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07978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006150.3
申请日:2024-07-25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IPC: G16H50/20 , G16H50/50 , G16H50/70 , G16H20/40 , G16H10/40 , G16H10/60 , G16H30/20 , G06F18/2135 , G06F18/27 , G06T7/00 , G06T7/62 , G06V10/26 , G06V10/77 , G06V10/82 , G06N3/0455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患者放疗后血液毒性预测方法和装置,方法包括:收集经过放化疗治疗的患者的临床信息、血液学参数信息和CT图像,构成数据集并预处理;对CT图像进行骨盆骨腔各结构的自动分割及骨盆的自动定位,从而计算出累积剂量‑体积直方图和差分剂量‑体积直方图;基于累积剂量‑体积直方图筛选剂量学参数的关键预测因子;根据差分剂量‑体积直方图,通过机器学习的方法,对LKB‑NTCP模型进行参数拟合;以获取的关键预测因子、差分剂量‑体积直方图和血液毒性结果作为模型输入,对LKB‑NTCP模型进行迭代优化,获取最优的LKB‑NTCP模型,用于患者放疗后的血液毒性预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模型泛化性强、普适性好、模型鲁棒性强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970730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248342.3
申请日:2025-03-04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IPC: A61K31/4462 , A61P1/16 , A61P29/0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生物医药领域,公开了哌啶酸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首次发现了哌啶酸能够预防和/或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具体地,本发明通过非靶向代谢组学检测发现哌啶酸在NASH患者及小鼠模型的粪便样本中含量降低,体内实验表明补充哌啶酸可降低NASH小鼠血清ALT、AST水平,降低肝脏中甘油三酯含量,在组织学上改善肝脏中的脂肪变、肝细胞气球样变、炎症细胞浸润以及纤维化程度。体外实验表明哌啶酸可改善肝脏类器官的脂质沉积、炎症细胞增生及纤维化。并且,哌啶酸为生物体内原本即存在的肠道菌群代谢产物,对生物体无明显毒性;通过口服方式给药,方便快捷;有商品化试剂,可方便获得。
-
公开(公告)号:CN102208441A
公开(公告)日:2011-10-05
申请号:CN201110112347.1
申请日:2011-05-03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H01L29/12 , H01L21/336 , C23C16/44 , C23C16/40 , H01L29/78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薄膜晶体管有源层及其生长方法。本发明提出的薄膜晶体管为由ZnO掺杂Hf元素的HfZnO薄膜,其生长方法包括:用原子层淀积技术在基板上周期性地生长HfO2和ZnO薄膜,得到特定厚度的HfZnO有源沟道层。本发明方法所淀积的薄膜具有薄膜厚度的精确控制性,优异的保形性,良好的界面控制能力,极好的大面积均匀性,可以减少薄膜的缺陷密度,因此可大大降低沟道层中的缺陷以及介质层和沟道层界面处的缺陷,最终提高TFT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20037381A
公开(公告)日:2025-05-27
申请号:CN202510209984.2
申请日:2025-02-25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IPC: A61K45/00 , A61P1/16 , A61K31/7105 , A61K47/46 , G01N33/573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生物医药领域,公开了一种PRP19在制备肝纤维化药物中的用途。本申请通过大样本的临床标本证明PRP19在肝纤维化样本及正常样本中的表达差异;通过具有肝星状细胞靶向性的AAV6病毒,证明敲减PRP19能够改善模型小鼠的肝纤维化程度,研究具有较高可信性和临床转化价值。进一步地可知,靶向敲减PRP19的腺相关病毒可延缓肝纤维化进展、改善肝功能,可作为肝纤维化治疗新型靶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970721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248343.8
申请日:2025-03-04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IPC: A61K31/405 , A61P1/1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生物医药领域,公开了吲哚乙酸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脂肪肝肝纤维化药物中的应用。本申请首次发现了吲哚乙酸在脂肪肝肝纤维化中的作用,且吲哚乙酸为生物体内原本即存在的肠道菌群代谢产物,对生物体无明显毒性;通过口服方式给药,方便快捷;有商品化试剂,可方便获得。
-
公开(公告)号:CN118824477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1035657.1
申请日:2024-07-31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IPC: G16H30/20 , G06V10/764 , G06V10/774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数字多组学的直肠癌CRT疗效评估系统和方法,系统包括:图像获取单元,用于获取CRT治疗前的MRI影像和治疗后肿瘤消退等级标签;图像标注单元,用于对部分MRI影像进行肿瘤区域、肿瘤外围区域及肠壁的人工标注;自动分割单元,得到所有MRI影像的标注信息;分子多组学特征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数字多组学分子特征;卷积神经网络构造单元,用于构造第一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训练单元,用于根据MRI影像数字多组学分子特征、标注信息和治疗后肿瘤消退等级标签进行模型训练,获得用于评估直肠癌CRT疗效的第二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适用性广、准确率高、耗时短且工作持续时间长、客观、立体等优点。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