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190833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211097980.2
申请日:2022-09-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H01M10/46 , H01M10/38 , H01M10/36 , H01L31/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辅助充电的水系锌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提供了一种光辅助充电的水系锌离子电池,包括光阴极、隔膜、电解液、锌阳极和电池壳,所述光阴极为钒氧化合物光阴极,所述锌阳极为金属锌片,所述电解液为锌盐水溶液,所述光辅助充电水系锌离子电池是将钒氧化合物光阴极和金属锌片阳极封装在阴极侧开孔的电池壳内,钒氧化合物光阴极和金属锌片阳极之间以隔膜隔开,隔膜两侧填充有电解液。本发明可以同时实现收集太阳能并进行存储的光辅助充电水系锌离子电池,提高水系锌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2467153A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2011325184.0
申请日:2020-11-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H01M4/90 , H01M12/06 , D06M11/74 , D06M101/4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普适的多功能氮掺杂碳纳米管/碳纤维布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棉纤维布室温浸泡在含有硝酸钴,硝酸锌,二甲基咪唑的去离子水溶液中;步骤二:棉纤维布浸泡17h后,用去离子水清洗棉纤维布,洗去多余沉淀物后将棉纤维布放到烘箱中60℃干燥4h;步骤三:将棉纤维布和/或三聚氰胺放置在管式炉内,然后在Ar气氛围下800℃退火2h,冷却至室温,得到柔性内嵌过渡金属纳米粒子氮掺杂碳纳米管/碳纤维材料。本发明所需设备少,工艺流程简单、成本低。制备的内嵌过渡金属纳米粒子氮掺杂碳纳米管/碳纤维材料具有一定的机械性能,很好的稳定性,良好的功率和能量密度,具有优良的循环耐久性。
-
公开(公告)号:CN120015833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510102366.8
申请日:2025-01-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H01M4/62 , B82Y40/00 , B82Y30/00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锂硫电池的金属负载超轻石墨烯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新能源储能领域。本发明方法采用液氮快速冷冻法,得到金属负载超轻石墨烯气凝胶。本发明提供的气凝胶具有质量轻、导电性好和比表面积大等优点,有利于多硫化物的吸附。同时,气凝胶表面负载的金属颗粒,可以有效抑制“穿梭效应”,提升电极反应动力学。此外,柔性且导电的石墨烯气凝胶,既能承受在锂化过程中硫的体积膨胀,又有利于电子的传递,可以有效的提高硫正极的电化学稳定性。将其应用到锂硫电池中,解决了锂硫电池所面临由于多硫化物引起的“穿梭效应”、短链多硫化物导电性差引起的倍率性能不佳和循环稳定性差等一系列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429739A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2011326913.4
申请日:2020-11-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吸波性能的二氧化硅/氮掺杂碳纳米管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SiO2球体分散于的乙醇溶液中,之后添加过渡金属纳米粒子、水和氨水,并超声处理10min;步骤二:将步骤一所得混合物密封在锥形瓶中,并在80℃下持续搅拌10h,用蒸馏水和乙醇洗涤沉淀物,然后离心并在40℃的真空烘箱中干燥得到包覆过渡金属纳米粒子的SiO2;步骤三:将包覆过渡金属纳米粒子的SiO2和双氰胺放置在管式炉内,然后在Ar气氛下在800℃下退火30min,冷却至室温,得到二氧化硅/氮掺杂碳纳米管。本发明所需设备少、工艺流程简单、成本低,在电磁波吸收中具有很好的阻抗匹配度,并具有高的吸波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2264021A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申请号:CN202011326951.X
申请日:2020-11-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B01J23/755 , B01J35/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三金属双氢氧化物中空纳米笼析氧电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合成沸石咪唑酯金属有机框架‑67晶体;步骤二:合成ZIF‑67@CoNi层状双氢氧化物核壳结构;步骤三:合成FeCoNi‑LDH中空结构。本发明节能环保,常温常压下即可制备;人工操作简单,有望实现批量生产;结构和性能可控,根据搅拌不同的时间,控制引入Fe元素的含量来获得OER性能好的FeCoNi‑LDH催化剂。LDH具有独特的层状结构,薄片结构可以暴露更多的活性位点;纳米薄片之间形成的多孔结构可以增大材料的比表面积,同时为反应提供缓冲的空间,减少反应中结构的变形,保证材料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884135A
公开(公告)日:2017-06-23
申请号:CN201710144480.2
申请日:2017-03-13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对有时效强化效应的Ti合金环状类型零件的复合低温渗氮工艺。(1)对有时效强化效应的Ti合金零件进行固溶处理;(2)进行冷碾环或冷摆碾成形,形成Ti合金环状类型零件;(3)在400℃—640℃下渗氮。TC4、TC21等合金制成的零件,使用本发明的复合渗氮工艺处理,在低温渗氮时,可得到单纯渗氮工艺在较高温度下得到的表面硬度和抗摩擦磨损能力。同时在固溶+低温渗氮的处理下,零件的基体组织晶粒细化,强度增加,改善了钛合金高温渗氮后零件基体组织晶粒长大,塑性和疲劳性能下降的问题。强化了表面的性能,同时改善了内部组织,而且降低渗氮温度,节省能源,兼之工艺简单,容易实现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9191262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301570.4
申请日:2024-09-18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C01B32/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图灵表面的N,S共掺杂中空碳球及制备方法,属于纳米碳技术领域。该发明包括以下步骤:将一定量的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过硫酸钾溶解于一定体积的水中,在氩气中搅拌回流得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悬浮液;将PMMA悬浮液的水溶液低温水浴,滴加入一定量吡咯继续搅拌均匀,加入过硫酸铵引发剂,使吡咯在PMMA纳米球表面发生聚合,形成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吡咯(PMMA@PPy);将PMMA@PPy和硫粉在氩气中高温煅烧,即可得到具有图灵表面的N,S共掺杂中空碳球。本发明只需在惰性气氛中高温煅烧即可制备具有图灵结构的中空碳球,同时,制备成本低,在实验室内单次制备得到的产量可以达到克量级,可轻易地实现大规模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12473577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325214.8
申请日:2020-11-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B01J13/00 , C01B32/18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普适的具有吸收性能的石墨烯气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壳聚糖粉末分散于的醋酸溶液中,搅拌至全部溶解,标记为溶液A;步骤二:将氧化石墨和金属盐分散于的水中,超声至均匀分散,标记为溶液B;步骤三:将溶液A和溶液B混合,充分搅拌,混合均匀;步骤四:将混合溶液转移至塑料冷冻模具中,在液氮制冷的条件下,开始冷冻,待塑料模具内液体上表面冻结后,冷冻结束,转移至预先已设置温度的冻干机,至完全冻干,得到干凝胶;步骤五:在Ar气氛下,将干凝胶在800℃退火2h,得到氮掺杂内嵌金属纳米粒子的3D有序孔道的还原氧化石墨烯气凝胶。本发明所需工艺流程简单、成本低、易于大规模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18007184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130406.5
申请日:2024-01-31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C25B11/095 , C25B11/069 , C25B3/07 , C25B3/2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甘油氧化制甲酸催化剂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属有机框架阵列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Cu泡沫上合成Cu(OH)2纳米线阵列;S2:采用溶剂热法合成异质金属掺杂的Cu‑CAT阵列。所述S1中,合成Cu(OH)2纳米线阵列的具体步骤如下:S11:将泡沫铜切割成1cm×5cm片状后,使用乙醇清洗干净,直到pH值达到7;S12:在室温下,将铜泡沫浸入含有2.5M NaOH和0.13M(NH4)2S2O8的混合物中,搅拌15min。本发明能够通过调控电子结构的设计,Cu基MOF获得了GOR的高活性能和较好的长期稳定性,为节能制氢和生产高附加值化学品提供了借鉴。
-
公开(公告)号:CN112429739B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011326913.4
申请日:2020-11-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吸波性能的二氧化硅/氮掺杂碳纳米管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SiO2球体分散于的乙醇溶液中,之后添加过渡金属纳米粒子、水和氨水,并超声处理10min;步骤二:将步骤一所得混合物密封在锥形瓶中,并在80℃下持续搅拌10h,用蒸馏水和乙醇洗涤沉淀物,然后离心并在40℃的真空烘箱中干燥得到包覆过渡金属纳米粒子的SiO2;步骤三:将包覆过渡金属纳米粒子的SiO2和双氰胺放置在管式炉内,然后在Ar气氛下在800℃下退火30min,冷却至室温,得到二氧化硅/氮掺杂碳纳米管。本发明所需设备少、工艺流程简单、成本低,在电磁波吸收中具有很好的阻抗匹配度,并具有高的吸波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