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390977A
公开(公告)日:2003-01-15
申请号:CN02136141.X
申请日:2002-07-20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C23C14/22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在常温条件下合成制备化合物薄膜材料的方法。现有技术尚无把电子回旋共振微波放电技术和脉冲激光沉积技术结合起来制备薄膜材料的方法。本项发明的方法是:在电子回旋共振条件下对特定的工作气体进行微波放电产生微波等离子体,在微波等离子体环境中用脉冲激光烧蚀相应的源材料靶引发激光等离子体,微波等离子体中的活性成分和激光烧蚀产生的气相靶物质发生反应,低能等离子体束流对衬底和膜层的轰击进一步引发和增强表面反应,促进成核和膜层形成。本发明可以同时解决常温条件下化合物的形成和膜层生长这两个问题,适用范围广,特别适合于常温条件下化合物薄膜的合成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267107A
公开(公告)日:2000-09-20
申请号:CN00115015.4
申请日:2000-03-21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H01S5/06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利用空间离散效应补偿空间相位畸变、提高倍频光束质量的方法。其中倍频晶体采用非周期性极化铌酸锂晶体,以准相位匹配方式实施,其晶体极化的结构参数—匹配周期根据基频光空间相位畸变参数、基频与倍频光束之间的离散角确定。本发明改善了某一方向上的光束质量,同时保持另一方向上的光束质量,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光束质量改善。而且,波长转换和光束质量的改善在同一器件中完成,且为行波器件,调整比较容易。
-
公开(公告)号:CN1024112C
公开(公告)日:1994-04-06
申请号:CN87105948
申请日:1987-12-24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现有的恶性肿瘤荧光诊断仪由于利用串行的光电转换处理技术,因此速度较慢,当用作体内组织的诊断时,由于体内组织在不断蠕动,从而使得光谱信号大大失真,甚至发生漏检的现象。本发明采用多道并行光电转换处理器,并采用先进的Y型结构光纤以及计算机处理系统,使得本仪器具有快速、准确、操作方便之优点。经临床试验,对胃癌病人的诊断准确率达9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964594A
公开(公告)日:2007-05-16
申请号:CN200610118104.8
申请日:2006-11-09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薄膜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薄膜材料合成的直流放电原子束源。它由阴极、阳极、阴极基座、阳极法兰、阴极法兰、圆柱形石英玻璃筒和电磁铁组成。阴极法兰和阳极法兰固定于石英玻璃筒上下两端,阴极安插于阴极基座下端,阴极基座贯穿阴极法兰中轴,上下可调。阳极为中空,尖端为原子束引出孔,阳极设于阳极法兰的下沉洞孔中。阴极与阳极间距为0.5-1.5厘米可调。本原子束源放电稳定性好,可产生多种气体的原子束;原子束强度大,弧光放电可达1018-21,辉光放电可达1015-18。而且使用寿命长。可用于薄膜制备,材料表面的氮化、氧化处理,也可以用于原子分子物理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033557A
公开(公告)日:1989-07-05
申请号:CN87105948
申请日:1987-12-24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现有的恶性肿瘤荧光诊断仪由于利用串行的光电转换处理技术,因此速度较慢,当用作体内组织的诊断时,由于体内组织在不断蠕动,从而使得光谱信号大大失真,甚至发生漏检的现象。本发明采用多道并行光电转换处理器,并采用先进的Y型结构光纤以及计算机处理系统,使得本仪器具有快速、准确、操作方便之优点。经临床试验,对胃癌病人的诊断准确率达9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201039578Y
公开(公告)日:2008-03-19
申请号:CN200620048966.3
申请日:2006-12-14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H05H3/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薄膜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薄膜材料合成的直流放电原子束源。它由阴极、阳极、阴极基座、阳极法兰、阴极法兰、圆柱形石英玻璃筒和电磁铁组成。阴极法兰和阳极法兰固定于石英玻璃筒上下两端,阴极安插于阴极基座下端,阴极基座贯穿阴极法兰中轴,上下可调。阳极为中空,尖端为原子束引出孔,阳极设于阳极法兰的下沉洞孔中。阴极与阳极间距为0.5-1.5厘米可调。本原子束源放电稳定性好,可产生多种气体的原子束;原子束强度大,弧光放电可达1018-21,辉光放电可达1015-18。而且使用寿命长。可用于薄膜制备,材料表面的氮化、氧化处理,也可以用于原子分子物理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2550376Y
公开(公告)日:2003-05-14
申请号:CN02264887.9
申请日:2002-06-20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C23C14/4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等离子体和激光束联合材料处理装置。现有技术尚无将两者结合起来对材料进行加工处理的装置。本实用新型装置的材料处理室直接和微波放电腔连通,材料处理室还有多个光学窗口,可以从不同角度将激光束引入材料处理室,从而对材料进行等离子体和激光束联合加工处理。被处理材料在材料处理室中的位置和取向以及在处理过程中的移动和转动可以通过磁传动机构在处理室外灵活操纵。若关闭微波放电部分或者关闭激光器,本装置即是单一的激光束或者单一的等离子体处理装置。本装置结构紧凑而操作简捷,各功能切换方便,处理效果显著。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