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070154B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482252.6
申请日:2024-04-22
Applicant: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重庆交通大学
IPC: G06F18/2415 , G06N3/0442 , A61B5/16 , A61B5/18 , A61B3/1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LSTM神经网络驾驶疲劳判别方法和装置,方法包括:S1.采集驾驶时驾驶员生理数据和心理数据;S2.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显著性检验,确定具有显著性的数据;S3.对具有显著性的数据及具有显著性数据的衍生数据进行特性分析,确定表征驾驶员疲劳状况的数据;S4.根据表征驾驶员疲劳状况的数据和Logistic模型,确定不同类型疲劳程度的划分标准;S5.构建预测疲劳指数的LSTM神经网络模型;S6.向LSTM神经网络模型中造成驾驶员疲劳的参数,并输出对应的疲劳指数;S7.根据输出的疲劳指数和不同类型疲劳程度的划分标准确定驾驶员疲劳程度。解决了现有判别方法存在准确率低和实用性差的不足。
-
公开(公告)号:CN115158274B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211051182.6
申请日:2022-08-31
Applicant: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重庆交通大学
IPC: B60T17/22 , B60W40/076 , B60W40/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货车制动重刹特性的长大纵坡危险路段识别方法,采集实验数据;包括标载货车行驶于待识别长大纵坡的实时制动踏板力及货车与坡顶实时距离;根据实时制动踏板力确定重刹临界值,从而确定重刹行为,确定累计重刹频次;将每次重刹时间点对应的货车与坡顶实时距离与累计重刹频次对应形成数据点对,构建离散点图;相邻离散点连线的斜率为累计重刹频次对货车与坡顶实时距离的敏感度;构建敏感度累计频率图;敏感度累计频率大于等于30%小于50%的路段为常规路段,敏感度累计频率大于等于50%小于90%的路段为风险路段,敏感度累计频率大于等于90%的路段为危险路段。从而实现根据制动踏板力来确定长大纵坡路段的风险等级。
-
公开(公告)号:CN115158274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1051182.6
申请日:2022-08-31
Applicant: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重庆交通大学
IPC: B60T17/22 , B60W40/076 , B60W40/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货车制动重刹特性的长大纵坡危险路段识别方法,采集实验数据;包括标载货车行驶于待识别长大纵坡的实时制动踏板力及货车与坡顶实时距离;根据实时制动踏板力确定重刹临界值,从而确定重刹行为,确定累计重刹频次;将每次重刹时间点对应的货车与坡顶实时距离与累计重刹频次对应形成数据点对,构建离散点图;相邻离散点连线的斜率为累计重刹频次对货车与坡顶实时距离的敏感度;构建敏感度累计频率图;敏感度累计频率大于等于30%小于50%的路段为常规路段,敏感度累计频率大于等于50%小于90%的路段为风险路段,敏感度累计频率大于等于90%的路段为危险路段。从而实现根据制动踏板力来确定长大纵坡路段的风险等级。
-
公开(公告)号:CN118070154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482252.6
申请日:2024-04-22
Applicant: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重庆交通大学
IPC: G06F18/2415 , G06N3/0442 , A61B5/16 , A61B5/18 , A61B3/1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LSTM神经网络驾驶疲劳判别方法和装置,方法包括:S1.采集驾驶时驾驶员生理数据和心理数据;S2.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显著性检验,确定具有显著性的数据;S3.对具有显著性的数据及具有显著性数据的衍生数据进行特性分析,确定表征驾驶员疲劳状况的数据;S4.根据表征驾驶员疲劳状况的数据和Logistic模型,确定不同类型疲劳程度的划分标准;S5.构建预测疲劳指数的LSTM神经网络模型;S6.向LSTM神经网络模型中造成驾驶员疲劳的参数,并输出对应的疲劳指数;S7.根据输出的疲劳指数和不同类型疲劳程度的划分标准确定驾驶员疲劳程度。解决了现有判别方法存在准确率低和实用性差的不足。
-
公开(公告)号:CN118870765B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329947.7
申请日:2024-09-24
Applicant: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交通拥堵路段的数字监视器,涉及数字监视器技术领域。该基于交通拥堵路段的数字监视器包括:底部支撑组件、支架组件和监视器本体。底部支撑组件包括座壳、筒壳和风机,筒壳底部与座壳顶部连通设置,风机安装在筒壳内部,座壳上设置有进风孔;支架组件包括立柱、连接架、连接座和连接管,立柱底端与筒壳顶部固定设置。从出风孔沿径向位置排出的空气在监视器本体背部快速流通,快速流通的空气不仅能够将监视器本体进行快速降温,且快速流通的空气还能够将从监视器本体背部散热小孔排出的热量快速带走,进一步地提升监视器本体的散热效率,保证监视器本体在长期支撑使用时能够稳定运行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965660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446020.1
申请日:2024-10-16
Applicant: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交通工程及网络优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原山区公路网络关键节点识别方法及系统装置。包括以下步骤:首先,构建高原山区公路网络的拓扑结构模型,将网络中的节点和边进行抽象表示;然后,建立关键节点的重要性评价指标体系;接着,结合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计算每个节点的综合权重;然后,基于改进LeaderRank算法,通过在原网络中增加背景节点,并与所有其他节点建立单向连接,根据节点的综合权重初始化节点的值,并通过迭代计算获得稳定的节点LR值,进而根据LR值对网络中的关键节点进行识别和排序;最后,对识别出的关键节点进行仿真模拟测试,验证其对公路网络整体连通性和稳定性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8854816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1345529.7
申请日:2024-09-26
Applicant: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高速公路事故重点路段的行车安全道路预警引导装置,属于高速公路预警设备领域,该一种高速公路事故重点路段的行车安全道路预警引导装置包括:护栏和预警装置,所述护栏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预警装置包括移动架、第一电机、驱动轮、立架、第一旋转件和显示屏,所述立架固定连接在所述移动架上部一侧,所述第一旋转件设置在所述立架上部,所述显示屏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旋转件转动端上部。将道路预警装置从团雾中移动出来,减少团雾对道路预警装置的笼罩,确保了道路预警装置引导的预警引导效果,使得驾驶员可以清晰的观看到道路预警装置,进而可以提前预判前方道路,降低了高速公路弯道行车的危险系数。
-
公开(公告)号:CN118097929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501695.5
申请日:2024-04-25
Applicant: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人车交汇路段的人车安全预警装置,涉及交通设施领域。人车交汇路段的人车安全预警装置,包括:预埋底座,所述预埋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接线柱,所述接线柱远离预埋底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内腔分别设置有驱动组件、信号警示组件和限位组件;所述固定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监测组件;所述固定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罩,所述固定罩的内腔设置有声音提醒组件。该人车交汇路段的人车安全预警装置,通过驱动组件、信号警示组件、监测组件、声音提醒组件、供电组件以及标记组件的配合,采用声音、信号和激光相结合的方式对人车实现有效预警效果,提高人行道路段的交通安全性,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081756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996605.5
申请日:2022-08-19
Applicant: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4 , G06Q10/06 , G06Q50/30 , G06F30/13 , G06F30/15 , G06F30/20 , G01D21/02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长大纵坡路段制动鼓温度预测及路段风险评估方法,采集实验数据;构建由长大纵坡路段线形引起的制动鼓温度变化模型及基于驾驶行为引起的制动鼓温度误差模型;基于上述两个模型构建长大纵坡路段的制动鼓温度变化模型,利用其预测受长大纵坡路段线形及驾驶行为影响的货车制动鼓温度。并以货车制动鼓温度来确定长大纵坡路段的风险等级。本发明在对货车制动鼓温度进行预测时同时考虑到长大纵坡路段线形引起的制动鼓温度变化以及驾驶员的在长达连续纵坡路段的驾驶行为引起的制动鼓温度变化,从而提高了制动鼓温度变化预测的准确性。也进一步提高了长大纵坡路段的风险评估准确性,进而确保长大纵坡路段设计的合理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266513B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210190943.X
申请日:2022-03-01
Applicant: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连续纵坡路段安全性评价模型构建、诊断方法及系统。本发明提供连续纵坡路段安全性评价模型构建方法,选择训练数据,构造训练集;将连续纵坡路段划分为直坡段与弯坡段;构建直坡段回归模型及弯坡段回归模型;直坡段时,选择直坡段回归模型以驾驶员视觉负荷强度为输出,以直坡段坡度及直坡段坡长为输入,直至预测性能达到预设值后停止训练;弯坡段时,选择弯坡段回归模型以驾驶员视觉负荷强度为输出,以弯坡段坡度及弯坡段角度变化率为输入,直至预测性能达到预设值后停止训练;则连续纵坡坡段安全性评价模型构建完成。建立了驾驶员视觉负荷强度与道路线形指标的关系模型,实现坡段线性的安全性评价。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