂间距的合金铸造方法;包括熔炼、精炼、组合铸型、浇注、撤去一次激冷模具、二次直接冷却等;其中,组合铸型是指采用具有激冷能力的冷却材料制得的激冷模具与砂型模具组合,限定出铸型的型腔;将精炼后的合金熔液浇注到组合铸型中;待与激冷模具接触的表层金属液率先凝固、形成壳层时,撤去激冷模具;将冷却流体冲击铸件的表面,使铸件沿冷却流体的作用方向快速冷却凝固。本发明方法通过在铸造过程中控制合金熔液的浇注温度以及采用激冷材料/冷却流体双冷却的方法,能够在合金凝固过程中获得比传统方法更高的冷却速度,从而减小显微组织中二次枝晶臂间距,并有助于改善铸件的力学性能。

    一种铝/镁合金半固态浆料原位制备与成型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069566A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2010005088.1

    申请日:2020-01-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铝/镁合金半固态浆料原位制备与成型方法及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挤压铸造机和设置在挤压铸造机内的带有半固态浆料原位加热系统的模具,所述模具包括上模、下模、侧模和其形成的模具型腔,所述上模的中心处设置有连通模具型腔的半固态坯料原位加热腔,所述半固态坯料/浆料原位加热腔的外侧设置有原位加热系统。其成型方法包括:A、半固态坯料的装载;B、半固态浆料的制备;C、半固态浆料的挤压铸造成型;D、开模取出铸件。该方法能够有效的减少半固态浆料传递过程的热量损失,提高半固态浆料成型性和工艺稳定性,缩短半固态浆料电磁感应加热制备所需要的时间,显著降低挤压铸造机的设备成本,同时更利于实现机械化和安全生产。

    一种超低钯负载的Co-Ag@Pd/C氧还原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61006A

    公开(公告)日:2020-01-07

    申请号:CN201910869435.2

    申请日:2019-09-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低钯负载的Co-Ag@Pd/C氧还原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涉及燃料电池催化剂领域,先在烧瓶中加入分散剂和乙二醇溶液,搅拌均匀后加入油胺至分散均匀;接着加入相同体积的以乙二醇和油胺作为溶剂的氯化钴和硝酸银混合溶液;然后加入活性碳粉混合成均相溶液并保温一定时间,得到Co-Ag/C前驱体;再将所得前驱体加热并保温一定时间后,离心洗涤冷冻干燥获得Co-Ag/C固体材料;最后将固体材料再分散至K2PtCl4溶液中,加热并保温一定时间后,将得到的悬浮液洗涤冻干后得到Co-Ag@Pd/C氧还原催化剂。本发明采用有机溶剂法使所得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结晶性、颗粒细小、不产生严重团聚现象、有规则的形貌。催化剂具有较高的质量活度、接近商用铂碳催化剂的氧还原起始电位和较高稳定性,同时催化剂贵金属Pd的含量很少,因此该催化剂成本很低。

    一种高分子复合材料再生处理设备及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53243A

    公开(公告)日:2020-01-07

    申请号:CN201911007258.3

    申请日:2019-10-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分子复合材料再生处理设备及处理方法。本发明的设备包括处理炉、辅助净化装置、气体流控装置、温度检测装置、燃烧室和烧嘴,所述燃烧室将处理炉整体包裹,气体流控装置嵌插在处理炉的炉盖中,处理炉内腔与烧嘴通过分解气引导管道连接,烧嘴插入辅助净化装置的进气口,辅助净化装置嵌入燃烧室外层保温层内,其出气管道直接通向燃烧室。本发明将高分子复合材料置于处理炉内腔中在保护气体保护下进行不燃烧分解,逐步分解高分子复合材料中不可回收部分,保留可回收成分,高分子材料分解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由设备自行回收处理,处理过程中不会产生有害气体,整体系统安全可靠且可调可控,零排放零污染。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