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P检测用双酶共载纳米球及其制备方法、AFP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84237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111583707.6

    申请日:2021-12-22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nventor: 邓勇辉 李娟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甲胎蛋白AFP检测用双酶共载纳米球及制备方法、探针、试剂盒及AFP检测方法,属于生物检测与酶负载材料领域。所述双酶共载纳米球包括:核‑壳结构磁性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以及分布于介孔孔道中的葡萄糖氧化酶GoD和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其中,所述核‑壳结构具有磁性内核颗粒和分布有介孔孔道的二氧化硅壳结构;所述磁性内核颗粒用于通过磁分离作用富集血清样本中的AFP;GoD和HRP用于催化底物显色。本发明通过核‑壳结构介孔纳米球提高了酶负载量,同时还通过超顺磁特性富集目标物,减少了生物样品引入的背景干扰,提高了检测的信号强度,从而提高了检测灵敏度;同时保证了检测稳定性,提高了检测准确度和精度。

    利用白蛋白-葡聚糖制备的阿霉素纳米制剂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1653612A

    公开(公告)日:2010-02-24

    申请号:CN200910055235.X

    申请日:2009-07-23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nventor: 姚萍 邓伟 李娟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利用白蛋白-葡聚糖共价复合物制备的阿霉素纳米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阿霉素纳米制剂利用白蛋白-葡聚糖共价复合物制备获得,具体由Maillard反应制得上述复合物,再将复合物与阿霉素水溶液混合,在一定的pH值条件下,加热制备得到以白蛋白和阿霉素为核、以葡聚糖为壳的纳米粒子溶液。该纳米粒子溶液作为药物制剂可用于恶性肿瘤的治疗。本发明中,白蛋白的肿瘤靶向性质可以提高阿霉素的疗效并降低阿霉素的毒副作用,纳米粒子表面的葡聚糖可以使纳米粒子避免被巨噬细胞快速清除而增加其到达肿瘤的机会。

    一种术前自动给药灌肠装置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075064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544270.9

    申请日:2024-10-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术前自动给药灌肠装置,包括灌肠装置本体、润滑液存储装置、调温装置、控制面板和底座,灌肠装置本体设置在底座的顶部,灌肠装置本体内开设有腔体一,腔体一内设置有电磁铁,控制面板包括流速控制单元、动力控制单元、润滑控制单元和温度调节单元,流速控制单元通过脉速检测仪、体温检测仪和心率检测仪分别测量患者的脉速信息、体温信息和心率信息,润滑控制单元通过压力传感器获取肠壁的压力信息,温度调节单元通过温度传感器获取室内温度,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本发明可以防止产生药液回流和泄露的问题,而且设置有不同的限位线更加方便明确,同时,可以检测患者的各种身体数据智能调控药液的流速。

    一种稳定的具有核-壳结构的纳米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0503705C

    公开(公告)日:2009-06-24

    申请号:CN200710040028.8

    申请日:2007-04-26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化学,药物制剂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稳定的核壳结构纳米凝胶及其应用,该纳米凝胶是以多糖为壳,蛋白质为核的具有交联网络结构的纳米胶凝。其制备方法包括利用蛋白质和多糖的Maillard反应形成蛋白质—多糖共价复合物,然后在一定的pH值下加热蛋白质—多糖共价复合物溶液,即可获得具有蛋白质核、多糖壳结构的纳米凝胶。该纳米凝胶适合作为小分子物质载体,可以通过扩散或者在形成凝胶的过程中将小分子药物、营养物等负载其中,得到药物和营养物的纳米粒子。

    开放气道湿化供氧装置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178812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296678.2

    申请日:2024-03-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学技术领域,且公开了开放气道湿化供氧装置,包括三通连接管,所述三通连接管的上下端固定连接防呆夹件一,所述三通连接管的左侧设置有气道插管组件,所述三通连接管的外侧设置有痰液收集组件。该开放气道湿化供氧装置,当患者产生喷溅的痰液时,痰液与收集槽的防溅板相接触后下落,弧形的防溅板避免了喷溅的痰液喷溅洒出,患者躺在病床上,痰液在重力作用下流入收集斗中,经排出气管可排出痰液,便于进行无害化处理,雾化组件通过氧气导管连接氧气管,氧气管连接病房的氧气管,为雾化组件提供气体支持,医护人员通过注液管可注入吸入式药物,经过雾化组件雾化后经雾化管输入患者气道,便于临床使用。

    AFP检测用双酶共载纳米球及其制备方法、AFP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84237A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111583707.6

    申请日:2021-12-22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nventor: 邓勇辉 李娟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甲胎蛋白AFP检测用双酶共载纳米球及制备方法、探针、试剂盒及AFP检测方法,属于生物检测与酶负载材料领域。所述双酶共载纳米球包括:核‑壳结构磁性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以及分布于介孔孔道中的葡萄糖氧化酶GoD和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其中,所述核‑壳结构具有磁性内核颗粒和分布有介孔孔道的二氧化硅壳结构;所述磁性内核颗粒用于通过磁分离作用富集血清样本中的AFP;GoD和HRP用于催化底物显色。本发明通过核‑壳结构介孔纳米球提高了酶负载量,同时还通过超顺磁特性富集目标物,减少了生物样品引入的背景干扰,提高了检测的信号强度,从而提高了检测灵敏度;同时保证了检测稳定性,提高了检测准确度和精度。

    一种稳定的具有核-壳结构的纳米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1058649A

    公开(公告)日:2007-10-24

    申请号:CN200710040028.8

    申请日:2007-04-26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化学,药物制剂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稳定的核壳结构纳米凝胶及其应用,该纳米凝胶是以多糖为壳,蛋白质为核的具有交联网络结构的纳米胶凝。其制备方法包括利用蛋白质和多糖的Maillard反应形成蛋白质—多糖共价复合物,然后在一定的pH值下加热蛋白质—多糖共价复合物溶液,即可获得具有蛋白质核、多糖壳结构的纳米凝胶。该纳米凝胶适合作为小分子物质载体,可以通过扩散或者在形成凝胶的过程中将小分子药物、营养物等负载其中,得到药物和营养物的纳米粒子。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