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20015833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510102366.8
申请日:2025-01-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H01M4/62 , B82Y40/00 , B82Y30/00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锂硫电池的金属负载超轻石墨烯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新能源储能领域。本发明方法采用液氮快速冷冻法,得到金属负载超轻石墨烯气凝胶。本发明提供的气凝胶具有质量轻、导电性好和比表面积大等优点,有利于多硫化物的吸附。同时,气凝胶表面负载的金属颗粒,可以有效抑制“穿梭效应”,提升电极反应动力学。此外,柔性且导电的石墨烯气凝胶,既能承受在锂化过程中硫的体积膨胀,又有利于电子的传递,可以有效的提高硫正极的电化学稳定性。将其应用到锂硫电池中,解决了锂硫电池所面临由于多硫化物引起的“穿梭效应”、短链多硫化物导电性差引起的倍率性能不佳和循环稳定性差等一系列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190833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211097980.2
申请日:2022-09-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H01M10/46 , H01M10/38 , H01M10/36 , H01L31/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辅助充电的水系锌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提供了一种光辅助充电的水系锌离子电池,包括光阴极、隔膜、电解液、锌阳极和电池壳,所述光阴极为钒氧化合物光阴极,所述锌阳极为金属锌片,所述电解液为锌盐水溶液,所述光辅助充电水系锌离子电池是将钒氧化合物光阴极和金属锌片阳极封装在阴极侧开孔的电池壳内,钒氧化合物光阴极和金属锌片阳极之间以隔膜隔开,隔膜两侧填充有电解液。本发明可以同时实现收集太阳能并进行存储的光辅助充电水系锌离子电池,提高水系锌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2467153A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2011325184.0
申请日:2020-11-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H01M4/90 , H01M12/06 , D06M11/74 , D06M101/4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普适的多功能氮掺杂碳纳米管/碳纤维布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棉纤维布室温浸泡在含有硝酸钴,硝酸锌,二甲基咪唑的去离子水溶液中;步骤二:棉纤维布浸泡17h后,用去离子水清洗棉纤维布,洗去多余沉淀物后将棉纤维布放到烘箱中60℃干燥4h;步骤三:将棉纤维布和/或三聚氰胺放置在管式炉内,然后在Ar气氛围下800℃退火2h,冷却至室温,得到柔性内嵌过渡金属纳米粒子氮掺杂碳纳米管/碳纤维材料。本发明所需设备少,工艺流程简单、成本低。制备的内嵌过渡金属纳米粒子氮掺杂碳纳米管/碳纤维材料具有一定的机械性能,很好的稳定性,良好的功率和能量密度,具有优良的循环耐久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007184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130406.5
申请日:2024-01-31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C25B11/095 , C25B11/069 , C25B3/07 , C25B3/2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甘油氧化制甲酸催化剂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属有机框架阵列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Cu泡沫上合成Cu(OH)2纳米线阵列;S2:采用溶剂热法合成异质金属掺杂的Cu‑CAT阵列。所述S1中,合成Cu(OH)2纳米线阵列的具体步骤如下:S11:将泡沫铜切割成1cm×5cm片状后,使用乙醇清洗干净,直到pH值达到7;S12:在室温下,将铜泡沫浸入含有2.5M NaOH和0.13M(NH4)2S2O8的混合物中,搅拌15min。本发明能够通过调控电子结构的设计,Cu基MOF获得了GOR的高活性能和较好的长期稳定性,为节能制氢和生产高附加值化学品提供了借鉴。
-
公开(公告)号:CN119944105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086320.1
申请日:2025-01-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开放式可充电全海水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电化学和储能领域。包括催化剂阴极、电解液、储钠阳极,所述催化剂阴极为在柔性碳纤维布上沉积有嵌入金属的氮掺杂碳纳米管阵列,所述储钠阳极为在柔性碳纤维布上涂敷的磷酸钛钠/碳复合材料,所述电解液为天然海水,所述开放式可充电全海水电池是将催化剂阴极和储钠阳极浸没在容器所装天然海水电解液中,之间无需隔膜隔开,或直接浸没在开放海洋环境当中。该电池的作用是实现海水当中的电荷存储。通过双柔性正负极的设计,不仅能够解决传统海水电池系统所面临的长循环电压的不稳定和钠负极泄露、失活或损坏;而且优化了原本复杂的负极结构,使得整个电池处于一个完全开放的体系中。
-
-
-
-